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2025”新技術路線圖:電力通信軌交三大領域瞄準世界第一
導讀:屆時,中國的通信設備、軌道交通裝備、電力裝備三大產業將步入世界領先行列,成為世界第一;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等多個領域也將步入世界先進行列;而集成電路與民用航空兩領域則與世界強國仍有一定的差距。
中國制造在邁向2025年這一制造強國的首期目標過程中,正在不斷調整步伐,修正方向。
1月26日,由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主辦、工信部賽迪研究院承辦的《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創新路線圖(2017年版)發布會在京召開。技術路線圖編制專家認為,到2025年,《中國制造2025》的十大重點領域和23個優先方向的發展水平將呈“兩頭小、中間大”的腰鼓狀。
屆時,中國的通信設備、軌道交通裝備、電力裝備三大產業將步入世界領先行列,成為世界第一;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等多個領域也將步入世界先進行列;而集成電路與民用航空兩領域則與世界強國仍有一定的差距。
《中國制造2025》將更加注重各地的錯位發展,以避免地方政府在發展部分行業時一哄而上造成的低端過剩與惡性競爭。為此中國將滾動修訂《中國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建設國家級示范區,并出臺《關于培育發展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的意見》。
發展水平“兩頭小、中間大”
《中國制造2025》明確提出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業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十大重點領域。
2015年底公布的首版技術路線圖將上述十大領域進一步細化為23個優先發展方向,并設置了更為詳細的發展目標。
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委會主任路甬祥指出,第一版技術路線圖發布到現在已有兩年多時間。此間全球制造業處于轉換發展理念、調整失衡結構、重構競爭優勢的關鍵階段,各種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不斷涌現,這需要與時俱進地修改技術路線圖。
中國工程院制造業研究室主任、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委會委員屈賢明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表示,新的路線圖根據新的技術發展趨勢,并基于過去兩年的發展現狀對未來做出了新的展望,并在原有基礎上補充了關鍵材料和關鍵專用制造裝備等內容。
“比如,近兩年工業大數據、工業互聯網、云平臺等發展迅速,這為工業軟件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路徑,所以新的路線圖在工業軟件領域做了較大的調整,特別強調了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邊緣計算等方面的發展。”
在屈賢明看來,目前十大領域的發展并不平衡。預計十大領域和23個優先方向到2025年的綜合水平將呈“兩頭小、中間大”的腰鼓狀。
首先,中國的通信設備、軌道交通裝備、電力裝備三大產業將整體步入世界領先行列,成為世界第一,而且創新模式將由跟隨進入并行,進而跨入引領階段。這三大產業的崛起將是中國成為制造強國的一個重要表征。
在此過程中,中國的5G、綠色智能軌道交通技術、特高壓輸變電技術、高性能大型關鍵金屬構件增材制造技術等一批重大技術將實現突破,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屈賢明建議,對于通信設備等三大產業,要進一步分析其存在的短板和瓶頸,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
他指出,目前中國的軌道交通需要在傳感器、軸承等關鍵零部件方面補齊短板,同時提升在遠程維護等方面的能力。“比如,中國的高鐵出口到美國遇到的一個問題就是:中國的高鐵白天跑,晚上組織了很大的一個隊伍來檢修,而美國工人下班后是沒人愿意晚上檢修的,所以高鐵必須解決遠程故障監測和運行維護這一短板。”
電力設備方面,由于電力生產與消費在東西部嚴重不平衡,中國建成了世界等級最高的輸變電系統,但是在絕緣材料以及變壓器用的硅鋼片上,中國仍然存在著短板,“在硅鋼方面,現在許多工廠也能做,但是廢品率比較高,做這個行業并不賺錢。”
中國的通信設備發展迅速,但屈賢明表示,中國在芯片以及一些關鍵零部件方面也存在著瓶頸。
在中間部分,屈賢明認為,大部分領域和優先發展方向如高檔數控機床、機器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節能汽車、新能源汽車、農業裝備、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戰略新材料等將整體步入世界先進行列,處于世界第二、第三的位置。
而在另一側,中國的集成電路及專用設備、民用航空裝備兩個產業與世界強國仍有一定的差距。
“2025年,集成電路中國可能仍然會有大約一半依賴進口。現在各地都在大量地投資集成電路,這也許會把這個差距縮小,但是集成電路的生產制造、工藝與裝備仍然有很大差距。”
屈賢明表示,民用航空到2025年,寬體客機可能實現裝載國產發動機,但還不具備運營的條件,這與國際先進水平仍有較大差距。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中國制造2025》在實施過程中有三個格局仍然沒有改變:一是關鍵核心技術和裝備受制于人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變;二是在全球產業鏈分工中,整體上仍處于中低端的格局沒改變;三是前堵后追、兩面夾擊的外部競爭環境格局沒有根本改變,
“技術路線圖指出,當前我國制造業的重點領域還有很大一部分與世界強國存在較大差距,對此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辛國斌說。
屈賢明強調,操作系統與工業軟件、高性能醫療器械兩個產業與國民經濟安全和人民健康保障十分密切,目前與國際先進水平有較大差距,但如能抓住機遇、換道超車,仍有邁入國際先進行列的可能,應制定專項計劃。
“比如近年來中國在醫療器械方面有原創技術,也有引進消化吸收了一批高端的醫療器械,但是應用普及上存在著很大的問題,現在應當認識到數字化的醫療器械我們并不掌握自主權,如果中國人健康的大數據為國外所掌握,將是一個很大的威脅。”
鼓勵地方差異化定位與錯位發展
除了上述十大領域之外,中國制造還有一批其他產業預計到2025年將邁入世界領先水平。屈賢明表示,目前看,中國的家用電器、石油煉化、工程機械三大行業有希望到2025年沖擊世界第一。
“到了2025年,我們至少有六大產業有可能進入世界第一。還有20多個產業會處于世界的先進水平,與國際同行進行同臺競爭。有這么一批產業的支撐,中國制造強國戰略才有實現目標的底氣。”屈賢明說。
《中國制造2025》的十大領域是否有可能調整?屈賢明表示,十大重點領域在短時間內不會有改變,新技術路線圖在框架和方向上也沒有太大的變化。但對新興的人工智能等產業,以及“十九大”提出的與美好生活密切相關的產業,不排除在《中國制造2025》實施的后半程再增加一些鼓勵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制造2025》在地方的實施將更加注重差異化的定位和錯位發展,以避免地方政府在發展部分行業時一哄而上。
屈賢明表示,進入工業化中后期產能過剩是普遍的問題,一些符合發展趨勢、具有潛力的行業受到各地的熱捧是不可避免的,適度的競爭會對產業帶來一定的刺激作用。
但他最擔心的是,各個省都把十大領域作為自己的發展重點,然后加上自己的特色,最后都變成了“10+x”的發展重點。
“比如機器人產業,各個省市都在做機器人,前年底統計的數據是800多家機器人企業,現在的數量更多,國內還快速涌現出四十多家機器人園區。從國際上看,機器人也只有‘四大家族’,中國并不需要那么多的企業,所以這必然是低效的重復建設。”
再比如新能源汽車與動力電池,在多地政府推動下,出現了大量新能源汽車企業,騙補現象也層出不窮,動力電池同樣出現這種苗頭,“動力是新能源汽車的關鍵,需要扶持相關的企業,但是目前動力電池企業也已經幾十家了,最終國家如果把補助拿掉后,相當一批企業就會死掉。”
屈賢明認為,中央政府對此要有清醒的認識,重點支持具備核心競爭力、在行業內領先的地方與龍頭企業,遏制地方的重復建設。“各省、市在制定自己發展重點時,要與工信部做好對接溝通,工信部重點支持的地方和企業大都是在全國數一數二的地方和企業。”
工信部規劃司副司長李北光此前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為解決各地產業的差異化定位問題,工信部正在推動“中國制造2025”國家級示范區與產業集聚的建設。
李北光表示,德國制造業舉世聞名,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其實施的領先產業集群競賽計劃,推出了15個產業集群,在產業自然發展的情況下,由政府協調形成了具有差異化的產業布局。
借鑒于此,中國正在推動創建“中國制造2025”國家級示范區,李北光表示,示范區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解決地區間的同質化問題,根據國家戰略部署,引導各省市按照比較優勢來解決定位雷同的問題,同時聚焦主導產業、對標國際高端領域,培育發展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據悉,今年工信部將滾動修訂《中國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加強世界產業集群發展趨勢和我國產業集群發展現狀的研究,并出臺《關于培育發展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的意見》。
責任編輯:售電衡衡
-
中國制造2025”新技術路線圖:電力通信軌交三大領域瞄準世界第一
2018-03-09電力通信 -
“電力貓”發展空間大 行業標準待定
-
新款電力貓傳輸速率高達2000M
2018-03-08電力貓
-
坐穩了!高大上的電力軟件帶你“彎道超車”!
2018-03-09電力軟件 -
講解電力系統調度
2018-03-09電力系統 -
能幫你進行電力系統分析的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