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安全法 亮點中存在哪些“大尾巴”?
9月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以145票贊成、2票棄權的表決結果,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核安全法》。該法將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核安全法的順利通過,受到社會廣泛關注。核安全法總結了我國30年
9月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以145票贊成、2票棄權的表決結果,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核安全法》。該法將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核安全法的順利通過,受到社會廣泛關注。核安全法總結了我國30年核安全監管實踐,建立了一套既與國際接軌,又符合我國國情的制度,明確了獨立的核安全監管體制。核安全法的順利出臺,能否改變公眾“談核色變”的恐慌?一些專家認為,目前核安全法在“公眾參與”“核損害賠償”“懲罰力度”等方面仍然有待改進。
立法目的是讓公眾感到安全
擁有36臺運行核電機組,20臺在建核電機組,到2020年核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5800萬千瓦——中國核電快速發展,需要一部核安全法,這是各方共識。

▲國際原子能機構評估團專家在華考察福建福清核電站
2013年9月,核安全法被列入全國人大五年立法規劃,由環資委牽頭起草。直至2016年6月,草案審議通過后,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三年間,草案易了不下15稿,終于在2017年9月順利通過。
我們不禁要思考:是不是沒有核安全法,就不能保障核安全?有了核安全法,就一定能夠保障核安全嗎?如果答案不是那么簡單,那這部法律立出來,到底要達到什么目的?
中國核體系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圈子,圈外公眾感覺神秘,因而“談核色變”。如果從技術角度對外宣稱我們國家的核安全是領先無可厚非,但是如果是從老百姓的立場,而不是專家的立場,我們不得不思考公眾想要什么,應當要什么?核安全法制定出來后,能不能讓公眾松一口氣、有安全感?
事實上,這部法律明確了獨立的核安全監管體制,設立了嚴密的企業安全管理制度和責任追究機制,有肯定是比沒有好。但從讓公眾感到安全的立法目的而言,目前出臺的核安全法仍有改進余地。
亮點中的遺憾
公眾感到安全的關鍵,是通過充分的信息公開與公眾參與,讓核安全看得見、摸得著,給公眾一種安全能夠得到保障的信念。
目前出臺的核安全法專門設立了“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章節,被視作一大亮點。國家核安全局表示,這是公眾知情權在法律中的體現,也是國際核安全立法和核安全監管的普遍實踐。
但立法專家組副組長、北京大學核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汪勁直言,寫這一章節基本參照了新環保法。新環保法也專章提出了信息公開與公眾參與的要求,但一些內容依然缺乏可執行的強制性,地方信息不公開,也無懲戒措施。“沒有大錯,也無大用。核安全法還要步它后塵嗎?”
實際上,這一章節在規定政府部門公開核安全信息的義務和公民申請獲取核安全信息的權利時,大多加上了“依法”的限定語。
例如第六十三條,國務院核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依法公開與核安全有關的行政許可,以及核安全有關活動的安全監督檢查報告、總體安全狀況、輻射環境質量和核事故等信息。
“不要老說依法,依什么法,你不就是法律嗎?核領域到底哪些信息應該公開,能寫清楚你為什么不寫清楚呢?”汪勁說得有點生氣。
核安全法目前對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保障的廣度、深度、強度都還不夠,公民權利保護的條款沒看到。如果不對公眾進行充分賦權,老百姓對于核安全還是會顧慮重重。
汪勁曾在《人民日報》上刊文稱:“盡管草案設專章規定了‘信息公開與公眾參與’,但這些規定給出的結果是,公眾環境權益只能從政府嚴格監管和企業嚴格守法中被動獲得。而公眾關心的核安全問題,諸如政府和企業計劃興建核設施的信息是否應當公布?地方執政者和企業是否只是為了政績與經濟利益而興建核設施?企業會不會因為節省成本而減少安全投入費用?核安全監管部門的負責人在行政級別比國有企業領導還低的情況下如何監管?這些問題如果沒有相應答案,公眾依法參與核安全管理的范圍、程度和效果就會在實踐中大打折扣。”
而在2017年9月正式出臺的《核安全法》,對比草案我們可以看到‘信息公開與公眾參與’這章內容還是沒有實質性的改動,只是加了一條核設施營運單位應當采取措施開展核安全宣傳活動。
核損害賠償,留了大尾巴
正式出臺的核安全法在法律責任方面,不僅規定了違法的處罰金額和相應處罰措施,并提出了核損害賠償制度。核設施營運單位應當通過投保責任保險、參加互助機制等方式,作出適當的財務保證安排,確保能夠及時、有效履行核損害賠償責任。
對此,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方新認為,核安全法中對核損害賠償寫得不夠。他進一步解釋稱,因為核損害的特殊性,國際公約和一些國家在相關的法律中,引入了一些不同于一般民事責任的法律原則。比如說嚴格責任原則、唯一責任原則、有限責任原則、責任豁免原則等。本次《核安全法》對責任豁免基本談清楚了,但是對于嚴格賠償責任談得不夠。
此外她還建議,《核安全法》應明確核損害賠償制度的基本要點,例如設立損害賠償基金,強制責任保險和國家兜底責任等內容。從其他國家的法律看,核損害賠償制度第一是企業要有自己的財務保證金,設立損害賠償基金;第二要有強制責任保險;第三有政府兜底的原則。“第九十條只是寫到企業應當通過投保責任險和參加互助機制,顯然不夠。”他強調。
目前核安全法僅從原則上規定,核設施營運單位是核損害賠償的責任主體,應當對其核設施和核材料造成的核損害承擔賠償責任。沒有進一步細化規定。
看到草案前,復旦大學環境資源與能源法研究中心主任張梓太就估計核安全法在法律責任認定和損害賠償方面不會規定得很具體。“損害賠償如果不寫,這個稿子出與不出意義不大,因為關鍵就在損害賠償這一塊。”張梓太感到惋惜,他原本希望“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核安全法能不留空白、一步到位,一旦發生核污染事件或核事故,法院能據此做出裁決,被侵權人能據此獲得救濟,法律能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但按照目前的結果,損害賠償仍需細化。
南昌大學法學教授彭丁帶認為,目前的損害賠償規定容易成為紙上談兵。而在核設施安全部分,關于核設施運營單位應當具備核損害賠償的財務保障能力的規定則有些不切實際。“一旦發生嚴重核事故,核設施營運單位不可能具備充分的賠償能力。日本福島核事故的許多賠償金來自東京電力公司之外的其他主體。”
“一開始我們把損害賠償寫進去了,后來相關部門認為,這個東西應該在原子能法里面。否則核安全法把許可制度也寫了,把核材料、核設施也寫了,把公眾參與也寫了,再把損害賠償也寫了,你都寫完了,那原子能法還能規定啥?”汪勁說到,從2016年初開始,與核損害賠償相關的一整章都被刪去了,僅留下對造成他人核損害的,依照國家核損害責任制度承擔賠償責任。
“(草案)留了個大尾巴。”汪勁說。而正式出臺的核安全法,這個大尾巴依然存在。
早在中國第一座核電站開始動工建設的1980年代,原子能法起草工作已經展開,由當時的國家科委牽頭。不同于核安全法的立法目的在于保障安全,原子能法的立法目的主要是規范核能研究、開發和利用,促進核能發展。
亦有該局參與立法的工作人員透露其個人想法,希望把核損害賠償在核安全法里面做規定,不要留到原子能法或專門制定一部核損害賠償法,因為核安全在失效的時候自然帶來核損害。另外最重要的原因是,這是一個珍貴的立法窗口,過了這個村也沒有這個店了。
原標題:核安全法能否改變“談核色變”?專家說:難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浙江“兜底”售電為何有人點贊有人不爽?
2021-12-20售電
-
分錢、分糧、分地盤…大秦電網招募售電合伙人
2021-01-28大秦售電,招募,貴州區域,合伙人,限50個,名額,月入上萬,不是夢 -
10月份用電量延續較快增長態勢 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2020-11-17全社會用電量,國家電網,產業用電量 -
能源市場“負價格”事件分析及啟示
2020-11-03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改
-
國家發改委給14家單位回函了!完善落實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的八條建議
2021-03-10國家發改委,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八條建議 -
2020年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河南、云南、山西、浙江、江蘇五省區改革推動成效顯著
2020-11-16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 -
貴州電網關于支持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的建議
2020-11-10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2021-10-15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目錄電價,電力,營銷系統,影響,電改 -
電改里程碑文件——真的放開兩頭
2021-10-15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電改新思維十七】目錄電價“天花板”被捅破,對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有何影響?
2021-05-20電改,電價,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大秦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