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帶來的業務轉型與創新
下午論壇的第二個對話環節主題為“云計算帶來的業務轉型與創新”,本環節由廣州嬌麗芙董事商存海主持,中國醫藥集團首席CIO雷萬云、青島中集冷藏箱企業管理部信息中心主任耿峰、華帝股份信息管理部經理馮良波、北京市長安公證處副主任張浩、戴爾企業級解決方案部企業架構師王雪暉、中橋咨詢首席分析師王叢參與對話討論,從不同的視角闡述了云計算模式下業務發生的改變與創新。以下為對話實錄:
商存海:第一個問題,我想請問一下雷博士,你在第一屆云論壇的時候提出來“一二三四五”的概念,而且我聽到兩個關鍵詞,一個叫緩慢,一個叫謹慎,現在四年過去了,您再回首看這四年期間,有幾個關鍵詞能跟大家分享。
雷萬云:“一二三四五”剛才我講了,由企業的角度我們怎么理解云的一些意義,或者是對我們企業的作用。謹慎主要是分析當時中國企業的現狀,因為這個概念撲面而來,大家認識的過程肯定是謹慎的過程,通過2010年到2015年這五年的宣傳,尤其是互聯網思維,這些新技術的實質,關鍵還是有云計算,有云計算才有大數據,才有移動應用,才有社交網絡,然后才呈現出來互聯網思維,不然互聯網思維落不了地。現在大家有認識,有技術,有企業,競爭性,多方面的價值,現在我認為企業效率演進,現在已經是非常成熟了,方方面面,并且我預祝是在2015年,尤其是中央企業,當時我認為企業云開始要先行考慮到安全,但是到今年,這個速度已經是要大大提升了,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向云演進,這種步伐要下一個五年,今年開始要快起來。
商存海:王叢女士,剛才你演講的時候演講到,西方的應用比國內更成熟一些,我們也看到在互聯網的發展,尤其是隨著中國去年阿里上市達到頂峰以后,互聯網企業已經贏得了很的自信,你怎么看待這兩方面的差異性?
王叢:不但是互聯網,而且在移動應用,社群網站這方面都是相對歐美市場比較超前的,我們在美國是靠著電子郵件,在這邊,有事找我,一定是在微信上。您說得很對,中國有的已經超前,有的遠遠超前。回過頭來看云計算,并不是因為我們的實踐能力差,而是因為我們醒得晚,虛擬化和云計算,是什么驅動了歐美的虛擬化和云計算?是因為沒錢,經濟危機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刺激了虛擬化和云計算。在中國市場上,非常同意雷總的說法,目前來講,我們云計算的業務模式和服務的選項還不完善,一則云計算要根據國家的需求,我們把AWS都抄過來,不好用,未必能滿足業務的需求。另外,阿里現在做的是針對中國市場量身定做的云服務,這是一個好的趨勢。
商存海:兩位專家已經由謹慎緩慢變得非常堅定。下一個問題我想問一下和云計算有關的,昨天我聽到一個觀點,郵件將死,OA必死,社交將永生,您怎么看待這兩句話呢?
王雪暉:每十年就有一個新的技術發展出來,每十年又有一個新的技術代際,我不敢說微信會永存,但是未來,新的技術,可能會有超越的技術,我們的目標是希望把新的技術帶給客戶,帶給企業,產生真正的價值。我們慢慢看到現在是很好的時機,我們需要走到前臺,帶著客戶走向云計算,我們覺得云計算應該是大家合作的,企業、政府、廠家,云計算、公有云、供應商等等,大家走在一起,一起去擴大云,才會有更大的發展。
商存海:我記得老耿你前陣子做過一個專訪,CIO跟老板怎么溝通,關于溝通這一塊兒,需要發展什么樣的能力,這個能力,之前大家普遍認為應該是跟老板講故事,就是怎么去忽悠,跟老板吹泡泡,包括去年8月份,在三亞那個會當中做的游戲,怎么樣說服我,花掉老板三千萬的預算。耿總有一個觀點,作為CIO更重要的是說服老板,告訴老板我怎么幫你賺錢的能力,這個觀點非常新穎,希望你能分享一下。
耿峰:2010年到2010年左右,我們覺得老板是不懂信息化的,比較懂管理,我們應該用管理的語言把信息化講清楚,詮釋自己的價值,把最基礎的這些基礎架構拋出去,把視覺和經歷放在我們公司的業務上,關注流程變革,業務的創新。這兩年,尤其是今年5月份,在聯盟大會上,對話了一位去年比較火的CEO,他就講了一個更簡單的事,也是我們最近的,他覺得你只要瞄準利潤,都OK。在之前有一個觀點,不會忽悠,不會吹泡泡的CIO不是一個好CIO,天天要給老板畫餅,讓他來支持你投預算。IT,說要從成本中心轉向利潤中心,剛才王總也講了預算的問題,這兩年我發現,CEO60歲,看著像40歲,什么都懂,一說互聯網,3D打印,什么都懂,可能他是快速的聽別人講了,就學會了,你這時候再說老板不懂IT這個詞,已經是OUT的先兆。最近我們也在研究,怎么能讓老板支持,學會換位思考,假如你是一個CEO,從CEO的角度反過來看IT能做什么事,老板看的,以前是做事,我告訴你一二三你去做,現在成事,現在是怎么做完,實現結果的呈現,這個時候才是最好的提升價值。泡泡還要要吹,但是現在要腳踏實地的去吹。
商存海:下一個問題就是問馮良波的,上個月接受微訪談的時候提出來,華帝這幾年發展得非常快,除了內部信息系統的完善,還有基于云端的服務,包括智能硬件,都是發展非常快速的,我想請問你一個問題,在整個業務轉型過程當中,是老板和公司的決策層主動去推進,還是技術層面在推進,兩者之間的關系怎么樣?
馮良波:其實對于我們公司來講,在以前的結構里面,是集體協商制,以前的時候股東很多,業務部門,各自管各自那一塊兒,各立山頭。我們的轉型,就是在一次一次項目的匯報,調研咨詢當中,協商出來的。當然我們以前的總裁對于各種前沿的技術,或者說對于企業運營有很深刻的理解,其實每一次真的要往前走的時候,也是各個板塊協商出來的。我們要去做像經銷商,或者是向消費者反映這一塊兒,我們以前做IT項目,要做CRM,在一次會議中提到,我們不能剛做就落后,后面的各種轉方向,也是在一次次調研過程當中,大家形成積極決策的意見。我們IT和業務兩塊,在各種各樣的碰撞當中往前走。
商存海:和企業架構內部的關系是有一定關聯性的,最后一個問題想請問張主任,對于政府也好,事業單位也好,有很多的資源,如果能夠對外開放提供云服務的話,能讓普惠大眾得到更多的收益,在公證這方面也同樣如此。
張浩:說起來公證是歷史悠久的行業,在歐洲有兩千年的歷史,現在把公證作為一個很小眾的行業,這有兩個關系,一個是人身關系,一個是財產關系,從公證的業務來講,業務非常廣泛,但是歷史傳統上來說,公證的業務又比較窄。現在召開過兩次全國范圍內網絡公證研討會,我都去參加了,公證行業作為一個國有的事業單位,總體上來說,認識到了問題,但是很難去解決這個問題。近幾年來,全國公證行業有非常強烈的危機意識,在服務商逐漸的網絡化,對外提供一些服務。
前一段時間,針對汽車限購,各地汽車一旦限購,到底這個車有沒有買,這個合同有沒有簽,國家一旦宣布這個政策以后,很難決定,所以這次深圳搞的限購,警察去4S店封他們的帳戶,并不能完全去查證有一些交易有沒有發生,為了在法律上有一個交代,公證要參與,這一次整個公證行業第一次從實踐上跟公證云合作。
從我們的角度來說,這些年也是在不斷的進行互聯網優化的研發,公證云這一塊兒,不是我們不準備跟大家共享,我們掌握的資源大量的是隱私,這里面有一個悖論,大家希望我們的服務最好互聯網化,可是誰都不希望自己的隱私被泄露出來。我一年以前,公證書的網站對外提供查詢的服務,輸入公證書的編號等信息以后,但是因為技術的原因,在這個過程當中有過隱私的泄露,有人發現在百度某些地方,發現了這樣的東西,我們希望結合互聯網能提高效率,大家在辦理的過程當中可以方便的使用,但是這一塊兒的工作有一個頂層設計的問題,我們隸屬于國家司法局,整個信息化,前些年是雷聲大,雨點小,沒有具體的考核方案,實施方案。對于政府的行為,稅務局收稅這一塊兒推進得比較落實這一塊兒,其他的總體上是倒逼,倒逼著往前走,我們希望這次習總書記不要搞花架子,能夠有一些量化,希望在某些方面,有些部門在財力上有一些要求,實際上這是組織龐大的架構,如果做好了,比任何企業都具有效果。
商存海:因為時間有限,對話環節到此結束,非常感謝各位的參與!

責任編輯:葉雨田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