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跑一趟耗電幾萬度,萬一停電怎么辦?
目前的出行方式對各位來說,高鐵無疑是最為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之一。
有關資料表明,時速350千米的高鐵每小時耗電9600度、時速250千米的高鐵每小時耗電4800度。一趟時速250千米的高鐵從北京到南京要花費4小時、耗費近2萬度電!可以供某“一晚低至一度電”的空調開上55年!
高鐵不僅速度比普通列車要快,每排座位前方都有一個充電插座。
那么問題來了,高鐵的電從哪里來?高鐵上停電該怎么辦?
①高鐵的電從哪里來?
首先,這么多電當然還是從我們大電網里來,不管是高鐵供電,還是普通居民供電,電都是由公共電網提供。高鐵是供電公司一類特殊的客戶;普通居民供電由供電公司進行輸電與配電。
對于高鐵而言,電廠發電后通過輸電線路送到牽引變電站(這里是鐵路資產哦,由鐵路相關部門運行的),再通過接觸網將電供給鐵路。下面這張圖會幫你很好地理解:
動車組牽引供電系統一般包括:牽引變電所(站)、接觸網、回流回路。(好像聽著很專業的樣子,不過不要擔心了,看圖↓)
②高鐵用的電有啥不一樣呢?
如果說不同的話,首先體現在電壓上。高鐵用的電壓是電網供電序列中找不到的。其次,電網里的交流電是三相的,而高鐵的電是單相的!
在我國電氣化鐵路中,使用的正是工頻(50赫茲)25(27.5)千伏單相交流電~這種單相、25(27.5)千伏的交流電是由牽引變電所將電網輸的電轉變而來。
③高鐵運行中一直有供電嗎?
高鐵、動車等在行進過程中,并不是一直都和電網相連,經常會通過一段無電區間(在牽引變電所和供電臂之間,叫作“電分相”),約100米。通過這段區域時,列車是沒有電的,一般借助慣性滑過這段區間。由于這段區間非常短,所以坐火車時基本沒什么感覺。
④高鐵沒電該怎么辦
動車組每輛車上也自帶蓄電池,為列車啟動時受電弓運行等提供電能,還可以作為高鐵停電時安全和輔助電器系統的緊急備用電源。
近年來就有一些天氣等外因導致接觸網故障的停電事故。
那么高鐵停電了,我們普通旅客該怎么辦?
首先,一定要保持冷靜。當停電停車時,車內大部分系統都無法運行。國內高鐵和動車的窗戶均為密閉性設計,不到萬不得已時,車門不會打開。
其次,合理飲用飲用水。悶熱環境下,人通過汗液排熱,水分補充不足時就可能脫水。
最后調整心態,保持秩序,心平氣和地應對突發困難,等待恢復供電。
高鐵時速300公里,為什么車頂上的受電弓還磨不壞?
<iframe allowfullscreen="" class="center-iframe" height="375" src="https://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l0527o416zi&width=500&height=375&auto=0" style="border-width: 0px; border-style: initial; margin: 0px auto; padding: 0px; display: block;" width="500"></iframe>
電氣化鐵路化鐵路發展史
1.1879年,德國建造世界第一條電氣化鐵路,不足600米,采用兩軌道間設置第三軌的供電方式,時速4英里。
2.1964年,世界上第一條高速電氣化鐵路——東京至大阪新干線通車,采用60赫茲、25千伏交流供電,最高時速210千米。
3.我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是寶成線寶雞—鳳州段,于1961年8月15日通車。
4.2002年11月27日,“中華之星”在秦沈客運專線綜合實驗中,成功創造了中國鐵路的最高時速321.5千米,這標志我國進入高速電氣化鐵路時代;
5.2007年4月18日,實施中國鐵路第六次大提速和新的列車運行圖,采用CRH動車組在繁忙干線提速區段達到時速200~250千米;
6.2008年8月1日,中國第一條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鐵路京津城際鐵路通車運營;
7.2009年12月9日,京廣高鐵武廣段試運行成功,于26日正式運營。這是中國第一條350千米時速的高鐵
(來源:昂科威俱樂部)
責任編輯:售電衡衡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