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不精,補貼未明,生物質發電到底該走哪條路?
“生物質能源屬于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但目前我國生物質能源發展在戰略上的規劃布局遠遠不夠。”在日前召開的首屆燃煤鍋爐耦合生物質燃燒技術應用研討會上,中國投資協會能源投資專業委員會副會長莊會永表示,生物質能的發展涉及能源問題、“三農”問題,“再怎么支持也不為過。”
生物質燃料與煤混燒,可以使燃煤發電機組降低二氧化碳和污染物排放、提高靈活性,同時幫助解決秸稈田間直燃等環境治理難題。記者從會議上了解到,由于政策不完善、行業缺乏統籌,目前生物質能源的發展面臨技術路線存爭議、產業政策模糊等問題,發展動力不足。
補貼影響技術選擇
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教授毛建雄告訴記者,目前燃煤與生物質混燒的技術路徑主要包括直接混合燃燒(燃燒側實現燃料混合)、間接混合燃燒(生物質氣化后進入煤粉爐混燒)以及并聯混合燃燒(生物質與煤分別燃燒后在蒸汽側混合)。按照國家發改委相關政策,對于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統一執行標桿上網電價每千瓦時0.75元。“而對于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要針對生物質發電部分進行電價補貼,則涉及到生物質電量的計量問題。”
“目前的簡單計量方法、補貼政策,引導了一個不理智的技術方向。”西安交通大學熱能工程系教授譚厚章認為,目前享受電價政策的生物質氣化耦合發電技術路線,并非我國生物質燃料情況的最優選擇,能源利用效率也不如直接摻燒的效率高。
“生物質氣化耦合發電需要在原燃煤機組布置中增加一個氣化爐,并需要對燃煤鍋爐進行改造,整體投資大、系統復雜。盡管氣化耦合技術有以上缺陷,但采用這種路線后,生物質氣化的氣量、成分、熱值等可以實現在線測量,計量容易,所以可以獲得0.75元/千瓦時的電價政策。”譚厚章指出,為獲取電價政策,許多原本可以采用更高效直接摻燒技術路線的項目,也轉而進行氣化改造。
據了解,國電荊門電廠自2012年11月起開始在60萬千瓦機組運行生物質氣化耦合發電項目;大唐長山熱電也于日前簽約生物質氣化發電技改項目,成為國內首個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技改示范項目。
同時,國內已有很多電廠正在開展生物質氣化耦合項目的規劃工作。而國內目前唯一在運的煤粉爐內摻燒生物質的電廠——華電十里泉電廠,則暴露出燃料價格高、混燃率不高等問題。
譚厚章表示,即便采用直接摻燒的路線,也可以通過在線視頻監控或引入第三方進行運維等手段,獲得可信的生物質耗量數據。相關部門應完善計量手段,讓各類生物質耦合項目獲得其應有的政策支持。
毛健雄也提出,芬蘭國家技術研究院已開發出一種基于碳-14同位素的監測方法,可以通過對生物質和煤混燒鍋爐尾部煙氣取樣,直接測出燃燒的生物質份額,從而為生物質混燃補貼提供依據。
“不能再等了,要先把項目做起來。”某設備制造企業人士向記者表示,“盡管目前燃煤耦合發電補貼政策尚不明確,仍然建議相關企業盡早推進相關研究或試點項目,控制好風險,爭得發展先機。”
通往低碳的必由之路
多位從事燃煤發電領域研究工作的與會專家表示,耦合生物質發電是現階段燃煤電廠降低碳排放最為經濟、可行、有效的方式。“燃煤發電降低碳排放最直接的措施,就是提高效率。但按照現有煤電技術,大幅度提高效率、降低煤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非常困難。”中國工程院院士倪維斗指出。
“目前超超臨界機組供電效率約45%,二氧化碳排放在800克/千瓦時。如果采用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當生物質混燒比例達到20%,二氧化碳的排放強度將降至600克/千瓦時。”毛建雄認為,燃煤電廠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需要在最大限度提高煤電效率的同時,盡可能采用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并有望在此前提下,通過碳捕集等技術應用,最終使二氧化碳接近零排放。
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我國生物質發電累計裝機1488萬千瓦,主要為農林生物質發電和垃圾焚燒發電,并有少量沼氣發電。但現階段,我國農林生物質發電裝機大多為純燒生物質,裝機容量小、效率低。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高級工程師李文凱指出,從效率、環保、投資、占地面積等方面,與燃煤耦合發電的方式均優于純燃生物質。“純燒生物質發電項目能否穩定運行,完全取決于生物質供給,而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機組則無此約束,后者在生物質收集市場議價能力也更強。”
根據電力規劃設計總院統計數據,目前各地區、各發電企業申報的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技改試點項目中,共有125個參評項目,農林生物質耦合項目占比63%,達到79個。
其中,氣化耦合項目69個,直燃耦合與蒸汽耦合分別為8個和2個。“總體而言,根據分析和測算結果,各種耦合技術均是可行的。”李文凱指出,“除了產業政策外,需要進一步制定相關標準,包括生物質耦合發電的發電技術、電量計量、污染物排放等。”
知情人士透露,國家主管部門目前正在起草《關于推進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的指導意見》,或將對產業扶持政策制定具體規則,促進生物質能源產業的健康發展。
“全國‘兩會’對推進綠色發展、著力解決環境問題提出了明確任務和更高要求。”中國電力科技網主任魏毓璞表示,“2017年下半年至今,國家發布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也預示著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將迎來發展黃金期。”

責任編輯:仁德財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浙江“兜底”售電為何有人點贊有人不爽?
2021-12-20售電
-
分錢、分糧、分地盤…大秦電網招募售電合伙人
2021-01-28大秦售電,招募,貴州區域,合伙人,限50個,名額,月入上萬,不是夢 -
10月份用電量延續較快增長態勢 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2020-11-17全社會用電量,國家電網,產業用電量 -
能源市場“負價格”事件分析及啟示
2020-11-03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改
-
國家發改委給14家單位回函了!完善落實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的八條建議
2021-03-10國家發改委,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八條建議 -
2020年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河南、云南、山西、浙江、江蘇五省區改革推動成效顯著
2020-11-16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 -
貴州電網關于支持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的建議
2020-11-10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2021-10-15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目錄電價,電力,營銷系統,影響,電改 -
電改里程碑文件——真的放開兩頭
2021-10-15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電改新思維十七】目錄電價“天花板”被捅破,對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有何影響?
2021-05-20電改,電價,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大秦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