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高壓電網上如何帶電作業?電力工人是這么干的(見圖
3月23日,杭州市臨安區太陽鎮九畝山間,春的氣息越來越近,有那么一行人,頂著“紅帽子”“藍帽子”,帶上工具箱,行走在山路上。他們是浙江電力檢修公司帶電作業班的幾名成員,將對±800千伏特高壓靈紹線浙江段進行等電位帶電消缺作業。
工作負責人的紀日升說,這是浙江電力檢修公司首次特高壓直流線路等電位帶電消缺作業。“導線金具螺帽在長時間微風震動下,可能會脫出,導致掛板斷開造成導線斷開連接的嚴重后果。”紀日升說。
如果將線路檢修比作“看病”,帶電作業就如同“急診”,而等電位作業人員便是帶電作業的“主刀醫生”。本次的“主刀醫生”是由班里的年輕“老師傅”王述漢擔任。這是他的第5次正式帶電作業,他和他的班組先后完成特高壓交直流線路“跨二短三”法進電場、“士”字梯蕩入法進電場等高難度作業。
來到3063號塔下,帶電作業班開始細致的班前會,王述漢在班組其他成員的幫助下,穿上了全套帶電作業屏蔽服、阻燃內衣和戴好屏蔽面罩,看樣子像是一位即將上天的“宇航員”。擔任本次安全監管的鐘素鵬說,帶電作業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工作之一,而特高壓帶電作業更是其中最難的一項。王述漢進入電場前,要采用“跨二短三”的方法,同手同腳向導線端移動,這個動作單單在地面上做就很困難,更何況是在近百米的高空絕緣子上。為了控制絕緣子晃動的幅度,王述漢必須減小動作幅度,保持步頻一致。
“由于±800千伏特高壓耐張絕緣子片數有74片,比普通500千伏耐張絕緣子片數多50片,這使得進入電場的距離增加了近2倍,對帶電作業人員的體力也是極大的考驗。同時,電壓等級高、電流強,需要戴屏蔽面罩,等電位作業人員的視野非常狹窄,只能通過眼前的金屬網來觀察距離,為確保作業人員轉移電位時的距離安全,在距離均壓環還有6片絕緣子時,塔上監護人要提醒等電位作業人員拿出電位轉移棒,在距離均壓環還有50公分處,提醒作業人員準備轉移電位。”紀日升說。
“準備轉移電位!”
“可以!”
帶電作業每一步都必須經過負責人的允許,每個距離都要精確拿捏。缺陷處在金具下方,王述漢不得不平躺在兩根導線上,一邊保持身體平衡,一邊進行工作。經過30分鐘的帶電消缺,閉口銷補裝工作圓滿完成。王述漢也順利出電場,與他的隊友安全返回地面。
脫下沉重屏蔽服后,等電位作業人員王述漢早已被汗水浸濕,腿上也被勒出了紅印。
正是這樣一支特高壓“青年軍”,他們用手術刀般精準的技能,避免了特高壓電網非計劃停電8小時,挽回直接經濟損失350萬元,保障著浙江“兩交兩直”特高壓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
責任編輯:仁德財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