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向“萬物+”轉變將成為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勢

在鞋上裝備傳感器,后臺經過云計算、大數據分析后,能得出相關各項信息。有了這些數據,制鞋商可以完成單品生產、個性化定制,甚至做到一人一服務,成為互聯網運營商。未來,像這樣的智能傳感器應用將會越來越普及。
“‘互聯網+’正逐漸走向‘萬物+’。”寬帶資本董事長田溯寧說,“萬物+”是以萬物有芯片、萬物有傳感器、萬物有數據、萬物有智慧、萬物皆在線為基礎,人、數據和設備之間自由溝通,產品、流程、服務各環節緊密相連的全球化網絡。
技術進步成本降低
田溯寧認為,從“互聯網+”到“萬物+”的幾個關鍵技術都逐漸走向成熟。首先,新一代網絡技術,如全球范圍內低功率廣域網、工業以太網、短距離通信等相關技術快速發展,尤其是2016年窄帶蜂窩物聯網標準的確立和商用化,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廣覆蓋等特點,連接障礙持續降低,為“萬物+”提供了重要基礎條件。
其次,新一代物理及新材料技術的發展,使得萬物智能化成為可能。如今,塵埃大小的傳感器就能夠檢測并傳送溫度、壓力和移動信息,鹽粒大小的計算機包含了太陽能電池、薄膜蓄電池、存儲器、壓力傳感器、無線射頻和天線等多個零部件。同時,萬物智能化的成本也在大幅度降低。相比10年前,傳感器價格下降了54%,聯網處理器價格下降了98%,帶寬價格下降了97%,成本降低為大規模部署提供了商業化的可行性。“還有計算能力的提升。云計算和大數據近幾年的大力發展,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的出現,使得對數據的提取、存儲、處理、利用等能力大為提高。”田溯寧說。
“2016年之后,云計算產業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在政府的帶動下,近一兩年時間,購買云服務的企業數量快速增長。國務院去年密集發布了很多有關數據的政策文件,各地政府也積極跟進,扎實推進信息經濟發展。”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洪添說。
互聯協同取得突破
田溯寧認為,與“互聯網+”相比,“萬物+”在互聯、賦能、協同、創新上實現了全新突破。
“萬物+”時代,廣域網和短距離通信等技術大規模應用,推動了更多的傳感器設備接入網絡。在“萬物+”環境下,無處不在的感知、通信和嵌入式系統,賦予了物體采集、計算、思考、協作和自組織、自優化、自決策的能力,產品、機器、資源和人有機聯系起來,形成了高度靈活、人性化、數字化的生產與服務模式。比如,在聯想(合肥)智能制造產業基地,聯寶工廠質量管理及客戶服務部總監曲松濤告訴記者,工廠生產線的自動化程度將提高到75%,其重要手段就是要讓機器與機器之間能自己做到溝通、反饋和調整。
田溯寧表示,“萬物+”還能打破垂直行業的“信息孤島”,將生產者、消費者、經銷者、管理者和調度者以及各種設備和服務連接起來,帶動萬物協同。促進大規模開環應用的發展,形成新業態,實現服務增值化。同時,利用平臺對數據的匯聚,挖掘萬事萬物的數據價值,衍生出新的應用類型和應用模式。
工信部賽迪研究院軟件所所長潘文也指出,大數據在各行業的應用逐漸加快,進入穩步成長階段,金融、政務大數據凸顯引領作用。盡管目前以金融、政務、交通、電信、商貿、醫療、教育、旅游行業為代表的消費端大數據應用占比達89%,但總體看,我國行業大數據發展正在由消費端向生產端逐漸滲透。
創新帶來巨大商機
“在物理技術、數字技術和生物技術融合的新環境下,生物技術、3D打印、無人駕駛、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都將集成到新的物質載體,并以此為基礎建立廣泛意義上的智能、連接和協作,讓萬物創新成為可能。”田溯寧表示,在“萬物+”的時代,新材料、納米技術、生物技術、可植入技術、3D打印、無人駕駛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產業都蘊含著巨大的商機。
“未來5年內,浪潮云計劃投入100億元資金,在加快國內市場云中心布局的基礎上,逐步啟動‘出海計劃’,依托在海外布局的5大云中心節點,穩步拓展全球化業務。”王洪添表示,浪潮云力爭到2020年實現200億元的銷售收入目標,成為全球領先的云服務商。
據潘文介紹,2016年,包括大數據硬件、軟件、服務等在內的大數據核心產業達到3100億元,大數據關聯產業規模達到6萬億元,大數據融合產業規模達到3.5萬億元。工信部發布的《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大數據相關產品和服務業務收入將突破1萬億元。“在移動互聯網到來之前,沒有人想到會有共享經濟等創新。萬物互聯會帶來更多的創新,創造更大的市場。”田溯寧說。

責任編輯:售電衡衡
-
《電力大數據》己然興起的大數據
2018-04-28電力大數據 -
《電力大數據》己然興起的大數據
2018-04-28電力大數據 -
《電力大數據》己然興起的大數據
2018-04-28電力大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