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網投資進入“新常態” 龍頭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我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將特高壓輸電項目投入商業運營的國家,當前我國特高壓線路已建成“八交十三直”,在建“四交兩直”,2018年9月《關于加快推進一批輸變電重點工程規劃建設工作的通知》掀起了特高壓第三次建設高潮。
國金證券從產業鏈角度對特高壓直流、交流產業鏈進行了梳理,對相關主設備需求進行了測算:①特高壓交流主設備需求共約174億元,特高壓直流主設備需求共約284億元;②從上市公司角度出發測算了相關龍頭企業的訂單量與收入彈性,國電南瑞、許繼電氣、平高電氣、中國西電中標訂單分別為46億元、40.3億元、50.9億元、108.3億元;③在未來需求方面,中國特高壓長期發展建設潛力依舊龐大。
根據國金證券的不完全統計,當前國家在已經規劃(包括6條在建和21條投運)的各類特高壓項目大概在50~60條之間,那么意味著仍有大約30條已納入規劃線路在未來有望落地,特高壓自2004年研究開始其經濟性和技術可行性就一直備受爭議,但特高壓(柔直)技術卻在爭議中不斷提升和改善,其在新能源消納、煤炭基地外運、緩解中東部用能緊張、減少大氣污染方面卻起到了實實在在的社會和經濟效應,加之未來全球能源互聯的快速進展,特高壓長期持續性發展空間仍然巨大。
海外需求方面,全球能源互聯網建設帶來海外需求,并且國金統計了未來海外需求:未來5年將在巴西再投資380億美元,在非洲已公布的電力投資項目達39個,在尼日利亞、南非等均有電力需求;同時近日國家電網首次向社會資本開放特高壓投資,將有效保證特高壓建設持續性。
國金證券指出,長期來看,電網投資整體轉向配網,將向信息化、自動化、可通訊化等智能制造發展。近年來風能、太陽能、新能源車、微電網為典型的新型能源大量興起標志著我國能源轉型正在加快,能源互聯網是能源轉型的方向,自動化、智能化、可通訊化、信息化電網建設需求將大幅上升。
看到2020年,特高壓確定性更強;2020年以后,配網可能迎來比較大的發展。從輸配網角度:本輪特高壓投資有明顯的逆經濟周期特征,具有穩增長和促進電網投資的意義,且特高壓跨區低成本送電、消納新能源社會意義確實巨大,所以2020年之前特高壓業績高增長確定性更強。但是從更長期來看,配網可能迎來更大的發展,相對于配網一次設備的平穩增長,提升配網可靠性和智能化的二次設備投資增速會更快。從一二次設備角度:未來自動化(電網自動化業務)、可通訊化(信通業務)將會取得更快發展。
國金證券認為,鑒于特高壓技術壁壘較高,國家發改委明確提出要走自主化研發道路,龍頭公司競爭力強,并且國網系公司拿訂單能力較強,故推薦相關國網系龍頭公司:國電南瑞、平高電氣、許繼電氣、中國西電。

責任編輯:仁德財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