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快訊】全國碳交易中心花落誰家?北京-雄安雙中心方案受關注
【行業快訊】全國碳交易中心花落誰家?北京-雄安雙中心方案受關注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雄安新區建設吸引了太多關注和目光。在全國碳市場建設方面,有專家提出,可在北京和雄安設立中國碳排放權交易所。其中,北京為管理總部,將承擔風險監管、政策研究、國際合作等職能;雄安新區為運營總部,將承擔交易運營、產品創新、信息管理、會員服務等具體功能。在各方利益的博弈下,究竟全國碳交易中心花落誰家,我們拭目以待。
只聞樓梯響,未見人下來
為確保2017年平穩啟動全國碳交易體系,國家發改委2016年就進行了全系統的工作動員,但全國碳市場交易中心的選址卻遲遲沒有敲定。
目前,一個名為“北京-雄安”雙中心的方案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賀強今年“兩會”期間就建議將全國碳市場的交易系統及其管理機構放在北京。再綜合考慮黨中央、國務院4月份關于設立雄安新區的決定,以及未來全國碳市場發展,賀強提出了“北京-雄安”雙中心建設交易系統及其管理機構,共同推動全國碳市場發展的工作思路。
賀強表示,從北京作為政治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的城市定位,雄安新區作為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創新驅動引領區、協調發展示范區和開放發展先行區的發展定位,以及碳市場在推進國際氣候合作、“一帶一路”建設和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等方面的綜合效應來看,在北京-雄安設立中國碳排放權交易所,通過“雙中心”建設全國碳交易中心市場,應該都是最佳的選擇。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今年啟動
2013年以來,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湖北、廣東和深圳等七省市碳交易試點相繼啟動,迄今已順利運行近四年。2017年6月,各地陸續迎來了2016年度履約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廣東244家控排企業、天津109家控排企業都于6月100%完成履約。上海321家控排企業中,僅上海貝爾股份有限公司1家企業未按時履約。不過目前,該企業已完成了履約清繳工作。
深圳811家企業中,803家已按時完成履約,履約率為99%。
北京控排企業最多,947家企業中既涉及電力、水泥、石化等全國碳市場納入行業,也包括服務業、事業單位等。目前,925家企業按時完成了履約,履約率為98%。
湖北、重慶履約推遲,至今沒有新進展。而作為非試點的福建首次迎來履約期,277家重點排放單位有6家未按時完成履約,履約率98%。
按照往年,履約期后應當開始下一年度的碳配額分配。但試點碳市場配額結轉方案尚未出爐,目前僅有深圳排放權交易所于7月25日率先上市了深圳2017年碳排放配額(SZA-2017)。
而根據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區域性碳排放權交易體系要向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順利過渡,建立碳排放配額市場調節和抵消機制,建立嚴格的市場風險預警與防控機制,逐步健全交易規則,增加交易品種,探索多元化交易模式,完善企業上線交易條件,2017年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試點為全國碳市場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同時也面臨諸多問題。試點碳市場從機制設計到交易標的均各不相同,無法形成試點地區的跨區交易,市場分割及碎片化狀態,不但無法形成有效的交易規模和流動性,更無法形成一個統一權威的碳價格信號,這些都有望在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啟動后逐步得到解決。”賀強表示。
“雙中心”方案彰顯多重價值
今年3月,國家發改委啟動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系統建設申報的遴選工作,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湖北、廣東、江蘇、福建、深圳等9個省市參與,截至目前已完成三輪次方案申報及意見征求工作。
一旦管理機構和交易系統確定,全國碳交易中心的落戶地也就確定了。然而截至2017年8月,評選結果還未公布。且后續還有啟動注冊登記系統、全國交易系統,完成重點企業的開戶、信息錄入、登記注冊等工作,時間非常緊迫。
21世紀經濟報道從知情人士處獲悉,第二輪方案申報時,交易系統建設的思路從一家全力承擔變為幾家聯合設立全國交易平臺。
不過,9個申報省市涉及到的8大交易機構大多股權復雜,最多的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和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都有十個以上股東,聯合設立也并非易事。
賀強也表示,從技術上講,在電子化交易時代,9省市中的任何一個都能夠承擔起建設和運營全國碳交易系統的任務。
但碳交易作為解決溫室氣體排放導致的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市場機制,以及我國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重要一環,決定了全國碳交易中心市場的選擇具有重要的象征意義。
“與放在上海、深圳等傳統金融中心等選擇相比,北京-雄安‘雙中心’方案更能彰顯中國碳市場的多重價值。”賀強表示,“事實上,倫敦、巴黎、東京等國際主要的碳定價中心也都是首都。”
賀強提出,可在北京和雄安設立中國碳排放權交易所。其中,北京為管理總部,將承擔風險監管、政策研究、國際合作等職能;雄安新區為運營總部,將承擔交易運營、產品創新、信息管理、會員服務等具體功能。
賀強認為,這是落實中央政策、促進全國碳市場發展的創新性安排,是“建設雄安新區、建設全國碳市場、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三大戰略的重要抓手。
賀強向記者解釋,一方面,全國碳市場與北京“四個中心”定位高度契合,尤其體現在政治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方面,成為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重要展示窗口是北京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同時,在試點建設過程中,北京的碳市場生態系統聚集最全、發育最好,也具備迅速啟動建設全國交易系統及其管理機構的各類條件。
另一方面,雄安新區建設是千年大計,“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建設思路也與全國碳市場“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節能減排、促進綠色發展”的功能定位高度契合。未來還可能有眾多央企的總部、辦公室設在雄安新區。從長遠看,雄安新區具備成為全國碳交易中心的各項條件,從服務排放企業角度來看也是最為合適的選址。
同時他指出,依托北京-雄安雙總部模式建設全國碳交易中心市場,可以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示范,既可以為雄安新區培育新的低碳服務產業提供支撐,也可以側面支撐京津冀的霧霾治理。
“根據國家發改委氣候司相關專家初步測算,未來中國碳配額將是歐盟的3倍,預計高峰成交量可達到260億噸以上,以目前最低碳價30元/噸計算,未來中國碳市場成交額可達8000億元以上;以歐盟最高碳價120元/噸計算,未來中國碳市場成交額有望達到30000億元。如此體量的市場還會帶動相關服務業的快速發展,為雄安新區培育新的低碳服務產業提供支撐。”賀強表示。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浙江“兜底”售電為何有人點贊有人不爽?
2021-12-20售電
-
分錢、分糧、分地盤…大秦電網招募售電合伙人
2021-01-28大秦售電,招募,貴州區域,合伙人,限50個,名額,月入上萬,不是夢 -
10月份用電量延續較快增長態勢 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2020-11-17全社會用電量,國家電網,產業用電量 -
能源市場“負價格”事件分析及啟示
2020-11-03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改
-
國家發改委給14家單位回函了!完善落實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的八條建議
2021-03-10國家發改委,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八條建議 -
2020年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河南、云南、山西、浙江、江蘇五省區改革推動成效顯著
2020-11-16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 -
貴州電網關于支持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的建議
2020-11-10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2021-10-15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目錄電價,電力,營銷系統,影響,電改 -
電改里程碑文件——真的放開兩頭
2021-10-15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電改新思維十七】目錄電價“天花板”被捅破,對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有何影響?
2021-05-20電改,電價,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大秦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