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二十八屆)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發布
新一屆百強企業仍以國家統計局批準的2013年全國電子信息產業統計年報數據為基礎,根據企業規模、效益、研發強度及社會責任等指標進行加權評定。地方主管部門負責初審,我部最終核定。
本屆百強主要特點如下:
(一)規模持續擴大,入圍門檻提高。百強企業積極轉變發展方式,不斷優化經營結構,規模、效益穩步增長,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2萬億,比上屆增長12.4%;實現利潤總額1194億元,比上屆增長40%以上;總資產合計達到2.3萬億,比上屆增長15%;本屆百強入圍門檻24.7億元,比上屆提高17.6%。
(二)龍頭作用突出,企業集中度提升。百強企業積極開拓市場,產銷規模快速提高,對行業支撐作用明顯增強。以不足全行業的0.5%的企業數量,創造出全行業23.6%的收入、28.8%的利潤和60.4%的稅金,分別比上屆提高了0.5、5.6和0.4個百分點。本屆百強計算機、彩電、手機和集成電路產量占全行業比重分別為8.7%、73.5%、22.0%和38.8%,比上屆提高0.7、4.0、2.8和6.8個百分點。
(三)盈利水平提升,運營能力增強。百強企業在規模擴大的同時,更加注重效益和質量的提升。實現銷售利潤率5.4%,比上屆提高1.2個百分點,高于行業平均水平1個百分點;其中銷售利潤率超過10%的企業有17家,比上屆增加5家。總資產周轉率達到0.9次,存貨周轉率達11.3次;資產負債率58.0%,利息保障倍數4.2倍,均好于行業平均水平。
(四)研發投入加大,創新成果顯著。百強企業堅持創新驅動,對研發投入和知識產權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研發投入合計1051億元,比上屆增長5.7%,研發投入強度4.8%,高出行業平均水平2個百分點。百強企業累計專利總量15.7萬件,比上屆增加2.4萬件;其中發明專利8.9萬件,比上屆增長2.1萬件,占比超過50%。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的話語權不斷增強,2013年,我國主導提出的涉及液晶顯示、傳感網絡、射頻連接器、數字家庭、云計算、物聯網、信息安全等領域的12項標準獲得ISO/IEC國際組織的批準與發布。
(五)面向全球布局,經營層次提升。百強企業積極推行國際化戰略,面向全球市場規劃布局,跨國經營的層次與水平不斷提升。本屆百強共實現出口交貨值4575億元,占行業總量比重達到10%;共出口計算機1632萬臺、手機1.7億部、彩電2956萬臺、集成電路151億塊,分別占全部出口量的4.8%、17.9%、49.6%、10.6%。品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高,2013年,華為首次超越愛立信成為全球最大的電信設備供應商,聯想超越惠普成為全球最大的個人電腦供應商。研發與生產的國際化布局全面鋪開;百家企業在全球設立了上百個研發創新中心,在部分地區建立了完整的研產銷體系,本地化率達80%以上。
(六)融合滲透加快,結構調整深化。百強企業堅持融合化發展,不斷引領垂直整合與開放合作的產業新格局。一是加快產業鏈上下游的延伸與滲透,整合形成完整產業體系;二是企業經營模式加快轉變,制造+軟件+服務的融合趨勢進一步增強,智能終端與信息技術服務業務的比重快速提升。三是積極推進兩化融合,信息技術在傳統產業中的應用快速提升。
(七)支柱作用突出,責任意識增強。百強企業拉動稅收和就業增長明顯,本屆百強上交國家稅金1115億元,比上屆增長14%,占全行業總量60%以上;從業人員161萬人,比上屆增長9萬人,占全行業比重15%,提高2個百分點;百強企業在發揮經濟貢獻的同時,積極履行各項社會責任。本屆百強中半數以上企業均發布了社會責任報告,向各類公益事業直接捐款近5億元,同比增長10%。
伴隨著信息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滲透,未來一段時期,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將加快向網絡化、服務化、融合化的方向發展。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新任務,新一屆百強企業必須加快提質增效,提升品牌影響力,搶占全球技術與產業競爭的制高點,不斷提高我國參與國際競爭的綜合能力。
百強企業發布活動不但使企業直接了解和掌握政府相關政策、反映訴求,也為政府及時準確掌握企業第一手信息,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的困難與問題、完善政府對行業發展引導和管理方式提供了機會。
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局將繼續發揮百強企業發布活動的延伸效應,鞏固政府與企業的溝通紐帶,增強政府信息導向,夯實運行監測分析和預測預警工作,加強企業聯系和調查研究,及時提出解決問題的政策建議,加快實現運行監測工作大平臺、大服務的目標,推動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做大做強。
附:
2014年(第二十八屆)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名單
序號 |
企業名稱 |
1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2 |
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3 |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
4 |
海爾集團 |
5 |
海信集團有限公司 |
6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7 |
四川長虹電子集團有限公司 |
8 |
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9 |
北大方正集團有限公司 |
10 |
浪潮集團有限公司 |
11 |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
12 |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13 |
創維集團有限公司 |
14 |
亨通集團有限公司 |
15 |
南京南瑞集團公司 |
16 |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
17 |
晶龍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
18 |
康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19 |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
20 |
四川九州電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21 |
上海貝爾股份有限公司 |
22 |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23 |
宇龍計算機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24 |
永鼎集團有限公司 |
25 |
江蘇宏圖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6 |
震雄銅業集團有限公司 |
27 |
通鼎集團有限公司 |
28 |
中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29 |
許繼集團有限公司 |
30 |
天津中環電子信息集團有限公司 |
31 |
富通集團有限公司 |
32 |
英利集團有限公司 |
33 |
河南森源集團有限公司 |
34 |
中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35 |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 |
36 |
陜西電子信息集團有限公司 |
37 |
惠州市德賽集團有限公司 |
38 |
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39 |
浙江富春江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
40 |
駱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41 |
深圳華強集團有限公司 |
42 |
廣州無線電集團有限公司 |
43 |
潤峰電力有限公司 |
44 |
歌爾聲學股份有限公司 |
45 |
銅陵精達銅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46 |
深圳市歐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47 |
株洲南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
48 |
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49 |
深圳市普聯技術有限公司 |
50 |
浙江昱輝陽光能源江蘇有限公司 |
51 |
上海儀電電子(集團)有限公司 |
52 |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 |
53 |
大唐電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54 |
中國四聯儀器儀表集團有限公司 |
55 |
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56 |
大連遼無二電器有限公司 |
57 |
僑興集團有限公司 |
58 |
展訊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59 |
深圳市兆馳股份有限公司 |
60 |
安徽天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61 |
中冶賽迪集團有限公司 |
62 |
江蘇協鑫硅材料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63 |
大連環宇陽光集團 |
64 |
東旭集團有限公司 |
65 |
江蘇新潮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66 |
普天東方通信集團 |
67 |
福州福大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 |
68 |
深圳市神舟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
69 |
上海華虹(集團)有限公司 |
70 |
舜宇集團有限公司 |
71 |
雙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72 |
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
73 |
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74 |
哈爾濱光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75 |
浙大網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76 |
風帆股份有限公司 |
77 |
昆山龍騰光電有限公司 |
78 |
深圳市共進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79 |
橫店集團東磁有限公司 |
80 |
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 |
81 |
北京華勝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82 |
華潤微電子有限公司 |
83 |
南通華達微電子集團有限公司 |
84 |
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 |
85 |
天馬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86 |
紅板(江西)有限公司 |
87 |
深圳康冠技術有限公司 |
88 |
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
89 |
山東魯鑫貴金屬有限公司 |
90 |
聞泰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91 |
河南科隆集團有限公司 |
92 |
浙江南都電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
93 |
廣東汕頭超聲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94 |
廈門宏發電聲股份有限公司 |
95 |
益陽科力遠電池有限責任公司 |
96 |
浙江長城電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97 |
河南環宇集團有限公司 |
98 |
寧波一舟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
99 |
江西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00 |
宜昌勁森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責任編輯:葉雨田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浙江“兜底”售電為何有人點贊有人不爽?
2021-12-20售電
-
分錢、分糧、分地盤…大秦電網招募售電合伙人
2021-01-28大秦售電,招募,貴州區域,合伙人,限50個,名額,月入上萬,不是夢 -
10月份用電量延續較快增長態勢 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2020-11-17全社會用電量,國家電網,產業用電量 -
能源市場“負價格”事件分析及啟示
2020-11-03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改
-
國家發改委給14家單位回函了!完善落實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的八條建議
2021-03-10國家發改委,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八條建議 -
2020年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河南、云南、山西、浙江、江蘇五省區改革推動成效顯著
2020-11-16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 -
貴州電網關于支持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的建議
2020-11-10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2021-10-15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目錄電價,電力,營銷系統,影響,電改 -
電改里程碑文件——真的放開兩頭
2021-10-15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電改新思維十七】目錄電價“天花板”被捅破,對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有何影響?
2021-05-20電改,電價,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大秦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