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機器學習和大數據 蓋特威克提高出港準點率
當前,提高出港準點率(OTD)是全球機場的共同目標,技術的發展為機場提高總體運行效率帶來了新的機會。
蓋特威克機場是英國第二大機場,同時也是全球最高效的單跑道機場。該機場的首席信息官Cathal Corcoran和IT商業與創新部門負責人Abhi Chacko認為,目前在該機場所開展的項目中,對機場運行影響最大的是:利用機器學習和大數據來更加精確地預測目標撤輪擋時間(TOBT)。
目前,該機場在飛機抵達時預測撤輪擋時間的準確率約為50%。通過與提供預測分析解決方案的ConvergentAI公司合作,利用機器學習可以將預測的精確性提高20%。這一技術正在實際運行中進行測試,因此蓋特威克機場可以將其與傳統人為預測方法進行比較。
Corcoran表示,我們希望將預測的精確性提高到85%,甚至是90%,對此我們很有信心。由于初始測試僅僅基于一年的數據和有限的變量,隨著更多的數據導入到系統中,包括乘客數量、行李數量、停機位的分配、機型、航點和天氣信息,并且允許使用的歷史數據可以追溯到一年前或更長時間,預測的精確性自然會開始提高。
他表示,作為全球最繁忙的單跑道機場,蓋特維克機場所面對的難題是,無論任何時候發生何種程度的運營中斷,不管是出港還是入港,都會產生連鎖效應。蓋特威克的運營團隊已經做了大量工作來提高OTD,包括優化人員配置、運營流程以及與Gatwick Family合作伙伴的合作。為了取得進一步的提升,需要先進技術來發揮其作用。
Chacko表示,我們認為,如果通過機器學習來進行預測,將能獲得一個小時的優勢。這一小時可以用來對任何潛在的航班延誤造成的影響,進行恢復。
該機場的創新團隊也在研究聊天平臺如何幫助提升飛機過站流程的運營效率。約在兩年前,蓋特維克推出了Community應用,它是為機場工作人員設計的多機場應用程序。由AirportLabs開發的這一應用,目前被超過1萬名機場工作人員所使用。蓋特威克機場通過開發一個類似WhatsApp的聊天平臺,方便地面人員在飛機過站流程中進行交流。
“尚未通過安檢的乘客”
另一個在優先開展的項目被Chacko稱為“尚未通過安檢的乘客”。登機口的工作人員可以在他們的電子設備上查看有哪些乘客還沒有通過安檢。如果有遲到的乘客無法及時趕到登機口,這一功能將有助于確保航班準時起飛。
Chacko解釋,登機口的工作人員需要決定,是否等待遲到的旅客趕到登機口,或是立即停止登機。而現在的解決方案將使這些工作人員從安檢點獲得實時信息,了解有多少乘客通過了安檢,是哪些乘客以及在何時通過了安檢。
Corcoran表示,對于很少有機場采用這一方案,他感到吃驚。這是一個相對較小的項目,但是可以為機場運營帶來持續的改進。
如果一名乘客錯過了航班,有可能他的行李需要卸下來再次托運,而這是蓋特威克機場正在努力解決的一個問題。行李圖像查詢工具允許地服人員根據標簽或旅客訂座記錄(PNR),快速檢索特定行李的照片。目前,這只適用于在自助行李托運區托運的行李。這個項目的核心理念是加速行李卸載的過程,這轉而也會有助于提高出港準點率。
Corcoran表示,我們已經捕捉了行李的圖像,卻沒有充分利用。如果地服人員知道行李的形狀、品牌、大小和尺寸,將使行李卸載更加容易和快捷。他還補充道,我們只能向地服人員提供,因為他們已經安裝了Community應用。
物聯網
物聯網(IoT)是蓋特威克機場另一個重點關注的方向。該機場正在利用物聯網和探測裝置,努力提高多個領域的效率。計劃是在整個機場安裝探測裝置,從客座率、溫度到噪音水平都進行監測,還有很多運營情況的監測,包括了解飛機加油何時開始及結束,飛機地面電源何時打開或關閉,發動機何時運轉或停止,行李何時被送上傳送帶等等。蓋特威克機場希望推出一種工具,集成這些監測數據,并向相關各方提供過站流程的實時數據。
蓋特威克機場還在不斷引入幫助提升OTD的技術,還將進一步擴展到引入soft radio。該技術將使得全球任何地點可以通過機場的數字化無線電系統進行通信,并最終使機場員工可以將智能手機作為無線電設備使用。此外,機場人員的手持設備現在可以接收實時排序信息,還在對將無人機用于機場跑道異物探測和跑道檢查,以及地面運行團隊使用亞馬遜語音助手Alexa等方面進行研究。

責任編輯:馬麗芳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