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望中的“寬帶中國”
多位接受采訪的電信運營商及設備業人士表示,“《戰略》只詳細規劃了戰略和實施目標,期待中的政策支持和普遍服務基金只是數筆帶過。”一位設備商人士認為,“普遍服務基金的設立涉及多部委,就算后期出臺相應細則,過程也必將充滿曲折。”
所謂普遍服務基金,是指為支持電信普遍服務的實施而設立的政府性基金或者是非營利性基金。從2004年的村村通工程,到寬帶中國戰略,關于設立該基金的呼聲就一直未斷。但十年下來仍只有政策輪廓。
多位接受采訪的業內人士認為,這將進一步打擊運營商的積極性。
工信部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7月,我國固定寬帶用戶為1.83億,農村固定寬帶普及率僅為12%左右。而《戰略》中規劃,2013年底之前這兩個數字分別為2.1億戶和20%;2015年則要達到2.7億戶和30%。現實離規劃尚有不少差距。
《戰略》中還規劃,到2015年城市和農村家庭寬帶接入能力基本達到20兆比特每秒(Mbps)和4Mbps,部分發達城市達到100Mbps。而目前國內互聯網網速平均速率僅1.774Mbps,排名全球第71位,仍處于“低速寬帶”階段。
據了解,在《戰略》出臺之前,三大電信運營商對于普遍服務基金已有預期,因此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均放慢了寬帶投資的步伐,未來兩年內或都將重心投入到4G上。
“運營商兩波寬帶建設的熱潮其實已經過去了,剩下多是回報較低或是純粹投入性的區域,運營商停下來等待政策支持,這可以理解。”一位接近運營商決策層的人士認為。
關乎下一代網絡發展、并帶動更多相關產業發展的中國寬帶市場,沉疴多年,卻仍在等待政策的另一只靴子落地,這亦是中國特色。
補償機制未落實
寬帶中國戰略發端于中國電信在2011年2月啟動的“寬帶中國光網城市”戰略,后升級為國家戰略。
從單個運營商的市場戰略,到國家級戰略,有兩點本質性的區別:其一,政府主導,推進全民寬帶化,受益人群不僅包括城市用戶,廣袤的農村地區人群也被包括;其二,政府承諾,將給予包括投資體制、財政稅務政策、金融政策方面的支持,并提及了在業界頗為敏感的寬帶普遍服務的補償機制。
給予普遍服務補償機制,是目前全球多個發達國家采用的邊遠農村地區寬帶覆蓋建設的一個主要手段。例如在英國,英國電信不僅可以獲得英國政府的寬帶普遍服務補貼基金,還可以在部分地區獲得歐盟官方提供的補貼基金。
工信部副部長尚冰9月在解讀《戰略》時亦曾明確表示,“政府將完善普遍服務補償機制。”并表態稱,如要達到寬帶覆蓋所有城市、農村用戶,至少需要2萬億元資金。
《戰略》對實施方案做了詳盡明確的闡述,并未出臺具體的政策支持細則,對于普遍服務補償機制,也僅僅數言。
“確實與我們事先預想的有所差距。”寬帶中國戰略專家組組長鄔賀銓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此直言。
在制定寬帶中國戰略草案時,專家組已考慮到資金的問題。最初專家組提出多套方案,一種是直接從中央財政劃撥專項資金,給予運營商一定的補貼;另一種是建立寬帶普遍服務基金,從電信運營商上繳國資委的央企利潤中拿出一部分返還給運營商,用于補貼從事農村和邊遠地區寬帶普及工程建設的成本。
上述兩種方案均得到多數專家支持,但財政部、國資委等部委明確反對。財政部認為,寬帶建設的最終受益者是運營商,因此不希望中央財政給予過多的財稅和資金支持;而建立寬帶普遍服務基金則動了國資委的奶酪。最終,這兩種方案都沒有獲得通過。
也有專家提出,長期以來,政府已習慣于在基礎電信設施投資領域采用市場手段管控,市場能解決的,政府絕不插手。自2004年以后,運營商在經歷了“村村通工程”的800億元投資、3G市場的2000億元投資之后,仍保持相對平穩的收入和利潤,鑒于此,政府更加沒有動力和理由去補貼寬帶市場。
另一種觀點則是:固定寬帶本來就不是一個完全靠市場驅動的領域,屬于“失靈市場”,沒有政府和政策的介入,這個市場將無法按照監管層的思路去發展和盤活。
中國電信科技委主任韋樂平表示,在普通城鎮地區FTTH(Fiber To The Home,一根光纖直接到
責任編輯:廖生玨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