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山東將設能源局 12月底前完成
10月1日,黨中央、國務院批準了《山東省機構改革方案》。10月8日,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審議通過《關于山東省省級機構改革的實施意見》,標志著我省機構改革進入全面實施階段。昨天(10月9日)上午,省委召開省級機構改革動員大會,對全面推進改革作了安排部署。改革后,省委、省政府機構共計60個,其中省委機構18個、省政府機構42個。10月底前完成新組建部門領導班子配備、掛牌、人員轉隸工作,11月底前按程序印發部門“三定”規定,12月底前完成省級機構改革。與省級機構改革相銜接,市縣機構改革工作將于2019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
制圖/李揚
【對標對表】
黨政主要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與中央基本對應
我省機構改革嚴格與中央要求對標對表,做到省委職能部門和省政府組成部門在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上,與中央和國家機關基本對應。
在建立健全和優化省委對重大工作的領導體制機制方面,組建省監察委員會、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省委審計委員會、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與中央對應改建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省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省委外事工作委員會、省委財經委員會、省委國家安全委員會。
在加強省委職能部門的統一歸口協調管理職能方面,省委組織部統一管理省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統一管理公務員工作;省委宣傳部統一管理新聞出版、電影工作,歸口管理省廣播電視局;省委統戰部統一領導民族宗教工作、統一管理僑務工作。
在對應國務院組成部門調整方面,把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把更加重視民生和社會治理體系建設擺到了突出位置,加大機構調整和優化力度,組建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省應急管理廳和重新組建省司法廳等8個省政府組成部門,組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醫療保障局等2個省政府直屬機構,進一步優化省審計廳職責。對名稱和職能與國務院部門不對應的,該調整機構的調整機構,該調整職能的調整職能。
【彰顯特色】
圍繞重大戰略,因地制宜設置機構和配置職能
按照黨中央要求,我省堅持從省情出發,把機構改革與省委謀劃推進的全局性、戰略性重點工作結合起來,圍繞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鄉村振興、經略海洋等重大戰略,因地制宜設置機構和配置職能。
組建省委海洋發展委員會和省海洋局。為加強省委對海洋工作的領導和統籌協調,打造海洋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組建省委海洋發展委員會,辦公室設在省自然資源廳;組建省海洋局,作為省自然資源廳的部門管理機構。
組建省委臺港澳工作辦公室。為加強省委對臺港澳工作的統一領導,進一步整合資源,增強工作合力,將省委臺灣工作辦公室(省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省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的職責整合,組建省委臺港澳工作辦公室,列入省委工作機關序列,對外加掛省政府臺港澳事務辦公室牌子。
組建省大數據局。為主動適應數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解決部門信息“孤島”和信息“煙囪”問題,加快推進“互聯網+電子政務”,建設“數字山東”,在省政府辦公廳大數據和電子政務等管理職責的基礎上,組建省大數據局,作為省政府直屬機構。
省發展和改革委加掛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辦公室牌子。為加大《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落實力度,統籌推進綜合試驗區建設,在省發展改革委加掛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辦公室牌子。
省自然資源廳加掛省林業局牌子。為統籌我省山水林田湖草各類自然資源的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和綜合治理,加強包括森林資源在內的自然資源管理,補足我省生態建設的突出短板,將省國土資源廳職責、省林業廳職責及相關部門職責整合,組建省自然資源廳(省林業局)。
省水利廳加掛省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管理局牌子。鑒于南水北調二期工程在我省境內的線路長、情況復雜,協調任務較重,為加強水利工程建設和運行的監督管理,將省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管理局承擔的行政職能劃歸省水利廳,在省水利廳加掛省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管理局牌子。
【統籌兼顧】
深化省人大、政協、群團、司法改革
省人大及其常委會機構改革。整合省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財政經濟委員會、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的相關職責,組建省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將省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更名為省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改革后,省人大設置常委會工作機構5個,專門委員會8個。
省政協機構改革。組建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將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更名為省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省政協科教文衛體委員會更名為省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改革后,省政協設置工作機構3個,專門委員會10個。
省級群團組織改革。省級群團組織設立的黨組(黨委),接受省委的統一領導。省級群團組織改革與黨政機構改革相結合,抓好省總工會、團省委、省婦聯等群團機關改革方案落實;根據中央要求,研究出臺省社科聯、省貿促會、省紅十字會、省法學會等群團機關改革方案。
省級司法體制改革。優化司法職權配置,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完善法官、檢察官員額制管理辦法。優化省法院內設機構設置,完善運行機制。優化省檢察院內設機構設置,調整職責配置,與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搞好銜接。
【政策配套】
給予超配人員較多單位3年左右過渡期
改革方案既定,超配人員如何安置?
據悉,按照中央要求,這次改革不搞斷崖式精簡分流人員,妥善解決有關部門人員超配問題。對新組建機構超配的干部和人員,通過自然減員、多出少進等方式逐步消化。對個別合并單位比較多、轉隸人員比較多、消化壓力大的,給予3年左右過渡期。
對于在機構改革中涉及職能劃轉、改變隸屬關系的單位,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工作仍由原主管部門和單位負責;對于撤銷合并、不再單獨保留的單位,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工作由重新組建整合后承擔相關職能的單位負責。
在經費資產管理方面,改革涉及的部門和單位對經費、資產、債權債務進行全面清理,嚴格按照國有資產管理規定進行自查清查、登記,在此基礎上,根據機構、職責調整情況,提出經費、資產調整和處置方案,按照相關規定和管理權限報省財政廳、省機關事務局批準后,辦理經費資產的移交、接收、劃轉和處置手續。(本報記者王曉菲)
延伸閱讀
○●事業單位改革
事業單位今后不再承擔行政職能
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被稱為“事業局”,是事業單位改革和歷次機構改革想解決而未解決的“老大難”問題。事業單位的主業主責是公益服務,附加了額外的行政職能,不僅造成政事不分、行政職能體外循環、管理不規范,也增加了制度成本。這次機構改革,我省將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全部納入改革范圍,嚴格按照中央要求改革到位,能轉職能的不轉機構、確需轉機構的綜合設置。今后,除行政執法機構外,事業單位不再承擔行政職能。
深化公益類事業單位改革。聚焦人民群眾公益服務新需求,結合制度創新工作,推進從事公益服務事業單位改革,提升服務水平。針對機構同質化、規模過小、資源浪費等問題,對職責任務相同相近的事業單位予以整合,整合技術力量、資金設備和各種資源,形成規模效益,提升服務和技術支撐能力,推動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放大整體效應。
推進事企分開。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事業單位,推動制度再創新、政策再完善、支持力度再加大,通過多種方式增強發展活力,參與市場競爭。
○●綜合執法改革
省級現有執法隊伍逐步清理消化
據悉,從摸排情況看,我省執法工作還存在不少問題,有的領域執法界限不清,“你方唱罷我登場”重復執法;有的企業“天天接待大蓋帽”,影響了正常經營秩序;有的執法環節多,部門間推諉扯皮,有利爭著上、無利繞著走;有的執法隊伍素質參差不齊,存在選擇執法、尋租執法、野蠻執法,擾民擾企現象較重。
本次機構改革,我省把綜合執法改革作為一項重要任務統籌推進,按照減少層次、整合隊伍、提高效率的原則,省級行政主管部門主要負責行政執法相關政策標準制定、監督指導、重大案件查處和跨區域執法的組織協調,集中行使法律法規明確由省級承擔的執法職責,除中央規定的外,不設專門的執法隊伍,行政執法職能主要由市縣兩級承擔。省級現有執法隊伍逐步清理消化。待中央下發市場監管、生態環境保護、文化市場、交通運輸、農業5個領域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的指導意見后,研究制定我省實施意見。
○●審批服務便民化改革
組建行政審批服務局實行“一枚印章管審批”
如果說機構改革是“硬件”的重組,那么審批服務便民化就是“軟件”的升級。目前,我省正全面推進“一次辦好”改革,實施優化營商環境10個專項行動,著力打造審批服務便民化改革的山東品牌。
下一步,將把機構改革與“一次辦好”改革結合起來,大力推進簡政放權,進一步清理和規范各類行政許可、資質資格、中介服務等管理事項,大幅精減各類證照,壓縮辦理時間,清理取消經營服務性收費和行業協會商會收費,切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快實體大廳與網上大廳線下線上一體化,實現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領域“零跑腿”和“只跑一次”事項全覆蓋。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和“互聯網+監管”,加快實現政府監管信息共享,強化信用監管,發揮行業和社會監督作用。加快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在市縣和市屬省級以上開發區組建行政審批服務局,實行“一枚印章管審批”。(本報記者 王曉菲)
相關鏈接
???中共山東省委機構設置說明
中共山東省委設置紀檢監察機關1個,計入機構限額的工作機關15個(設在相關部門的省委議事協調機構的辦事機構不計入機構限額)。其中,紀律檢查委員會與監察委員會合署辦公,實行一套工作機構、兩個機關名稱;辦公廳掛省檔案局牌子;組織部掛省公務員局牌子;宣傳部掛省新聞出版局、省版權局、省政府新聞辦公室、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省電影局牌子;統一戰線工作部掛省政府僑務辦公室牌子;臺港澳工作辦公室掛省政府臺港澳事務辦公室牌子;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掛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牌子。教育工作委員會與省教育廳合署辦公,不計入機構限額。
此外,設置工作機關管理的機關2個。其中,保密委員會辦公室(省國家保密局)、機要局(省密碼管理局)由辦公廳管理。
???山東省人民政府機構設置說明
山東省人民政府設置工作部門35個。其中,辦公廳和組成部門24個,直屬特設機構1個,直屬機構10個。辦公廳掛參事室、口岸辦公室牌子;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掛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辦公室牌子;科學技術廳掛外國專家局、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管委會牌子;工業和信息化廳掛國防科技工業辦公室牌子;自然資源廳掛林業局牌子;水利廳掛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管理局牌子;農業農村廳掛扶貧開發辦公室牌子;文化和旅游廳掛文物局牌子;衛生健康委員會掛中醫藥管理局牌子;市場監督管理局掛知識產權局牌子;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掛金融工作辦公室牌子。
此外,設置部門管理機構7個。其中,信訪局由辦公廳管理;能源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由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管理;監獄管理局由司法廳管理;海洋局由自然資源廳管理;畜牧獸醫局由農業農村廳管理;藥品監督管理局由市場監督管理局管理。

責任編輯:仁德財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浙江“兜底”售電為何有人點贊有人不爽?
2021-12-20售電
-
分錢、分糧、分地盤…大秦電網招募售電合伙人
2021-01-28大秦售電,招募,貴州區域,合伙人,限50個,名額,月入上萬,不是夢 -
10月份用電量延續較快增長態勢 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2020-11-17全社會用電量,國家電網,產業用電量 -
能源市場“負價格”事件分析及啟示
2020-11-03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改
-
國家發改委給14家單位回函了!完善落實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的八條建議
2021-03-10國家發改委,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八條建議 -
2020年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河南、云南、山西、浙江、江蘇五省區改革推動成效顯著
2020-11-16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 -
貴州電網關于支持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的建議
2020-11-10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2021-10-15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目錄電價,電力,營銷系統,影響,電改 -
電改里程碑文件——真的放開兩頭
2021-10-15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電改新思維十七】目錄電價“天花板”被捅破,對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有何影響?
2021-05-20電改,電價,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大秦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