電信運營商的云計算之殤
電信運營商以其在互聯網接入以及數據中心領域的優勢,結合云計算服務,能夠使其完成從傳統的管道模式到端到端應用模式的轉變。而且云計算可以幫助電信運營商降低IT成本,加速電信業的平臺化與產業鏈的整合進程,讓電信運營商在整個產業鏈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不過云計算還需要電信運營商投入巨資提升寬帶能力,改革整個數據中心的架構,并調整自身的業務體系。最重要的是,電信運營商需要以云計算先驅的強烈使命感,帶動整個產業鏈資源,彼此合作。
很明顯,機遇和風險并存。而從現在電信運營商的舉措來看,云計算并沒有得到大幅度的推進。電信運營商在云計算戰略上還是雷聲大雨點小。
露水姻緣
面對云計算,電信運營商也不是無動于衷,2007年以來,三大運營商從不同的角度規劃自身的“云計算”體系架構,取得了一些成績。
中國移動研究院從2007年開始進行云計算的研究和開發,2009年,中國移動正式對外公布其正在研發和試驗的平臺“BigCloud——大云”,并于9月1日正式發布了“大云0.5”版本。2010年5月,中國移動正式發布了大云1.0系統,并同時發布了基于大云1.0的五種產品,分別是并行數據挖掘工具、分布式海量數據倉庫、彈性計算系統、云存儲系統、并行計算執行環境。
到現在,中國移動的“大云”實驗室從最初的256臺PC服務器、1000個CPUCore、256TB存儲組成的試驗平臺,已經發展到1000臺服務器、5000個CPUCore、3000TB的存儲規模,在經分系統、網管系統、業務平臺系統等多個領域進行了云計算實踐,并在開源社區提交了多項提案。
不過中國移動的成績掩飾不了它的保守。中國移動副總裁沙躍家在2010年5月曾經對媒體表示,云計算的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離大規模產業化應用還存在著較大差距。“冷靜”的態度背后,其實還是中國移動對云計算發展預期的不樂觀和不自信。
中國移動“大云”1.0和2.0計劃的重點是海量數據管理和分享,其重點在于計算存儲資源池,未來2.0、3.0將通過云計算平臺實現實時交易。到目前為止尚未有2.0版本的發布,而且中國移動的“大云”計劃基本還停留在試驗層面,最多在有限范圍內進行試用,離大規模商用還相差甚遠。
2010年,中國電信啟動“星云計劃”,目前已有四個云計算試點城市,分別為廣州、上海、成都和南昌,中國電信在這四城市進行了云計算現場試驗,涉及IDC升級、業務平臺、能力開放平臺、內部IT應用等領域。中國電信研究探索多個云計算應用,主要包括:IDC演進與業務試點、商務領航SaaS應用、基于云計算的移動互聯網應用研究、基于云計算的號百優化與提升等。此外中國電信還推出了兩種品牌的“e云手機”終端,使用“e云手機”,用戶無需升級客戶端即可遠程實時更新應用和服務。
同中國移動類似,中國電信的云計算實踐也是蜻蜓點水。其真正值得稱道的是在寬帶領域和數據中心領域的投入,不過這兩大投資還無法直接轉化為具體的云計算業務,中國電信還需要有更加完善的規劃。
中國聯通在2009年推出了“互聯云”項目,關于該項目的報道很少,不知是中國聯通在云計算上比較低調,亦或是根本無所作為,中國聯通更像是為了回應社會的指責做出的象征性的舉動。電信運營商在云計算產業發展上承擔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而中國聯通似乎并不認為必須要承擔這樣的責任。
與中國電信運營商的保守態度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外電信運營商在云計算業務上的積極參與。一份題為《全球電信公司云計算策略》的報告揭示,2010年,AT&T、英國電信、Orange和Verizon等電信運營商已經在云計算業務上取得明顯進展。市場研究公司Ovum預測,在未來一兩年內,全球主要電信公司將成為云計算市場的強大參與者。
國外的電信運營商已經開展云計算的相關業務,形成一定的市場影響力。例如2008年8月,AT&T發布了網絡托管的“Synaptic Hosting”服務,通過AT&T所部署的網絡、運算資源及數據儲存中心解決客戶的運算需求。2009年5月,AT&T推出基于EMC Atmos的數據存儲基礎架構,用戶可以在任何時間從任何地點進行訪問,使用AT&T的網絡云來保存、分布和找回數據。用戶通過
責任編輯:廖生玨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