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設備如何從“中國品牌”向“中國標準”跨越?
隨著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步伐加快,如何實現從“中國品牌”向“中國標準”的跨越成了擺在眾多制造企業面前的一道難題。
始建于1958年的西安西電變壓器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西電西變”)是我國超高壓、特高壓變壓器類產品的核心制造企業。盡管并非為大眾所熟知,“西電西變”卻是世界變壓器領域中拿得出、叫得響的中國品牌。近年來,這家央企主動由原先單一的產品制造型向服務制造型轉變,通過積極參加“一帶一路”項目建設和技術合作,在輸變電領域樹立中國標準,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新路。
把核心技術抓到手里
中國的電力設備制造水平與國外發達國家仍存在較大差距。改革開放以來,許多國際知名電氣制造商相繼進入中國的輸配電設備市場,并在高端輸配電設備領域占據技術優勢及較大份額。加入WTO以后,國外電力設備制造企業更是加快了進軍中國市場的步伐,搶占了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成為變壓器行業的重要競爭力量。
作為我國從事交、直流輸變電工程用變壓器、電抗器和冶煉、化工工業、科研等特種變壓器研發、制造的核心企業,西電西變出口產量和創匯額連續多年位居國內變壓器行業首位。西電西變為何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突出重圍?
“自建廠以來,西電西變就將人才培養、自主研發作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抓手,目前已經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先進、完整、成熟的變壓器類產品設計、制造技術體系,具備了獨立開發具有國際先進水平新產品、新技術的能力。”西電西變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楊東禮回憶稱,“2000年以來,西電西變先后參與三峽±5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示范工程等國家重大工程建設,50%以上的產品達到國際同期先進水平,滿足了市場對新產品、新技術的需求。”
西電西變設計開發處副處長王濤說,建廠至今,遵循引進、吸收、消化、借鑒、提升的技術發展思路,為了實現重點電力裝備國產化的目標,真正做到“把核心技術抓到手里”,企業每年都會吸收電氣、機械、仿真計算、流體工藝等與變壓器設計有關的高精尖專門人才,同時狠抓材料、技術、工藝、加工等在內的各個環節,推動變壓器設計及制造水平始終保持在國內和世界領先水平。
國家電網公司±1100千伏新疆昌吉-安徽古泉直流輸電工程是目前世界電壓等級最高、容量最大、傳輸距離最遠的項目,在換流站建設中,變壓器的安全、穩定運行是這一項目能否達到預期目標的核心。王濤說,從今年3月到8月,總共14臺變壓器將陸續交驗,屆時西電西變將再次登上世界輸變電設備制造技術的巔峰,成為特高壓輸電領域持續創新的重要里程碑。
據楊東禮透露,進入2000年以來,我國特高壓電網發展迅速,國內企業已掌握超、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用換流變壓器的設計、制造、試驗技術,總體技術水平得到全面提升,而±8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高端換流變壓器的核心關鍵技術和重要組部件材料還控制在國外競爭對手手中,國內廠家并未獨立進行設計和生產制造。
2016年,依托溪洛渡左岸-浙西±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通過科研攻關及產品試制,西電西變技術團隊逐漸掌握了關鍵技術,解決了±800千伏級特高壓大容量換流變壓器絕緣結構、漏磁控制、溫升、噪聲等關鍵難題,完成了國產±800千伏級閥側出線裝置研制、全新工藝質量控制及國產絕緣材料應用等技術內容,實現了±800千伏級特高壓高端換流變壓器國產化的突破。
記者從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了解到,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用±800千伏級高端換流變壓器國產化研究及應用具有絕緣結構合理、工藝先進、阻抗偏差小、損耗低、局放小、溫升低及噪聲低等特點,主要技術性能指標達到同類產品的國際領先水平。這項產品的試制成功,進一步確立了西電西變在直流輸電設備設計制造方面的領先地位,使特高壓換流變壓器國產化研制再上新臺階,極大地促進了國內直流設備制造的技術升級和跨越式發展。
2017年11月19日,國產1000千伏電壓等級容量最大的1000千伏400兆伏安單相發電機升壓變壓器在西電西變一次性研制成功。相關人士認為,近年來西電西變參與的多項交、直流輸電工程意義重大、深遠影響,所設計、生產的主要產品代表了當今世界輸變電設備設計制造的最高水平,雖然面臨著技術難度大、質量要求高、過程控制難、生產組織復雜、交貨期集中等困難,但也給西電西變提供了極其難得的發展機遇,西電西變以中央企業特有的實力和擔當,全力支撐了國家電力事業的發展,支持了我國特高壓交直流輸電工程走向世界。
尋找“新抓手” 延伸價值鏈
“隨著制造技術的發展,單一制造型企業已不能滿足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企業需要向產業上下游延伸,因此整合西電西變各項資源,延伸價值鏈,在銷售產品的同時推送專業化、權威性服務,通過和企業產品制造的互動發展,在服務環節中創造效益、實現價值,是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楊東禮說。
寶武集團湛江鋼鐵有限公司(下稱“湛江鋼鐵”)是為了滿足我國華南和東南亞鋼鐵需求設立的現代化國有大型鋼鐵企業,在湛江鋼鐵和西電西變各自的“轉型升級”中,兩家國有企業的合作經驗可圈可點。
西安西變組件有限公司是專業的變壓器修理改造、組配件生產企業,據公司經理楊齊透露,過去變壓器設備的運行和維護由寶鋼自有檢修隊伍進行,2015年,為了推進設備的專業化和社會化運維,湛江鋼鐵將變壓器專業化運維項目交給西電西變,西電西變也成為國內首家拓展變壓器專業化運維服務項目的變壓器生產制造企業。
截至目前,西電西變承攬的湛江鋼鐵專業化運維變壓器數量已由最初的504臺增長到目前的840臺,西電西變的專業化服務團隊長年駐扎在湛江鋼鐵,為這家企業的順利運營提供著電力保障。
楊東禮認為,技術、服務是西電西變的專業優勢,和湛江鋼鐵的合作拓展了變壓器運維市場,企業的發展和提升有了新的抓手和增長點。“目前西電西變已經在變壓器備品備件、變壓器改造升級、變壓器智能化升級等方面圍繞變壓器運維項目開展業務。”
2017年年底,西電西變與云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綠色低碳水電鋁加工一體化鶴慶項目直流供電系統設備、材料采購及相關服務PC總承包合同”。云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鶴慶溢鑫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德斌說,根據云鋁鶴慶項目PC總包合同,西電西變將進行鶴慶項目直流供電系統設備采購、供貨、安裝、調試、試驗、配合驗收等相關服務、直流母線的供貨、項目建設過程中的技術服務與項目管理服務。
楊東禮說,這個項目的簽訂,是云鋁、西電西變加強國企合作、實現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具體實踐,也是西電西變進一步拓寬思維,開辟新路,不斷適應市場新需求,由單一賣產品向綜合賣服務、賣品牌轉型的創新項目。“西電西變正加快自身作為供給側的轉型升級步伐,爭做電力工程總承包商和行業的引領者。”
融入“一帶一路” 樹立“中國標準”
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海外市場成為中國企業新的價值增長點,西電西變通過技術輸出、落地建廠等舉措,正在輸變電領域樹立“中國標準”。
巴西美麗山±800千伏二期直流輸變電項目全長2200千米,由中國國家電網公司通過參股形式進行設計、建設、運行,2016年9月,西電西變中標了整個工程中所有換流變壓器項目,這是這家企業第一次中標國外特高壓換流變壓器項目。楊東禮說,西電西變將使用自主品牌、自有技術提供項目所需換流變壓器,并配合相關企業做好運維服務。
據楊東禮介紹,±800千伏換流變壓器由西電西變自主開發設計,一次性通過全部試驗。“這臺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高端換流變壓器,是西電西變為巴西美麗山二期±800千伏特高壓換流站項目提供的首臺產品,這是中國超高壓直流技術、裝備和工程總承包走向世界的一個新的里程碑,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受到中巴兩國政府及社會各界高度關注。這些產品損耗值及溫升值要求低、絕緣水平高,產品整體運行可利用率達到99.5%以上,對產品整體可靠性要求極高。同時,還滿足了巴西當地濕熱多雨高鹽霧的環境條件及免維護運行和快速更換的要求。”據了解,西電西變承擔了訂貨、設計、主要物資供應、發運、安裝調試現場服務等工作。
2017年3月22日,西電西變為巴基斯坦默蒂亞里-拉合爾±660千伏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研制的、出口容量最大的換流變壓器完成協議和標準要求的所有試驗。楊東禮告訴記者,這個工程是國家電網公司旗下的中國電力技術裝備有限公司在國外投資、建設、運營的第二個“走出去”超高壓直流輸電項目,是中國超高壓直流技術、裝備和工程總承包走向世界的又一個里程碑。
據了解,目前西電西變已經將印尼、埃及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作為業務拓展的重點,正在通過合資建廠、技術培訓、參股合作等形式,從生產、技術、質量、管理等多方面入手,樹立相關國家輸變電領域的標準。
“相信隨著‘西電西變’品牌的逐步深入,中國企業的認可度和好評度一定會在相關國家逐步提升。”楊東禮如是說。
原標題:隨著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步伐加快,如何實現從“中國品牌”向“中國標準”的跨越成了擺在眾多制造企業面前的一道難題。 始建于1958年的西安西電變壓器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西電西變”)是我國超高壓、特高壓變壓器類產品的核心制造企業。盡管并非為大眾所熟知,“西電西變”卻是世界變壓器領域中拿得出、叫得響的中國品

責任編輯:仁德財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