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求變
雅武交流的告終和雅中直流的推遲,給四川電網的下一步規劃帶來了難題。
對于四川電網特征的一個形容是,“豐水期西電東送,枯水期南電北送”。說的是四川雖為資源輸出大省,但省內資源分布并不均衡,水資源分布在西部,煤炭資源分布在南部,而負荷中心卻在東北部。因而省內水電送到經濟發達的負荷中心仍有距離,省內輸電網絡的加強建設同樣重要。
不過由于外送路線始終未能明確,四川省內500千伏的輸電線路處于停滯狀況,因此也造成了斷面受限,川西水電難以順利送到川東負荷中心的困境。為支撐負荷中心的高峰用電,夏季豐水期水電依舊需要“上崗”,盡管發電利用小時數不到2000遠低于其他省份。據介紹,四川因斷面受限受到影響難以送出的水電在1300萬千瓦左右一,而四川省內火電的生存狀況是全面虧損。
對于四川省內電源與負荷分布不平衡,而輸電網建設遠未滿足省內需求的局面,一位電力設計人士解釋,“在重大工程看不清楚的時候,暫時不會加強500千伏的電網。要按照規劃統一安排,不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地去建設電網。”
“電網建設有個規律,省內通道要配合外送通道的建設,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發揮效益。所謂窩電也要綜合來考慮確實是全省范圍棄水,不是一兩個點,即使送出來,也是棄。
在解決局部地區的送電,如果送出來的電消納不了,通道反而浪費了。”四川省內人士分析稱,“四川省內主要原因不是通道,而是市場問題。如果市場打開了,還是送不出來,才是窩電”
“從更高層面考慮、四川電網怎么加強,需要等大的技術線路定下來再說在外送通道沒有明確的情況下,先用省內線路,有可能導致浪費。”上述從事電力設計的人土進一步舉例解釋。“如果物資在A,市場在B,先修一條線路,把A和B打通。后面又需要建一條國道把A送到C,那之前A到B的縣道,就沒有車可以跑了。而且明品建國道技術合理,縣道鄉道是臨時措施。”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從交流到直流,從雅安到雅中路線的頻繁更替對于網川省內輸電線路的建設帶來巨大圖難:而且國家對于西南建設交流特高壓環網以加強輸出端的網架結構也并不支持。“我覺得四川電網現在是不知往何處的問題”
一邊是四川電網的無奈,另一面則是四川省政府想做一點改變通常認為四川與云南在水巾領域有者截然不同的發展策略:四川講究“川電外送”,云時注重“公電自用”對于公南來說,電力工業很重要,主要用戶扶持當地經濟。“在云南,與電力有關的都是大事。”
“現在對新的通道都要參照云南的方式,進行網對網外送。”有四川業內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從建第四通道(即雅中直流)開始,省里在推這個事情。
所謂網對網,指的是山省調對機組進行外送的調度,地方將收取一部分輸配費用。點對網,則是電站通過國家調度中心直接送往接收端電網。“相當于在外省在四川建了個水電站,跟本地不發生關系在最初二灘公司對雅者江中游梯級水電的輸電規劃中提到的外送方式就是“網對網”。這與當時設計的雅礱江中游干流的外送規則有關。在為四川電網供電后,雅礱江中游支流的中小型水電的外送只能是通過省調來完成。
點對網的方式會帶來什么問題?“主要是涉及到調度的公平性問題。點對網電廠發電小時數遠高于四川省調電廠,網對網則對所有電廠都是公平消納。”上述認識指出,國調可能會優先保障外送電站的滿發。”
如果都由國家調度中心來,省間協議無法操作,地方能夠發揮的空間要小。”在一位四川省內相關人士看來,雅中的定位是第四通道,是四川省調,是雅礱江中游集群水電的外送。
目前四川外送陜西的德寶線±500千伏直流和500千伏交流的川渝三通道已經采用了“網對網”的外送模式,“這幾條通道容量比較小,三條總共才000千瓦,考慮到之前的網間協議,包括二灘水電站是專門送重慶,所以就維持了網對網。四川外送華東的三大通道向上線、錦蘇線賓錦線均為“點對網”外送模式。”
雅礱江中游干流以四川省內消納的最初定位,也為四川這一吶喊提供了條作。“點對網下來,地方的稅收和電網建設方面,通過輸配電價難以收回。”上述人上進一步解釋說,“要休證直流線路的外送,省內線路能力會受到限制,如果這些能力能夠完全發揮,算出來的輸配電價是完全不一樣的按照日前云南電網采用的“網對網”模式,水電站先和云南電網結算,再由云南電網賣給超高壓公司。這對于地方政府和電網之間的輸配費用配置方式將發生改變國網肯定是反對的,最后能不能走不好說,要征求各方意見。
對于接收省份來說,盡管外送方式并不會體現在價格上,但是對于“網對網”的調度方式—“省內優先、余電外送”能否保證受端的供應穩定感到質疑。也有業內人士建議,“關鍵是通過合同來鎖定資源量和供應曲線“核心是調度和結算的改變。”四川正嘗試對舊有模式發起挑戰 。

責任編輯:售電小陳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