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打開互聯網金融巨大的想象空間
事實上,云計算在金融機構運用當中面臨非常嚴重的制約。最突出的是監管政策的限制,加上對安全政策的憂慮。這是現實情況。但云計算進入金融業,本身也是一次邊緣革命。未來,金融會有三大“革命”,第一是民間金融走向民營金融;第二是金融業務交叉深入,比如原來個人理財是銀行或者銀行商會來做,但未來可能是資本市場也可能是證券公司來做;第三是互聯網金融走向金融的互聯網化,我們絕大部分的金融業務都將在互聯上得以實現。
阿里云已經幫助做了一些小銀行的業務,非常好。我相信阿里云在以后會做的更好。我也相信,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會慢慢的來到云端,利用整個運的能力,運的資源,來助長金融進一步騰飛。
恒生電子互聯網服務事業群首席架構師李文松:金融會做“大云平移”
恒生電子互聯網服務事業群首席架構師 李文松
恒生電子在互聯網金融的領域,和阿里云有很深入的合作。
恒生公司2001年成立有8個年輕人,現在有3000人這樣定位在金融軟件行業的公司,一直專著在金融領域包括我們最早從證券、銀行、基金,后來進入互聯網金融服務的領域。目前的業務范疇也是在整個傳統的金融領域,包括證券期貨,在基金銀行、資產管理等等都有相應的一些解決方案。在美國銀行家協會評比的全球金融IT公司排名前100名種,恒生是目前唯一一家入選的金融軟件企業。
從今年開始,互聯網金融領域成為大家非常關注的熱點。相對而言,也有了金融互聯網這個新說法,指的是是傳統金融機構,運用互聯網開展業務。兩者有一定的進展,不排除未來的合作。對于傳統的金融機構而言,加上互聯網的云計算,新的技術和新的渠道顯然會改變業務模式,會出現“大云平移”。
恒生很早把傳統的一些證券交易的平臺移到互聯網,而今面對互聯網金融對財富管理的變革,恒生在互聯網金融的背景下,也推出了資產管理的云的解決方案。
首先是新的云平臺。之前構建服務器、相應軟件、底層操作系統、行業應用軟件,門檻和投入都很高,但是如今理財需求已經不再是少數機構的需求,尤其是余額寶的出現,喚醒理財的需求——每個人都可以實現。要降低門檻和投入成本,應對迷你的資產管理公司的需求,就要降低在硬件+軟件方面的投入。采用云計算服務順應選擇。
其次,量化投資的平臺。這個平臺和開發者有關系,做很多的量化投資策略,我們提供了ITP的平臺,讓開發者使用開源的代碼進一步的開發,而現在跟云計算進行了整合,推出了云端的方案。實現金融云的構思。比如,可以在云端,構建技術,計算引擎的云端的集群。原來很耗時的風險的模型,在云端進行評測,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益,傳統只有本地幾臺機器,云計算運用起來,計算時間比原來少數十倍的時間。
第三,風險管理、績效評估這樣系統,也提供了相應的云化的解決方案。里面一些計算和相應的業務拿到云上來計算。比如資產管理的估值系統,像余額寶投入的平臺和估值系統目前也是恒生提供的解決方案。接下來我們可以把這樣的一些系統提供更好的服務,讓更多的資產管理公司快速搭建業務服務平臺。
此外,恒生也推出了余額理財的方案,為類似做余額寶的金融機構提供解決方案。未來,還將和阿里合作推出一個快捷支付的方案,如針對保障資金支付,銀行的會計支付等。還有,幫助金融公司在天貓上開直銷店,完成網上賣的基金的產品;公共事業代收費;云客服的解決方案等。
金融服務最終可以通過SaaS的方式提供給我們的開發者,讓更多客戶關注自身創新,而不是耗費在基礎架構層面。
北京銀盾思創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戴林巧:安全要解決,信心也要解決
北京銀盾思創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戴林巧
我本身就是開發者,在網上銀行方面,我們企業做了十幾年。從網上銀行開始,我們可以看到,由于缺乏有效的安全手段和保障意識,使得銀行在互聯網方面的行進很難。但,現在有了突破點。
記得2001-2007年的網銀服務,

責任編輯:廖生玨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