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成為能源運輸“大動脈”
前不久,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公布,其中,“特高壓±800kV直流輸電工程”獲得特等獎。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注意到,這已是特高壓項目第二次獲得該獎。“特高壓交流輸電關鍵技術、成套設備及工程應用”曾摘下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今天上午,全程參與了特高壓直流輸電系統工程設計關鍵技術的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與傳統±500kV直流輸電相比,它的輸送容量提高了2至3倍,輸電損耗減少45%,單位造價降低28%,是一種“能干活、實惠多”的綠色高效輸電技術。該項目創造了37項世界第一,完成關鍵技術研究141項,是能源電力領域的重大創新,是世界電力工業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世界首創特高壓直流技術
輸送容量提高了2至3倍
今天上午,全程參與了特高壓直流輸電系統工程設計關鍵技術的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電工程”)在北京總部召開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媒體座談會,中電工程黨委常委、總工程師李寶金介紹,我國80%以上的能源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區,而70%以上的電力消費集中在東部和中部,輸電距離長達2000公里以上,需要建設大容量、高效率、遠距離的輸電系統,特高壓±800kV直流輸電技術應運而生。特高壓±800kV直流輸電技術是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達800萬千瓦)、送電距離最遠(2000千米以上)、技術水平最先進的輸電技術,是解決我國能源資源與電力負荷逆向分布問題、實施國家“西電東送”戰略和電力跨區域大范圍輸送的核心技術。
李寶金表示,特高壓±800kV直流輸電技術具有輸電損耗低,輸電走廊利用率高的特點和優點,與傳統±500kV直流輸電相比,它的輸送容量提高了2至3倍,輸電損耗減少45%,單位造價降低28%,是一種“能干活、實惠多”的綠色高效輸電技術。舉例來講,特高壓±800kV直流輸電工程目前最大容量已經達到1000萬千瓦級,一天24小時可以輸送2.4億度電,相當于1200輛100噸卡車送的煤。
該項目獲得了極其顯著的經濟與社會效益。2010年建成±800kV云廣、向上兩個國家級示范工程,后續相繼建成錦蘇、哈鄭等5回工程,在建的還有酒湖、滇西北等6回工程。建成的工程運行安全可靠,成為我國能源輸送的大動脈。目前,我國已建成12條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輸送總容量9360萬千瓦,年輸送電量中清潔能源占比超過80%,相當于每年減少東中部地區煤炭消耗1.7億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5億噸。工程對推動我國西部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推進能源革命,防治大氣污染,建設美麗中國奠定了堅實基礎。
±1100kV項目正在建設
該項目獲獎人中電工程中南院副總工程師梁言橋表示,特高壓項目的成功,顯著提升了我國電工裝備制造的自主創新能力,行業骨干企業掌握了核心技術,國產設備的競爭優勢顯著增強,中國裝備制造業跨入國際第一陣營。特高壓大幅提高了我國西部和北部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電力外送能力,有力促進清潔能源大規模集約開發和大范圍消納,已支撐西南水電開發超過6000萬千瓦,西部、北部風電、太陽能3000萬千瓦。
梁言橋表示,特高壓直流工程推動我國能源領域高新技術強勢“走出去”,為全球能源互聯提供了中國方案。我國先后成功中標巴西美麗山水電±800千伏特高壓直流送出一期和二期項目,實現特高壓直流技術和設備的雙輸出,其中美麗山一期工程已于2017年12月投產。
此外,我國還不斷創新特高壓技術。目前在建的±1100千伏準東-皖南特高壓直流工程起于新疆昌吉自治州,終于安徽宣城市,途經新疆、甘肅、寧夏、陜西、河南、安徽6省(區),新建準東、皖南兩座換流站,換流容量2400萬千瓦,輸送容量達1200萬千瓦,線路全長3324公里,是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輸送距離最遠、技術水平最先進的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在特高壓輸電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責任編輯:仁德財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