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規總院創新研究引領能源互聯網發展
澎湃的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浪潮,飛速發展的智能電網,以及“互聯網+”與能源產業的深度融合,不斷催生和推動著能源互聯網新模式、新業態、新技術的崛起與升級。
作為我國能源領域的高端研究咨詢機構,電力規劃設計總院(簡稱“電規總院”)圍繞“能源智囊、國家智庫”的發展戰略,緊握我國智能電網的發展機遇,創新理念、發揮優勢,努力做好政策支撐、積極樹立行業典范,在構建能源互聯網的道路上,開創出能源科學、可持續利用的新局面。
智能電網和能源研究融合并進
在我國推動能源革命、優化能源結構,以及智能電網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電規總院于2016年6月成立智能電網部,并按照“一體兩翼、創新引領”的核心理念持續開展研究工作。
“一體”,即緊緊圍繞電規總院“能源智囊、國家智庫”的發展戰略和智能電網建設這一“主體”,正確把握智能電網業務發展方向,全面落實各項科研規劃;“兩翼”是指智能電網研究和能源研究齊頭并進、互相融合。
多年來,電規總院在能源電力領域擁有豐碩的研究成果和豐富的實踐積累。該院將智能電網的概念和特征、內涵與外延進行了豐富,不斷創新智能電網理念,提出“智能電網貫穿電力系統發輸配用各個環節,是能源革命的關鍵組成部分,是現代能源體系的核心,是支撐社會發展的基石”的論斷———以智能電網為核心,構筑開放、多元、互動、高效的能源供給和服務平臺,支撐新能源、分布式能源廣泛開發和高效利用;以電為紐帶,建立煤、石油、天然氣等不可再生能源,與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之間的耦合系統,促進多種能源優勢互補和冷、熱、電的綜合利用,顯著提高能源系統效率。
正是在這樣的理念引領下,電規總院主動適應能源轉型、智能電網發展趨勢,緊扣智慧電力、智慧能源、智慧城市的行業脈搏,充分發揮技術優勢,面向未來、創新發展,在多個項目上實現國內首創:完成了我國首個區域智能電網規劃研究———南方電網“十三五”智能電網發展規劃研究;編制了全國首個省域智能電網規劃———海南智能電網綜合示范省發展規劃;設計了新一輪電改下在全國有望首個運行的省級電力現貨市場規則———內蒙古電力現貨市場運行規則;編寫了全國首個可靠性規劃———內蒙古電網可靠性規劃;編寫了全國首個冬季奧運會供能規劃———張家口綠色奧運專區及低碳崇禮綜合能源規劃……為我國智能電網創新建設與發展畫下了科學的藍圖。
以人才和技術奠定發展之基
在一系列的創新中,電規總院的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滿懷熱情地投身工作,兢兢業業、攻堅克難。
在編制海南智能電網規劃的過程中,電規總院項目組成員努力創新規劃編制的思路和方法,在一周內就完成了海南電網公司14個部門和12個地縣供電局共500余項材料的現場調研和收資。他們圍繞海南智能電網發展定位和特色等關鍵問題,提煉海南智能電網規劃建設思路,并在一個月內形成報告初稿,經多次階段性匯報,修改近20版,累計匯總修改意見近300條。最終,報告在70天內完成送審,比計劃工期提前兩個月。報告質量和工作態度得到南方電網公司、海南電網公司有關領導和專家的高度贊揚。完美的履約背后,是項目組成員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勇挑重擔,主動放棄周末休息和家人團聚時間,每天加班到深夜甚至凌晨的工作狀態。
為了加強技術及項目管理的人才團隊建設,電規總院智能電網部大力培養青年干部。向年輕人“壓擔子”,給他們提供廣闊的空間……一支青年核心技術團隊逐漸成長起來,形成從研究、規劃、咨詢、工程服務到產業拓展等全業務鏈的技術服務能力。
如今,電規總院智能電網部已經由一個十幾人的小團隊發展成為三十余人的大集體。每一名專業技術人員既是業務項目的具體執行者,也是新業務、新市場的開拓者,不僅在規劃研究咨詢方面解決實際技術問題,同時想業主之所想,急業主之所急,為穩固市場、拓展新領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實現了技術和市場的良性循環,構建起業務發展的基石。
以智慧和責任擦亮智庫品牌
致力于能源電力發展戰略規劃研究、產業政策研究,支撐國家戰略,不斷地為社會和行業的科學發展作出新的貢獻,是電規總院的初心與責任。
一年多來,電規總院智能電網部始終保持與政府能源主管部門的聯系,由該部承擔的國家能源局規劃司課題《能源發展新模式、新業態及互聯網+智慧能源發展途徑研究》,開創了“互聯網+智慧能源”研究的先河。智能電網部還陸續承接了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新能源微電網示范項目評估篩選工作及示范項目評審標準編寫、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辦法的編制、全國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規劃報告編制、全國第二批農網項目可研、初設復核等研究工作,為我國政府能源主管部門提供了扎實的技術支撐和決策參考。
面對快速發展的智能電網新技術與新理念,在研究與實踐中,不斷提升科研能力和研究水平,是電規總院智能電網部矢志努力的方向。他們先后與清華大學、南瑞科技、南瑞繼保、科東電力、東土科技等國內知名高校、研究機構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通過課題協作、技術交流等形式汲取國內優秀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使自己不斷提升。
“可以借鑒,但不能模仿;可以吸收,但必須超越”,“不僅要出成果,而且要出創新性成果”。在這樣的科研精神指引下,能源與電力相得益彰,研究工作不斷推陳出新———電規總院陸續承擔了國家能源局、世界銀行、南方電網公司、內蒙古電網公司等單位的大量科研課題,在智能電網、微網、主動配電網、分布式電源、新能源開發利用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我國智能電網發展模式及規劃研究》、《我國智能電網總體方案及關鍵技術研究》獲全國優秀工程咨詢一等獎及中國能源建設集團科技進步一等獎,《智能電網下的電價機制和費率研究》、《新能源并網機制及政策研究》獲得2016年電力行業優秀工程咨詢成果一等獎,出版了《智能電網和能源轉型》專著,在電力體制改革、新能源機制等政策制定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國家能源局和行業的高度評價。(李振杰 劉磊 段煒)

責任編輯:仁德財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