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東德工程核心技術攻關完成
“我們已經梳理了系統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細化攻關任務,責任落實到人。”在3月23日召開的烏東德直流工程技術攻關項目部首次匯報會上,來自系統研究和成套設計、特高壓柔直換流閥等7個技術攻關團隊的科研技術骨干逐一匯報了近期的工作進展。
“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800千伏特高壓直流線路工程是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重大科技創新工程,工程核心技術突破將創造多項世界第一。”在項目部經理、南網科研院董事長饒宏看來,這項工程的示范意義巨大,“在過去的直流工程當中,我們都是引進、消化國外的技術經驗再創新突破,這一次從設計到設備我們實現了原始創新,直接領跑直流技術的發展,對未來電網結構將產生重大影響。”
攻關: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有技術
“我們目前有兩個技術攻關組長期駐扎在北京、西安兩地,為工程控制保護設備研究和原型樣機測試一直在不懈努力。”項目部特高壓柔直換流閥技術攻關組組長許樹楷博士從工程前期研究至今一直奮斗在一線科研現場。他告訴筆者,工程的前期專題、總體技術方案都已通過研究評審,涉及到直流核心設備的招標技術規范都已經通過專家評審,“我們在技術上已經為工程的推進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作為柔性直流輸電的心臟,換流閥是直流電和交流電相互轉換的橋梁,在柔性直流主設備中技術含量最高、挑戰最大。去年6月,南網科研院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個特高壓柔性直流換流閥,使我國柔性直流輸電技術電壓等級提高到±800千伏,送電容量提升至500萬千瓦,為烏東德送電廣東廣西直流輸電工程建設提供了設備、技術支撐。
事實上,從2016年開始,科研人員就已經開始為烏東德工程前期的技術研究論證工作忙碌著。據介紹,烏東德工程是一個三端工程,相較于傳統兩端工程,前期研究工作量是兩倍以上。科研人員前期研究對比了4種組合方案,構建了電磁展態仿真平臺、控制保護研究平臺、換流閥閥控系統測試平臺和物理原型樣機試驗平臺,開展了上萬次不同技術方案的比對仿真論證、模型測試以及關鍵物理實驗的驗證,對不同技術方案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形成了近百本專業技術報告,取得了支撐工程推進的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有技術。
引領:發揮科技創新關鍵作用
“對于烏東德直流工程特高壓混合三端系統來說,全世界范圍內都沒有一個現成的工程案例供我們去參考學習,只能結合以往特高壓直流工程的經驗,進行消化、吸收,再突破、創新。”周月賓博士是項目部技術攻關團隊中的核心骨干成員,在他看來,盡管一大串世界級的挑戰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但是每次技術上的突破都是一次自我挑戰升級。
周月賓坦言,科研人的使命是引領電網科技進步,而創新是發展的基礎和方向,科研人更要堅定技術自信,爭做電網科技領頭羊。據介紹,南網科研院充分利用在特高壓直流、多端柔性直流及魯西柔性直流、交直流大電網運行等領域的技術優勢,在國際上率先研制了±800千伏特高壓柔性直流換流閥和首套特高壓混合多端直流控制保護,并結合魯西背靠背及以往特高壓直流運行經驗,解決了柔性直流與大電網高頻諧振、柔性直流穿越交流電網故障、柔性直流清除直流線路故障與快速再啟動等技術難題,形成了特高壓柔性直流、傳統直流與柔性直流混合的技術體系,科學論證了柔性直流技術的可行性、可靠性。
據悉,烏東德工程相關方將力爭在今年3月底前取得國家核準并開工建設,計劃在2020年形成送電能力,每年可向廣東廣西輸送清潔能源320億千瓦時,滿足烏東德電站等云南水電開發外送需要,進一步提升云南電力外送通道能力,有助于解決“十三五”末及中長期云南水電消納問題。

責任編輯:仁德財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