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涩-www黄网站-www黄色-www黄色com-国产免费拍拍视频在线观看网站-国产免费怕怕免费视频观看

全文|國際能源署:《世界能源平衡2018:概述》

2018-08-27 10:24:31 ERR能研微訊 作者:ERR能研君  點擊量: 評論 (0)
近日,國際能源署發布了《世界能源平衡2018:概述》報告。

近日,國際能源署發布了《世界能源平衡2018:概述》報告。

一、全球趨勢

報告基于2016年全球150個國家和地區的能源供給和需求的詳細數據,提供了能源發展的詳細情況,并提供了部分官方的產量數據。

2016年,在一次能源供應總量中,全球能源需求量略低于138億噸油當量,較2015年增長了0.7%。不同的趨勢產生了這種穩定的增長:非經合組織國家能源需求同比增長了0.9%,而經合組織國家能源需求同比增長為0.1%。但是在2017年,經合組織國家能源需求的增長有所加速,為0.5%。

1產量

圖1 全球化石燃料產量年均變化 按燃料劃分

2017年,全球國家層面的產量數據是一次能源范疇的而且僅限于化石燃料。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化石燃料產量在連續2年的下降后出現了增長,漲幅為1.9%,如圖1所示。

這主要是由于煤炭產量在前兩年有大幅度的下降,2015年同比下降了2.3%,2016年同比下降了5.9%,而在2017年煤炭產量則同比增長了3.1%。全球天然氣產量繼續增長而且更加迅速,2017年天然氣產量增速是2016年的2倍多,為3.6%。而原油產量則相對較為平穩,2017年全球原油產量下降了0.2%,而2016年原油產量則增長了1.4%。煤炭產量的增長主要在集中在以下幾個區域:中國煤炭產量增長3.1%,增量為5400萬噸油當量;經合組織國家產量增長2.8%,增量為2300萬噸油當量;其他非經合組織的亞洲國家增長了3.9%,增量為2300萬噸油當量。

2017年,所有區域的天然氣產量都有所上升,特別是非經合組織的歐洲和亞歐地區增長了5.8%,增量為4200萬噸油當量;經合組織增長了2.3%,增量為2500萬噸油當量。

2017年,經合組織和非洲地區原油產量的增長抵消了中東地區、非經合組織美洲和亞洲地區包括中國的原油產量的下降,前兩者分別同比增長了2.5%和5.1%,增量共計為4700萬噸油當量,后三者則分別下降了1.4%、3.9%和3.6%,共計達5100萬噸油當量。

2016年世界能源產量為137.64億噸油當量,同比下降0.3%。石油、天然氣和核增速均為1.4%,同時在許多國家都創下了記錄。

與2015年相比,化石燃料在世界能源產量占比下降了0.6個百分點,占比為81%。2015年和2016年,石油和天然氣產量的增長完全被煤炭產量的銳減所沖銷,兩年煤炭產量分別減少了2.3%和5.9%。

圖2 全球能源產量年均變化 按燃料劃分

2016年,三種化石燃料的產量在連續15年增長之后出現了回落,產量同比下降了1.1%,如圖2所示。

2016年,非化石能源有了恢復性的增長(與2014年增長0.9%、2015年增長1.1%相比),2016年非化石能源同比增長2.5%;而在2016年,生物質燃料和廢棄物在世界能源產量中的占比小幅上升,較2015年的9.5%上升至9.8%。

2015年,由于一些區域天氣條件較差,全球水電發電量自1989年以來首次出現了回落,同比下降0.03%,在此之后,水電于2016年出現了大幅度的增長,同比增長4.0%。同時,水電在全球能源產量中的占比從2015年的2.4%上升至2016年的2.5%。其他可再生能源,如光伏、風電、太陽熱能、地熱能均保持了一個快速的增長,其增長分別為31.1%、14.2%、3.2%和4.0%,但是在全球一次能源生產中的占比仍然小于2%。最后,2016年核的生產占比和增速與2015年相比均未發生變化,仍然是4.9%和1.4%。

圖3 2016年總產量 按區域劃分

就地區而言,與2015年一樣,2016年經合組織的能源產量仍高于非經合組織亞洲地區的產量,如圖3所示。2016年,經合組織經濟體的能源產量占全球能源產量的30%,而非經合組織亞洲地區占比為28%,2015年二者分別為30%和19%。

圖4 能源生產年均變化 按區域劃分

盡管兩個區域的能源產量均有下降(經合組織為2.4%、非經合組織亞洲地區為2.7%),但是它們仍然分別生產了40億噸油當量的能源,是世界第三大能源產區—中東—的2倍。其中2016年,中東地區能源產量同比增長了8.4%,如圖4所示。

2016年,盡管美國能源生產下降了1.07億噸油當量,產量降幅最大,但其產量仍達到了19.15億噸油當量,仍然是經合組織國家中最大的能源生產國。而在2016年,位居經合組織能源產量第二、第三和第四名的國家分別是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挪威,三者能源產量共增長了1730萬噸油當量,但是它們的增量并不能抵消掉美國能源產量的下降。經合組織的35個國家中有20個國家的能源生產出現了增長。2016年,經合組織國家能源產量為40.64億噸油當量。

2016年,亞洲地區的非經合組織國家能源生產有了較大的回落,產量為38.81億噸油當量,同比下降2.7%。盡管印度能源生產同比增長3.6%、印尼同比增長1.9%,但是由于中國能源生產有了大幅度的下降(下降幅度為6.1%),所以這一區域能源產量整體有所下降。2016年,中國能源產量接近24億噸油當量,中國煤炭產量(-8.7%)和原油產量(-6.9%)的下降并不能被天然氣產量(+1.7%)、水電(+4.3%)、核能(24.9%)和可再生能源(+18.2%)的增長所抵消。由于2016年煤炭產量同比增長2.9%,生物質和廢棄物發電量同比增長6.6%,印度能源生產同比增長3.6%。

2016年,中東地區能源生產為20.43億噸油當量,排名第三。隨著主要產油國原油產量的增長,其能源生產同比增長8.4%。較2015年而言,2016年歐洲和亞歐地區的非經合組織國家能源生產同比增長1.5%,產量達到了18.62億噸油當量。

2016年,非洲能源產量為11.07億噸油當量,而美洲地區的非經合組織國家能源產量為8.06億噸油當量,分別下降了1.1%和1.5%。

2016年,國際能源署及其成員國能源產量占世界能源產量的58%,而在1971年占比為53%。

圖5 2016年最大生產國 按燃料劃分

各國之間的能源產量大相徑庭:對于每一種燃料,通常不到5個國家的該燃料的產量占據了全世界該燃料產量的一半以上(如圖5所示)。2016年,中國的煤炭產量就接近了世界煤炭總產量的一半,中國水電發電量占全世界水電發電總量的29%。而美國和法國的核電發電量合計也幾乎達到了全世界的50%。沙特、俄羅斯和美國的原油產量的總和占全世界原油總量的接近40%,而后二者的天然氣產量則達到了全世界天然氣產量的40%。

2一次能源供應總量(TPES)

圖6 一次能源總供應 按燃料劃分

在1971年到2016年間,世界一次能源供應總量增長了幾乎2.5倍,從原來的55.23億噸油當量增長到了2016年的137.61億噸油當量,其能源結構也發生了改變(如圖6所示)。盡管燃料仍然主導了一次能源的供應,但是石油在一次能源供應總量中的占比從44%下降到了32%。在1999年到2011年間,煤炭占比則持續的增長,這主要是因為中國煤炭消費量的增長:2011年中國煤炭消費量在一次能源供應總量中的占比從1971年的29%上升到了71%,達到了1971年來的最高水平。但是2016年世界煤炭消費量在一次能源供應總量中的占比從2015年的28%下降到了27%,下降了1個百分點。同時天然氣占比從2015年的16%上升到了22%,核能占比從2015年的1%上升到了2016年的5%。

圖7 一次能源總供應 按區域劃分

1971~2016年,各地區的能源需求發生了不同的變化。經合組織國家在一次能源供應總量中的占比從1971年的61%降至2016年的38%(如圖7所示)。這幾乎與亞洲地區的非經合組織國家的供應量相當,而在這段時間內,亞洲地區的非經合組織國家的能源需求量增長了7倍,且其在一次能源供應總量中的占比幾乎是原來的3倍。盡管1971~2016年,歐洲和亞歐地區的非經合組織國家的能源需求占比下降了一半,但其仍然是世界能源消費的第三大地區,其一次能源供應總量超過了11億噸油當量。而非洲則緊隨其后, 1971~2016年非洲的能源需求增長了3倍,達到了8.2億噸油當量。

圖8 一次能源總供應的年均變化 按區域劃分

2015~2016年,全球一次能源供應總量增速加快,全球一次能源供應總量增加8900萬噸油當量(同比增長0.7%),總量達到了137.61億噸油當量。2016年,在一次能源供應總量的增量中,亞洲地區的非經合組織國家(不計中國)增長最快,達到3.3%,非洲則為2.7%,而歐洲及亞歐地區非經合組織國家增長了2.4%。美洲地區非經合組織國家的一次能源供應總量則同比下降1.7%,中國同比下降1.1%,而經合組織國家則保持基本平穩,增長0.1%(如圖8所示)。2016年,國際能源署及其成員國一次能源供應總量占比達到了73%。

表1 一次能源總供應—前十位的國家(2016年和1971年)

非經合組織國家在世界能源消費中的占比繼續增長。2016年中國在全球一次能源供應總量中的占比達到21.5%,而美國僅為15.7%,如表1所示。印度和俄羅斯則分別排名第三和第四位,日本排名第五,而其在經合組織國家中排名第二。總體而言,2016年,這五個國家的一次能源供應總量在全球一次能源供應總量中的占比超過了一半。

圖9 能源消費國前五名:2016年相對占比

2016年,在世界一次能源供應總量中占比前5的國家,其能源消費量占世界能源消費總量的52%,但其GDP和人口占比卻不到一半,分別為48%和44%。但是,這5個國家的GDP、人口和一次能源供應總量的占比也各不相同(如圖9所示)。

圖10 1971~2016年世界發電量結構

近三年來,煤電發電量盡管連年下降,但仍占主導地位。2016年,煤電發電量在世界發電總量中的占比為38.4%,為2001年以來最低(如圖10所示)。天然氣發電增長緩慢,在1990年世界總發電量中占比為15%,自那時以來,氣電開始穩定的增長,到2016年其發電量占比增至23.2%。這一占比略高于可再生能源的24.2%,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最初是由水力發電主導的,但最近的增長來自于風電和光伏的發展。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和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核電生產穩步增加,在長期停滯在發電量占比17%的水平后,到千禧年之后出現回落,降至約10%。在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之前,石油作為燃料電力生產中達到頂峰,占比為25%,從那時起石油發電在世界總發電量中的占比就開始持續回落。從作為煤炭之后的第二大發電燃料,現在已經落為第五,在2016年全球總發電量中占比剛剛超過3%。盡管全球使用石油發電的情況急劇減少,但在包括黎巴嫩、伊拉克或牙買加在內的一些國家,其發電量仍占70%以上。在巴林、卡塔爾、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和文萊達魯薩蘭國等國,石油和天然氣提供了100%的電力燃料。

3終端能源消費量(TFC)

圖11 終端能源消費量 按部門

1971~2016年,終端能源消費量翻了2.25倍(如圖11所示)。然而這些年來,能源使用的大多數經濟部門卻仍然未發生改變。交通運輸部門的能源消費有所增長,從1971年的23%增至2016年的29%。然而,2016年工業部門的能源消費占比相較1971年而言,下降了1個百分點,為37%。在2016年,居民部門為第三大能源消費部門。

圖12 終端能源消費量 按區域

亞洲地區非經合組織國家(包含中國)的終端能源消費量占比從21世紀初增長到了2016年的34%。同時,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經合組織國家終端能源消費不在呈增長趨勢,終端能源消費量在一個水平上上下波動,消費量為35億噸油當量,占比達38%(如圖12所示)。

經合組織國家

1.2017年關鍵供給趨勢

圖13 2016-2017年經合組織國家一次能源供給變化

2017年經合組織國家的一次能源供應總量(53億噸油當量)小幅增長,同比增長0.5%,增量為2700萬噸油當量。經合組織國家區域趨勢與上一年觀察的結果相似。

2016年同比僅增長0.6%之后,2017年經合組織歐洲地區一次能源供應總量同比增長為1.7%,這主要是由于土耳其和西班牙的一次能源供應總量出現了增長,其中土耳其同比增長8%,增量為1100萬噸油當量。在經合組織亞太地區,一次能源供應總量較去年有了很大的提高,一次能源供應總量增長了2.2%,這主要是由于韓國增長了8%,增量為1200萬噸油當量。另一方面,2017年經合組織美洲地區一次能源供應總量再一次下降了1%(如圖13所示),這主要是因為美國減產了3000萬噸油當量的供應,減產幅度達1.4%。美國的減產還抵消了的大幅度上漲(+4%),加拿大一次能源供應增量為1100萬噸油當量。

美國一次能源供應總量的減少主要是由于煤炭和天然氣使用的下降,而二者分別在一次能源供應總量占比中下降3%。同時,一次能源供應總量中石油小幅減少(-1%、-800萬噸油當量),主要是由于可再生能源(+800萬噸油當量,+5%)的增加而抵消的。有趣的是,盡管石油供應量的變化在美國國家層面并不顯著,但從二級油品轉向初級油品的情況卻發生了變化。初級油品產量增長5%,二次油品出口增長13%,達到2.12億噸油當量,這一情況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這也是美國的一項新記錄。

圖14 2017年一次能源供應總量前十名的經合組織國家

2017年,美國一次能源供應總量在經合組織國家中的占比達到了40%,這一占比幾乎與經合組織一次能源供應總量其他九大國家的占比總和相當(如圖14所示)。

圖15 2016-2017年涇河組織國家一次能源供應總量變化情況

就經合組織而言,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廢棄物供應的增長驅動了整體能源供應增長的趨勢,而非煤炭和石油(如圖15所示)。與之前一樣,2017年經合組織對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廢棄物的使用量有所增長,天然氣同比增長1%,增量達1300萬噸油當量,在經合組織中的占比為27%;可再生能源和廢棄物合計占比11%,同比增長3%,增量為1700萬噸油當量,增長主要出現在發電部門。

圖16 1971~2017年經合組織國家能源供給和生產

在2016年同比小幅下降之后,2017年經合組織的能源生產又回到了2015年的水平(如圖16所示)。2017年經合組織能源總生產同比增長2.3%,達41.56億噸油當量,這是自2015年的最高紀錄以來,第二高的歷史紀錄。

2017年經合組織能源凈進口量下降至自1995年以來的最低紀錄,凈進口量為12.90億噸油當量,同比下降3.2%。這就意味著經合組織的能源凈進口量自2006年達到高點以來,每十年就會下降三分之一。

圖17 2017年經合組織生產國前五位

2017年,經合組織接近一半的能源產量來源于美國,占比為48%,其能源產量幾乎是經合組織中排名第二的加拿大的4倍(如圖17所示)。

經合組織各國家之間的能源產量趨勢也各不相同。美國能源總產量自2016年出現5.3%的下降之后,在2017年增長了3.3%,增量為6300萬噸油當量。2017年美國能源產量的增長主要依靠煤炭和石油,二者分別增長了7%和5%,共計增長了2500萬噸油當量。煤炭產量在連續兩年分別下降11%和19%后,在2017年再次出現了增長。煤炭產量的增長還使得美國的能源自給率(產量/一次能源供應總量)與2016年相比提高了5個百分點,也使美國能源從1975年來達到完全的自給。

圖18 1971~2015年經合組織國家能源自給率

2017年,由于美國趨勢的驅動,經合組織美洲地區的能源自給率再一次略高于100%,在經合組織歷史上,這一現象僅在2015年出現過一次。同時經合組織亞太地區的自給率也首次超過了亞太組織歐洲地區,分別為58%和56%。這反映了近年年來澳大利亞和日本能源生產的持續增長。在2017年,二者國家能源生產分別同比增長4%和14%,增量分別為1600萬噸油當量和500萬噸油當量(如圖18所示)。

圖19 2017年經合組織國家發電結構

經合組織的一次能源供應總量大約有1/4用于發電,這是過去的許多年中發生的重要結構性改變。總體而言,經合組織發電量占比中,化石燃料仍然占主導地位,在2017年其占比為56%(如圖19所示),較2016年而言略低。

化石能源方面,2017年在美國雖然“煤改氣”的燃料轉換的范圍有所縮小,且不如前幾年那么顯著,但是煤改氣的工作仍在持續。煤電發電量占比從2015年的30%下降至2017年的27%,發電量為3011太瓦時;如今,天然氣的發電量也達到了相同的比例,占比排名第二,為27%,發電量為2957太瓦時。

2017年,美國的煤電發電量同比下降3%,其占比從2005年的50%下降到了2014年的40%和2017年的31%。同時天然氣發電量占比從2005年的18%上漲到了2017年的31%。然而,美國2017年天然氣發電量自2013年來首次出現了下降,減少了106太瓦時,其占比也從33%下降到了31%。然而在2017年,這部分下降幾乎整體被光伏、風電和水電的增長所抵消,后三者的發電量增長了83太瓦時。

圖20 1971~2017年經合組織國家發電結構

在經合組織的歐洲地區也出現了類似的趨勢,然而在經合組織亞太地區,煤電發電量占比仍然較為穩定(如圖20所示)。

圖21 2016~2017經合組織國家發電變化

2017年,經合組織的化石燃料發電量隨著煤電發電量下降的33太瓦時和天然氣下降的47太瓦時而繼續回落,總量下降了1.5%(97太瓦時)。非水可再生能源和廢棄物發電量的增長抵消了這部分的下降,其增量超過了2016年,為148太瓦時,其總發電量增長了12%,達到了1421太瓦時。2017年,光伏和風電的發電量均有大幅度增長,二者分別同比增加22%(48太瓦時)和15%(48太瓦時),并且在經合組織中再次主導了發電量的增長(如圖21所示)。

圖22 1971~2017年經合組織國家可再生能源發電情況

經合組織的非水電可再生能源和廢棄物發電量仍然保持其上漲的趨勢,且其占比與傳統的水電的占比相同,達到了創紀錄的13%。總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為2732太瓦時,其占比達到了25%,這又是另一方面的新高(如圖22所示)。

圖23 經合組織國家發電情況 可再生能源占比 按區域劃分

在經合組織亞太地區和歐洲地區,2017年的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均有提高(對經合組織亞太地區而言是第一次),且二者差距正在逐年下降(如圖23所示)。尤其是,經合組織歐洲地區發電量的19%屬于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大幅超過了水電的14%,這使得可再生能源整體發電量占比達到了33%。

2.2016年需求的關鍵趨勢

圖24 2015~2016年經合組織國家終端能源消費量變化 按區域劃分

在低碳發電的趨勢下,2016年經合組織終端能源消費量(TFC)同比增長1%,達到了36.69億噸油當量,較2015年而言增加了3700萬噸油當量(如圖24所示)。這是經合組織自2013年增長1.7%以來出現的最大增長,且其在2013年后的幾年以1%的平均速度回落。

在經合組織的各區域間,2016年歐洲地區的終端能源消費量連續第二年保持同比2%的增長速度,這一增長主要由交通運輸部門增長的800萬噸油當量和居民部門增長的900萬噸油當量驅動。

圖25 1971~2016年經合組織國家終端能源消費量變化 按區域劃分

2016年終端能源消費量的增長也出現在經合組織的其他區域,只是速率更低,大約為0.5%(如圖25所示)。

圖26 1971~2016年經合組織國家能源消費 按部門劃分

就不同部門而言,2016年經合組織終端能源消費量的增長大部分是由交通運輸部門增長(1900萬噸油當量)所驅動。經合組織三個地區的運輸部門的能源消費均出現了增長,且其占比達到了經合組織終端能源消費量的1/3以上。長期的趨勢顯示,交通運輸部門的能源消費是增長最大最迅速的部門,且其2016年消費量增長速度與2008年經濟危機前的增速相當,達到了1.6%(如圖26所示)。交通運輸部門消費的增長在墨西哥、波蘭、土耳其和美國的公路運輸部門顯現的更為明顯。

另一方面,在過去的一些年中,經合組織在工業、居民和服務部門的能源消費占比比較穩定。然而2016年所有的能源消費均有所增長,工業部門同比增長0.4%,居民部門增長同比0.1%,商業和服務部門同比增長0.9%。

2016年,由于氣象條件和更寒冷的環境,居民部門的能源消耗的增長主要集中在北歐和歐洲大陸,芬蘭居民部門能源消費同比增長8%,捷克、德國和法國同比增長8%,瑞典和瑞士和其他國家同比增長4%。

圖27 2016年經合組織國家終端能源消費 按部門

2016年,經合組織終端能源消費結構表明交通運輸部門是能源消費最大的部門,其占比約為1/3,排名僅在工業部門的31%之后(如圖27所示)。這個份額在過去的許多年內都非常的穩定,但是從1971年來出現了反轉,當時工業部門終端能源消費占41%而運輸部門占24%。

圖28 2016年終端能源消費量 按部門劃分 能源來源占比

各國的經濟結構的不同影響了其能源結構,因為各部門使用的燃料大相徑庭。尤其是交通運輸部門幾乎全部依賴于石油,而經合組織的居民和服務部門則大部分使用電力和天然氣。煤炭主要用于發電,在終端能源消費量中鮮有使用(如圖28所示)。更明顯的是,2016年運輸部門對石油產品的依賴十分嚴重(主要是汽油和柴油),而居民和商業/服務業的能源消費中37%和53%為電力,且這些占比一直都在提高。

圖29 1971~2016年經合組織國家終端能源強度

隨著終端能源消費量小幅度的變化以及GDP的增長,在過去的一些年內,經合組織的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費的關系正在逐漸解耦(如圖29所示)。自1971年來,經合組織以終端能源強度(TFC/GDP)自1971年來有了很大的下降,從起始的0.168噸油當量/2010年1000美元購買力平價到2016年的0.075。

3經合組織國家和國際能源署成員國

圖30 2017年經合組織國家能源指標 按區域劃分

經合組織國家是能源強度最大的區域(一次能源供應總量/人口),2017年經合組織的強度為4.1噸油當量/人,而世界平價水平則僅為1.8噸油當量/人(如圖30所示)。幾個部門的數據解釋了這種高水平的現象:接近100%的電氣化水平,較高的人均家用汽車擁有量,大量的工業和服務業,較長的供暖時間和更高的人均GDP。然而,經合組織的這項指標自2014年的4.2噸油當量/人的水平出現了下降。

雖然經合組織某個部門的人均能源消費一般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各個地區或許有些許差別,但經合組織經濟能源強度(TPES/GDP,基于PPP)比世界平均水平略低,這或許表明其經濟結構的能源強度更低,能源使用效率更先進,在轉換和一些終端消費部門擁有更高的效率。

圖31 1971~2017年經合組織國家TPES/GDP 按區域劃分

雖然整個經合組織的能源強度呈下降趨勢(2017年較2000年而言下降了27%),經合組織歐洲地區的能源強度按慣例仍低于美洲地區。自2005年來,經合組織亞太地區的能源強度就與平均水平相當(如圖31所示)。

圖32 2016年經合組織國家和國際能源署國家情況

2016年,經合組織國家人口在全球人口總量中的占比為17%,GDP占比45%,一次能源供應總量占比為39%,能源產量占比為30%(如圖32所示)。這些份額在過去的一些年中基本保持穩定,但是我們發現,2016年經合組織在全球一次能源供應總量中的占比略有下降,下降了0.5%。然而,這些比例自1971年來發生了顯著的改變,當時經合組織國家占全球能源供應量的61%,GDP占65%。

非洲

2016年,非洲能源生產占比與1971年的7.8%相似,為8.0%。非洲能源生產主要由生物質燃料和廢棄物、石油、天然氣以及煤炭主導,其占比分別為35%、34%、15%、14%。非洲在全球一次能源供應總量中的占比從1971年的3.5%上升至2016年的5.9%;盡管許多非洲國家依賴化石燃料的進口,但是該區域能夠實現能源自給,并且還能實現煤炭、天然氣和原油的凈出口。

圖33 2016年非洲能源生產

非洲化石燃料的生產分布不均(如圖33所示)。2016年,由于尼日利亞的原油產量占比超過全非洲的24%,西非則變為了非洲地區的主要原油產地。北非主要生產原油和天然氣:2016年,阿爾及利亞生產了非洲48%的天然氣和19%的原油,埃及生產了非洲9%的原油和18%的天然氣。南非地區則有高占比的煤炭和原油:南非,作為世界第五大煤炭出口國,2016年其煤炭產量占非洲總產量的96%,安哥拉是非洲第二大原油產地,其原油產量占非洲地區的23%。而非洲的中東部地區仍然主導著固體生物燃料的生產。

繼2013年下降7.9%、2014年下降5.0%和2015年下降1.3%以來,2016年非洲原油產量繼續下降了5.9%。這主要是因為尼日利亞原油產量下降了13%,利比亞下降了5%。加納、南非、南蘇丹也同樣出現了下降,三者分別下降了14%、17%和20%。但是阿爾及利亞增長了2%、科特迪瓦增長了49%,其產量達到了67萬噸油當量。非洲在世界原油出口中占比8%,且其產量的78%用于出口。

非洲生物燃料(主要是燃料木材)的生產和消費遠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6年其在一次能源供應中的占比為48%,而世界平均水平僅為10%。大片的森林、大量的農用工業、農業、大量的農村人口以及低水平的人均GDP使得固體生物燃料大量適用于烹調。由于木材和木炭的大量低效使用,該地區的能源強度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圖34 非洲一次能源供給總量 按燃料劃分

而且,生物燃料和廢棄物在一次能源供應總量中的占比主要由固體生物燃料主導,由于電氣化程度的提高,尤其是近期天然氣發電的發展,其占比從1971年到2016年有了很大幅度的下降(如圖34所示)。天然氣在一次能源供應總量中的占比從1971年的1%穩步提高到了2016年的14%。即使自1971年來。煤炭在非洲一次能源供應總量占比出現了下降,但是其占比依然很大,其占比在2016年仍為13%。這個份額主要是因為,2016年南非的煤炭產量占全國一次產量的89%,占一次能源供應總量的70%、占發電總量的91%以及終端能源消費總量的24%。

圖35 非洲發電 按燃料劃分

2016年非洲的發電量幾乎是1971年的9倍(如圖35所示),同時其燃料占比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1971年,天然氣發電量幾近為零,而2016年則提供了308太瓦時的發電量以及37%的占比,與之對應的,經合組織的平均占比為27%、歐洲和亞歐大陸地區的非經合組織國家占比為40%、中東地區為69%。其占比在天然氣主產國升值更大,如阿爾及利亞占比為98%、尼日利亞為82%、其臨近國家如突尼斯占比為96%。在1971年,煤炭是非洲發電的第一大燃料,其占比為(61%);而到2016年,其排名在天然氣之后,排名第二,占比31%,發電量為254太瓦時。1971年,水電是非洲電力的第二大來源,其陸地占比為26%,發電量達23太瓦時,在2016年其排名第三,達116太瓦時。

發電量反映了非洲各區域化石燃料資源的分布不均。2016年南非地區國家包括南非在非洲的人口占比為25%,但是其發電量占比卻為79%。雖然電力利用率正在提升,但是對撒哈拉以南的大多數國家而言,電力仍然比較稀缺。

美洲的非經合組織國家

圖36 美洲非經合組織國家能源生產

2016年,美洲非經合組織國家按能源生產降序排列分別是:巴西、玻利維亞、委內瑞拉、哥倫比亞、阿根廷、特立尼達、多巴哥、厄瓜多爾(如圖36所示)。這些國家的能源產量占該地區所有國家能源產量的89%,達8.06億噸油當量。2016年,巴西就占該地區能源產量的35%。

與2015年相比,2016年美洲地區非經合組織國家能源生產同比減少1200萬噸油當量。以上1.5%的生產下降主要是因為委內瑞拉生產下降8.1%、哥倫比亞生產下降2.8%以及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生產下降9.6%。而巴西生產增加的2.4%、阿根廷增加的2.7%以及厄瓜多爾增加的1.8%并不能完全沖銷產量的下降。

哥倫比亞擁有該地區95%的煤炭,其煤炭產量同比增長5.8%,達5880萬噸油當量。在委內瑞拉,原油產量5年內下降了10%。相反,巴西作為美洲地區非經合組織國家第二大產油國家,2016年原油產量增長了3%。2016年,該地區的天然氣產量則相對平穩,同比小幅增長0.4%,阿根廷增產的7.1%和委內瑞拉增產的6.6%則完全抵消了該地區主產國產量的下降,如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產量下降的9.5%以及玻利維亞產量下降的4.7%。

圖37 美洲非經合組織國家一次能源供應總量 按燃料劃分

2016年,美洲非經合組織國家的能源結構與2015年相似:石油在該地區一次能源供應總量中的占比最高,為43%(如圖37所示)。其次位天然氣,占比22%,生物燃料及廢棄物,占比為20%。

美洲非經合組織的一次能源供應總量的1/3來自可再生能源,而世界平均水平僅為14%。液態生物燃料(尤其是巴西的運輸生物燃料)占一次能源供應總量的20%(而全球僅為該值的一半),其作為傳統固態生物燃料的補充在美洲地區的非經合組織國家應用廣泛。隨著生物燃料在過去三年穩定增長了3%,生物燃料產量增速有所放緩,其在2016年的增速為0.7%。相反的是,水電產量在連續4年的下降后,在2016年水電增長了3.8%,這主要是因為巴西產量增長了5.9%以及巴拉圭增長了14.4%。水電在在美洲地區的非經合組織國家的總發電量的占比達到了55%,遠遠高于全球16%的水平。

圖38 美洲非經合組織一次能源供應總量年度變化

2016年,其他可再生能源生產(太陽熱能、光伏、風能、地熱能)同比增長21%(如圖38所示),這主要是巴西是該地區其他可再生能源的主要生產國,同比增長41%導致的。

圖39 美洲非經合組織國家終端能源消費量 按部門和燃料劃分

2016年,工業部門仍然是能源消費最高的部門,占比達37%,緊接著就是交通運輸部門(占比35%)和居民部門(占比17%)。工業部門能源消費量也從1971年的5000萬噸油當量增至2016年的1.73億噸油當量。然而,交通運輸部門是終端能源消費增長最快的部門,較1971年而言增長了3倍多(如圖39所示)。2016年居民部門消費量則在期間有所翻倍,位居第三。

1971年,石油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占比達到一半,并在1979年石油危機前達到頂峰,為55%。然而,電力和天然氣在居民和工業部門應用的增加導致了石油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占比略有下降,其2016年占比為46%。期間,電力消費的占比幾乎翻了3倍,2016年其占比達到了18%。天然氣消費從略低于4%增長至13%,這主要是因為工業部門天然氣消費占比從7%增長至22%,居民部門天然氣消費占比從4%增長至15%。

亞洲非經合組織國家

圖40 亞洲非經合組織國家能源生產

20世紀90年代早期以來,亞洲非經合組織國家就位列經合組織國家之后成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產的區域,其2016年能源產量占比達到了28.2%。與之前那些年的63.0%相比,2016年中國為該亞洲能源生產中提供了60.8%的貢獻(如圖40所示)。印度和印尼在亞洲能源生產中提了1/4的貢獻,分別為14.4%和11.2%。

圖41 印度和中國一次能源供應總量年度變化

2016年,亞洲地區非經合組織國家一次能源供應總量再次出現增長,但是與之前相比增速有了大幅度的下降,其2016年僅增長了0.5%,而2015年增長了1.2%、2014年增長了2.7%。該地區的經濟增長也與一次能源供應總量發生了解耦,2016年亞洲的GDP增長了6.1%。尤其是在中國,這種解耦現象更為明顯,2016年其GDP增長了6.6%而一次能源供應總量則下降了1.1%。而2016年印度GDP同比增長超過了7%,而能源同比增長僅為3%。自2006年來,印度一次能源供應總量年均增長達5.0%,而1996~2006年期間,其增速為3.4%,現在這一增速已經遠遠快于了中國(如圖41所示)。

2016年,亞洲地區非經合組織國家一次能源供應總量在全球的占比為34.8%。然而當供不應求時,該地區的能源將會出現凈進口的現象。2016年中國和印度的能源自給率繼續出現了下降,分別為79%和65%。而它們分別在1985年和1984年分別達到頂峰,為108%和96%。雖然印尼在2016年的一次能源供應量是其需求的1.89倍,但其在原油方面仍然是凈進口。

圖42 亞洲非經合組織國家一次能源供應總量 按燃料劃分

圖43 2016年亞洲非經合組織國家一次能源供應總量 按國家劃分

2016年,生物燃料在一次能源供應總量中的占比從1971年的47%下降至10%;天然氣則從1971年的近零增至2016年的9%。從2012年起,煤炭是亞洲地區非經合組織國家的主要能源,其供應量超過了能源需求的一半(如圖42所示),而全球水平為27%。這也是煤炭消費的主要國家(如圖43所示)。

圖44 2016年發電部門煤炭占比

煤炭消費主要還是集中在發電部門:2016年,煤電在該地區發電量的占比為64%,而全球水平為38%(如圖44所示)。煤炭提供了中國69%的電力、印度75%的電力以及印尼54%的電力。而在中國,電力燃料結構逐漸從煤炭獨大轉向了煤炭為主、多元發展(天然氣、核能、水電和其他可再生能源)。

亞洲地區非經合組織2016年的總發電量增長了6.1%,這主要是由于印度增長了7.6%,達到了幾乎1500太瓦時,中國增長了5.9%,達到了接近6200太瓦時。自1971年來,在該地區的發電量年均增長率為8.1%。

圖45 亞洲非經合組織國家一次能源供應總量年度增長率 按燃料劃分

2016年,煤炭在一次能源供應總量中的占比有所下降,與此同時,石油、天然氣、生物燃料以及水電則有所增長。然而,最大的增長則來源于核電,其次是其他可在生能源(地熱能、光伏、太陽熱能和風電,如圖45所示)。

圖46 亞洲非經合組織國家終端能源消費量 按部門和燃料劃分

亞洲非經合組織國家的終端能源消費總量在40年內增長了5倍(如圖46所示),其結構也相應的發生了改變。傳統生物燃料(生物質鍋爐、廢棄物)的占比下降為1971年的1/4,其在1971年占比為53%,而在2016年占比僅為13%。而煤炭的占比則幾乎沒有發生改變,其1971年的占比為29%,而2016年的占比也有27%,煤炭仍然在燃料消費中占比最大。石油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占比已經翻番,從1971年的15%上升至2016年的30%,石油發電占比也從3%上升至20%。隨著消費量增長了7倍,現在工業部門是亞洲非經合組織終端能源消費最大的部門,其在2016年的占比為51%。

盡管煤炭仍然是工業部門的主要消費燃料,2016年占比45%,但是工業部門的第二大消費能源則變成了電力,其占比為23%。

如今,居民部門則緊隨工業部門,成為了第二大能源消費部門。其消費量在1971~2016年期間翻了一番。盡管傳統生物質鍋爐仍然是居民部門主要消費的燃料,但是電力、石油和天然氣已經有了大量的增長。主要依賴于石油,運輸部門的能源消費已經翻了13倍。

歐洲和亞歐非經合組織國家

圖47 2016年歐洲和亞歐非經合組織國家能源生產年度變化

2016年歐洲和亞歐非經合組織國家能源生產總量同比增長1.5%,增量達到了2700萬噸油當量,除了中東地區以外,其他所有地區的能源產量均有所下降。主要是俄羅斯能源產量占該區域的74%,而其產量增長的2.9%則主要驅動了該區域的增長。2015~2016年,俄羅斯天然氣、原油和煤炭產量出現了全面的增長,前二者分別增長了1400萬噸油當量,后者增長了900萬噸油當量。與此相反的是,除烏克蘭外,該地區其他所有能源主產地的能源產量均出現就了下降(如圖47所示)。

俄羅斯是世界第二大天然氣生產國、世界天然氣第一大凈出口國,2017年產量和出口量分別為6940億立方米和2170億立方米,同時俄羅斯還是世界第三大原油生產國,產量為5.48億噸油當量;俄羅斯還是世界第六大煤炭生產國和第三大煤炭凈出口國,凈出口量為1.61億噸。土庫曼斯坦繼續保持世界第六大天然氣出口國的位置,哈薩克斯坦則為世界第八大煤炭出口國。

圖48 1971~2016年歐洲和亞歐非經合組織國家能源生產和使用

歐洲和亞歐非經合組織的能源生產分布不均。盡管該地區的能源完全能夠實現自給(如圖48所示),但是該區域還是存在一些在世界上對能源進口依賴最大的國家:2016年,馬耳他的國內能源產量僅能滿足3%的能源消費。塞浦路斯的自給率為6%,白俄羅斯的自給率為15%。相反,阿塞拜疆的能源產量是其消費量的4倍多。

圖49 歐洲和亞歐非經合組織國家一次能源供應總量年度平均變化 按下屬地區劃分

2016年,歐洲和亞歐地區非經合組織的按一次能源供應總量計的能源消費量增長了2.4%,增量達2700萬噸油當量,自2012年首次出現增長。在該區域的下半部分地區,地中海國家—塞浦路斯、直布羅陀和馬耳他增長最為迅速,達到了4%(如圖49所示)。然而這些國家在該區域的占比則小于1%。在2015到2016年間,俄羅斯的能源消費量增長了3.1%,增量達到了2200萬噸油當量。

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的能源消費量分別同比增長了1.6%和5.0%,是該區域能源消費增長第二和第三大的國家。

圖50 歐洲和亞歐非經合組織國家最終能源消費量 按燃料劃分

2016年,該地區天然氣(31%)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占比最大,其次為石油(29%)、熱(18%)和電力(15%)。2016年生物燃料和廢棄物在該地區的終端能源消費中的占比僅為2%,但是這一占比很有可能被預估不足(如圖50所示):例如,格魯吉亞和摩爾多瓦在最近才對家用能源消費展開調查,而這一方面正好是生物燃料和廢棄物的主要使用部門。

圖51 2006~2016年歐洲和亞歐非經合組織國家道路運輸的能源消費變化 選定國家

在過去的10年中(2006~2016年),該區域的道路運輸能源消費增長了23%,主要是石油產品需求的增加。亞美尼亞和格魯吉亞的道路運輸能源消費量增長超過了2倍(如圖51所示)。

2016年,該地區的電力結構主要由天然氣(占比40%)主導,其次是煤炭(占比為22%),第三是核能(占比為17%)。該地區是世界核電生產第二大的地區,俄羅斯、烏克蘭、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和亞美尼亞的核電發電量占世界核電發電總量的11.8%,達到了307太瓦時。2016年,可再生能源(絕大多數為水電)則在電力結構中的占比為19%,其中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出現了創紀錄的90%的占比。由于2015年增長了1.5%,光伏和風電在該區域電力輸出中的占比僅為1.0%。

中東

由于能源生產是消費量的2.5倍,中東成為了世界上能源自給率最高的地區。在過去的5內該地區的能源生產增長超過了13%,在2016年幾乎達到了世界能源生產的15%。石油和天然氣主要驅動了這一增長,而中東地區石油產量則占世界生產的34%,天然氣產量占世界天然氣生產總量的17%。自1997年來,中東地區天然氣產量在全球的占比逐年都有所提高。

圖52 2016年中東地區能源生產

沙特仍然是該區域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其占比為39%,緊隨其后的是伊拉克和伊朗,其占比分別為15%和14%(如圖52所示)。伊朗天然氣在中東地區的占比為33%,其仍然是2016年產量最大的國家,緊隨其后的是卡塔爾,占比為30%。2016年伊朗天然氣產量增長了9%,較2015年的5%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卡塔爾天然氣產量則比較平穩,較2015年的3%,2016年同比增長1%。

2016年,石油產量的增長主要發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二者同比增長分別為33%和28%。其他石油產量增長明顯的是科威特和卡塔爾,二者均增長了4%。2016年敘利亞的石油產量盡管并沒有像2015年那樣下降40%,但仍然同比下降5%。與此相同的是,2015年也門也由于政治的不穩定以及油氣活動的停滯導致了石油產量下降了39%。

圖53 2016年中東地區一次能源供應總量 按燃料劃分

隨著中東地區一次能源供應總量的增長,中東地區仍然是一次能源供應總量增長最快的地區。在1971年到2016年間,一次能源供應總量年均增長7%。2016年,該增長幾乎完全依賴石油和天然氣(如圖53所示)。天然氣對石油的替代在1971~2016年間實現了翻倍。

圖54 中東地區發電量按來源劃分

中東地區促使天然氣發展的主要原因是發電和石油化工部門。這就表明石油在發電中的占比繼續下降,從1971年的54%下降到了2016年的28%(如圖54所示)。

與此相反的是,氣電發電量在總發電量中的占比持續提升,從27%上升至69%。2016年巴林、卡塔爾、阿聯酋和阿曼幾乎所有發電均來自于天然氣。2016年伊朗、約旦天然氣發電的占比超過了80%。而在約旦,隨著政府推動燃料轉型,天然氣占比(2015年 48%)發生了這一變化。

圖55 中東地區最終能源消費量 按部門和燃料劃分

在過去的40年間,終端能源消費量在所有部門都發生了擴大,尤其是在工業和運輸部門,其增長了20倍。2016年運輸、工業和居民的石油消費占比分別為95%、37%和16%(如圖55所示)。中東地區47%的終端能源消費是石油。而2016年工業和居民部門終端能源消費的55%和47%是天然氣。電力的占比從1971年的5.6%上升至2016年的15.5%。

大云網官方微信售電那點事兒

責任編輯:仁德財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亚欧乱色视频在线网站| 亚洲视频欧美视频| 亚洲精品社区| 男人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站| 亚洲精品久久一区毛片| 久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www国产91| 欧美—级v免费大片| 一级做a爰片性色毛片小说| 萌白酱粉嫩jk福利在线观看| 成网站在线观看人免费| 特级毛片在线播放| 成人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午夜在线全部免费| 国产成人教育视频在线观看| 色久网站| 最新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撸久久| 中文字幕综合| 黄色网址免费在线| 欧美日本韩国一区| 成人午夜性a一级毛片美女| 日本理论在线播放| 在线成年人网站| 国产一区亚洲欧美成人| 性色综合| 一区二区中文字幕亚洲精品| 久久精品视频8| 亚洲免费色| 成人免费看黄网址| 九九热视频精品| 天天拍拍夜夜出水| 洋老外米糕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不卡| 手机在线观看一级午夜片| 自拍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野外| 日韩午夜三级| 特黄aaaaaa久久片| a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