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緣經略:剖析大數據時代下教育領域的變革與創新
摘要:在大數據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教育領域開始將大數據引入到了整個行業,大數據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已成為必然趨勢。可以預見,在今后一段時間我國教育大數據研究和應用將獲得更快發展,大數據技術必將成為教育變革的重要引擎。
隨著時代的發展,大數據已經成為信息技術最新發展成果的典型代表。有數據顯示,從2013年到2020年,數字宇宙規模將增長10倍,每年產生的數據量由當前的4.4萬億GB,增長至44萬億GB,每兩年翻一番。中國的數據量在2013年達576EB,到2020年將會達到8060EB,增長13倍。到2020年,中國的數據量在整個數字宇宙中的比例將達到18%,數據規模將超過美國,位居世界第一。
實際上,目前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向信息化的轉型時期,尤其是隨著云計算和大數據的深度融合、技術手段的不斷創新,大數據生態系統開始逐步建立,信息資源共享已經成為時代的主題,大數據產業的發展如火如荼。
“在大數據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教育領域也開始將大數據引入到了整個行業。正如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使用教育軟件和在線學習平臺,這些平臺獲取每一個學科、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數據也變得越來越容易。”天緣經略(北京)數據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天緣經略能夠在教育領域實現管理合規性,保證業務連續性,將各種規模的企業數據中心更加靈活高效的運用。尤其是當前,教育大數據研究和應用已經引起我國政府的高度重視。《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強調,積極發揮教育大數據在教育管理平臺建設和學習空間應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十三五’期間,大數據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已成為必然趨勢。可以預見,在今后一段時間我國教育大數據研究和應用將獲得更快發展,大數據技術必將成為教育變革的重要引擎。”
提供個性化的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學科知識體系的構建和教師的主導地位,強調課堂上知識單向傳授,雖然解決了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問題,但沒辦法適應每個學習者的狀況,忽略了學習者的個性化需求。
大數據的發展能夠實現教學的最優化狀態,教師能夠便捷獲取每一個學習者在學校中的真實信息,這樣教師在教學中的內容、方法和過程都可以根據學習者的狀況來進行定制,比如說精細刻畫學生特點、洞察學生學習需求、引導學生學習過程、診斷學生學習結果等等,通過對學習者大數據的追 蹤與收集,然后從海量學習者相關的數據中歸納分析各自的學習風格和學習行為,讓每個學習者都有可能獲得適合自己的最大程度的發展。這樣做不僅能夠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又能夠真正實現因材施教,培養出符合信息化時代所需要的個性化、創新型人才。
準確分析學習者學習狀況
在教育大數據技術的驅動下,通過深層次挖掘、分析教育大數據,教師可以量化學習者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狀態,既能夠注重相關關系的識別,又強調因果關系的確定。通過數據分析技術,發現教育系統中實際存在的問題,更快速準確地找到影響因素和干預策略,發現真實的教育新規律,大大拓展探索教育規律的廣度。
除此外,教育大數據還能夠對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數據進行分析,預測學習者的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發現學習者潛在的問題,系統化改進學校教與學的形態,全面提升學校的信息化應用能力和教學服務水平。
“大數據可以讓教育領域的研究者們以全新的視角判斷事物的可行性和利弊性,不僅能夠詳盡展現在傳統教學方式下無法察覺到的深層次學習狀態,還能夠讓每個學生針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開展自主學習。”天緣經略負責人解釋道。
驅動教育管理創新與變革
信息時代的速度與發展超乎想象,對于學校與教育機構來說,借助大數據技術來實現信息化管理與創新更是大數據時代的必然。
在傳統的發展過程中,教育管理者由于無法及時掌握教學與管理綜合情況,難以對教育系統進行動態監管。但隨著大數據的到來,大數據平臺能夠依托領先的大數據采集挖掘能力、文本分析能力、以及算法和模型,幫助學校與教育機構獲取全網教育資訊、實時監測和管理高校輿情、校內外人物動態跟蹤等,能夠將數據分析的結果融入學校的日常管理與服務之中,已經成為高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工具。
以校園網絡安全監管服務為例,美國康涅狄格大學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校園網站、應用程序、服務器及移動設備等產生的日常數據,并通過對海量日志文件的數據進行深度挖掘來檢測與定位用戶如非法入侵、濫用資源等異常行為,幫助教育管理人員全面掌握潛在問題與威脅,大幅提升校園網絡系統的安全防護能力。
結語
雖然大數據正在不斷滲透到教育領域,但與其他行業的大數據相比,我國教育大數據的發展還處于初步探索階段,教育行業大數據目前數據量比較小。尤其是在實際工作中,教育界對教育大數據的認識也沒有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對教育大數據技術的認知還不夠深入。
“隨著應用的不斷深入,應重點關注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天緣經略負責人強調,“其一,教育數據分散,教育信息孤島現象較為嚴重。其二,教育數據的收集和分析手段需要改進。其三,跨領域數據的融通共享問題仍在。其四,統一的教育大數據管理中心急需建立起來。其五,教育大數據的隱私規范問題還未解決。”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大數據平臺建設仍需要國家主導,但大數據技術具有更多自下而上的動能,擁有更加磅礴的自我發展力量。“在教育領域的行業應用,天緣經略在國內市場已經得到了業內的廣泛認可,公司的合作伙伴涵蓋了各行各業,并獲得了多個行業內榮譽資質。”天緣經略負責人表示,“未來,基于大數據的個性化教學、科學化評價、精細化管理、智能化決策、精準化科研等,將對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創新人才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責任編輯:馬麗芳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