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開啟電力市場的另一個風口?廣東已有售電公司取得先機!
全國碳市場啟動啦!全國碳市場初期以現貨市場為主,交易規模約為12-80億元 年; 全國碳市場自2017年啟動至2019年年末,均屬于初始運行期,碳價可能會相對較低,約在30-100元 噸之間,未來逐步由現貨交易向期貨交易
全國碳市場啟動啦!
全國碳市場初期以現貨市場為主,交易規模約為12-80億元/年; 全國碳市場自2017年啟動至2019年年末,均屬于初始運行期,碳價可能會相對較低,約在30-100元/噸之間,未來逐步由現貨交易向期貨交易過渡,碳期貨市場規模在600-4000億/年。
那么,電力企業怎么應對?售電公司是否增大了業務范疇?
對發電企業乃至電力市場的影響
初入市門檻,按照排放量每年2.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按照這個企業的門檻,發電行業納入的企業達到1700多家,電力企業的碳排放總量達到30多億噸,遠超世界任何一個碳市場,碳市場成熟后,將成為全球最大交易規模的市場。
電力企業進入碳市場,在確定配額后,電力企業要為自己多發的電的買單。衡量企業經營成本不在是單單看發電原料的成本,還要把碳排放量納入成本考慮體系中,不在是簡單的數學計算,而是要看經營者怎么有效促進企業靈活地采用不同減碳技術、結構調整和優化管理方法實現低成本減碳。
據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發布的報告數據顯示:

每生產1千瓦時電力,煤炭需要排放357克碳當量,光伏需要排放76.4克,水力需要排放64.4克,風能需要排放13.1克,而核能只需要排放5.7克。可知,煤炭的排放量遠遠大于其他能源的排放量。
對于電力市場,主要是發電側及市場價格影響。我國目前火電占比超過60%,發電量占比超過70%。碳交易的實行,火電的占比可能逐步下降,非化石能源發電比例將會升高。而且非化石能源發電的成本比火電低,市場讓利空間較大,在市場價格優勢大。由于火電降碳空間有限,在降低碳排放的能力遠不及新能源,未來更大的碳空間將來自于風能、太陽能、核能等。對于電力行業而言,無疑又是新一輪的洗牌。
基準線和歷史強度決定碳分配額

關于基準線的誤區:單位產品的排放量在基準線以上,生產的產品越多,獲得配額約大;處于基準線一下的企業就需要加大投資,讓單位產品的排放量高于基準線,否則要向市場購買排放權或退市。
根據基準線法和歷史強度法,事實上,不是配額越多就越好,配額需要購買。經驗管理好,技術裝備水平高的企業,可以多生產。反之技術水平較差的企業,多生產只會增加企業的負擔。從長遠來看,必須通過降低單位碳排放量,減少單位能源消耗,讓企業響應政策的同時,實現利益最大化,管理跟技術成為企業未來發展的核心。
現階段,企業的免費配額是根據基準線法和歷史強度法決定的。但從長期來看,免費配額的分配方法最終將統一到基準線上,由于數據的積累需要一定的時間和一定的周期,預計到2020年以后,如果是免費配額的分配都將采用基準線法。
會不會納入售電公司業務范疇
目前售電公司手頭上掌握許多電力用戶的用電數據,已經代理了企業電量的售電公司來說,用電數據與碳排放的數據相對關聯性更大一些,每年統計的電量可作為售電公司轉化為在碳交易市場的立足的資本。之后電力市場逐步放開,更多的電力用戶進入電力市場,對于有數據支撐的售電公司來說,售電公司有能力去承擔碳交易市場第三方機構。
目前電力企業對碳排放權交易的市場意識仍存在不足,大部分企業在履約期快到時才進行碳交易,顯然處于被動尷尬的位置。而以投資為目的交易占少數,所以售電公司有必要抓住機遇入場,代理碳排放交易權。
For example
2016年12月23日,廣州恒運售電公司在廣州碳排放交易所進行了首次碳指標交易,一次性協議轉讓購得369萬噸碳指標,每噸碳價為12.8元,成為全國經營碳排放權的唯一一家售電企業。
目前廣州恒運售電公司已擁有430萬噸的碳指標!在廣東省碳排放市場中具有較強的話語權。

目前廣東碳市場的碳指標價格在全國范圍內處于低位水平,在即將啟動的全國統一的碳市場中,擁有更多碳排放量,可能意味著其資產升值潛力巨大。
原標題:碳交易開啟電力市場的另一個風口?廣東已有售電公司取得先機!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浙江“兜底”售電為何有人點贊有人不爽?
2021-12-20售電
-
分錢、分糧、分地盤…大秦電網招募售電合伙人
2021-01-28大秦售電,招募,貴州區域,合伙人,限50個,名額,月入上萬,不是夢 -
10月份用電量延續較快增長態勢 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2020-11-17全社會用電量,國家電網,產業用電量 -
能源市場“負價格”事件分析及啟示
2020-11-03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改
-
國家發改委給14家單位回函了!完善落實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的八條建議
2021-03-10國家發改委,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八條建議 -
2020年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河南、云南、山西、浙江、江蘇五省區改革推動成效顯著
2020-11-16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 -
貴州電網關于支持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的建議
2020-11-10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2021-10-15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目錄電價,電力,營銷系統,影響,電改 -
電改里程碑文件——真的放開兩頭
2021-10-15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電改新思維十七】目錄電價“天花板”被捅破,對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有何影響?
2021-05-20電改,電價,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大秦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