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份上調煤電標桿電價 14家上市電企將獲益近7億
在維護市場競爭秩序和調節企業效益的鋼絲繩上,煤電監管方手握平衡桿,正不斷調整行進的姿勢。8月3日,國家發改委披露首例直供電價格壟斷協議案被依法查處,23家涉案火電企業合計罰款超過7000萬元。盡管從去年下
在維護市場競爭秩序和調節企業效益的“鋼絲繩”上,煤電監管方手握平衡桿,正不斷調整行進的姿勢。8月3日,國家發改委披露首例直供電價格壟斷協議案被依法查處,23家涉案火電企業合計罰款超過7000萬元。盡管從去年下半年煤炭價格就持續上漲,導致燃煤發電企業成本猛增,經營出現比較嚴重的困難,但這并不能成為發電企業合謀操縱市場價格的理由。事實上,企業的做法正好跟電改建立競爭市場的方向相悖。借由此次處罰,發改委也傳遞出維護電力市場公平和秩序的信號。
就在國家發改委披露此次直供電價格壟斷協議案之前,多個省份曾陸續上調燃煤發電機組標桿上網電價,以緩解煤電企業經營困難。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至少1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電價調整信息,合計2017年度獲益至少6.98億元。
在原料價格居高不下的背景下,煤電企業所面臨的形勢仍難言輕松,不論是業內人士還是上市公司,都以“杯水車薪”來形容此次上調電價對煤電企業的效果。而年內是否還會有第二次上調?多位分析人士給出了很謹慎的悲觀判斷。
多家電企上半年業績預虧
2016年下半年興起的“煤超瘋”近日形勢暫穩。河北省政府8月3日官網消息稱,河北港口集團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8月2日發布信息,2017年7月26日至8月1日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583元/噸,環比持平,結束了連續7周的上漲局面。
不僅原料價格企穩,煤電企業亦收到了政府的“清涼費”。近日,14家上市公司接連披露,已收到省級發改部門通知,“根據國家發改委的統一部署,為緩解燃煤發電企業經營困難,決定提高燃煤發電企業上網電價”,自7月1日起實行。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截至8月3日,已有至少14家上市公司披露標桿電價上調信息,其中有10家披露了上調預計對2017年度收益的影響,共計6.98億元。上述14家上市公司分布在8個省、自治區,分別為廣東、河北、湖北、遼寧、內蒙古、山東、山西、河南。
其中,河南地區上調幅度最大。豫能控股(001896,SZ)7月11日披露,河南省燃煤發電機組上網電價提高0.0228元/度(含稅)。“經初步測算,預計本次電價調整將增加本公司2017年度售電收入約2.53億元。”豫能控股在公告中披露,這也是已披露預計收益影響的10家企業中最高的。
此前在7月15日,豫能控股披露的2017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預計期內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約為虧損0.4億元~1.1億元。
上調幅度最小的是廣東地區。4家廣東區域內的上市公司披露,廣東省燃煤發電企業的標桿上網電價為0.0025元/度(含稅)。其中,經初步測算,本次調整預計使得粵電力A(000539,SZ)增加2017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375萬元;穗恒運(000531,SZ)2017年度營業收入增加約400萬元(不含稅);深圳能源(000027,SZ)2017年度營業收入增加約1680萬元;寶新能源(000690,SZ)2017年度營業收入預計增加約600萬元。
相較其他區域,廣東地區的煤電企業在上半年尚能保持盈利。粵電力A7月14日公告,其2017年半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為1億元~1.4億元,但較上年同期仍下跌86%~81%;深圳能源7月15日披露,其2017年半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在3.41億元~4.26億元之間,較上年同期也下跌了50%~60%。
“受煤炭價格高企及煤電銷售價格下降的雙重影響,下屬煤電企業利潤總額下降幅度較大。”多家煤電上市企業在2017年半年度業績預告中解釋稱。
上調上網電價降低成本
煤價高漲,煤企笑了,煤電企業卻“哭”了,這也讓煤電監管方不得不夾在中間左右調停。
6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取消、降低部分政府性基金及附加合理調整電價結構的通知》,以緩解燃煤發電企業經營困難。
據卓創資訊分析師崔玉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最近一次上網電價的調整發生在2015年。當時的煤炭價格巨幅下跌,已觸及煤企成本底線。在行業虧損面不斷擴大的長期困境下,國家發改委正式下調上網電價。
情況已發生了調轉。“今年電廠虧損的確很嚴重,這次的上調主要是為了電廠。”崔玉娥也印證了這一事實。她透露,在上調上網電價的同時,還取消了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這種政策對煤電企業來說,相當于是降低了賦稅。
以河南省為例,在7月1日發布上調上網電價0.0228元/度的同時,還取消了1.5分/度的上述專項資金。“這相當于是給了電廠3分多(每度)的利潤。”
“杯水車薪。”這四個字,是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在討論這次電價上調能給電廠帶來的實際效益時做出的評價。他提出,現存的煤電虧損主要由于兩個方面,即煤價居高不下和發電小時數下跌導致的煤耗增加。
那么,作為上網電價調整獲益方的發電廠,對這次上調能為自身帶來的效果又持有怎樣的態度呢?
一位不愿具名的上市公司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四五千萬元的獲益,對煤電企業的幫助的確說不上太大。”當問及2017年煤電企業是否依舊會在酷暑中再度過一個“寒冬”時,上述內部人士認為,多方受困的煤電企業今年的日子難言樂觀,“企業面臨的壓力除了電價外,還有負荷率,同行業競爭以及利用小時數等等。”
年內再迎上調標桿電價是否可期?多位業內人士給出了悲觀的預期。“這次的上調其實是在壓縮電網公司的利潤,而即便是在國家控制的電網中,能夠再次壓縮的利潤空間已經不多了。”
新電改首例電價壟斷案背后:地方火電企業“螳臂”難擋市場化潮流
電改“9號文”出臺已超兩年,電力市場化改革中也伴隨著諸多利益博弈,山西發電企業價格壟斷協議案就是典型。
該案中,山西幾乎所有發電企業都被卷入,23家電企集團共同協商直供電交易價格,實施直供電價格壟斷協議。
“此次發改委依法治理山西電力市場,對電改推進,克服電改阻力開了一個好頭。”華北電力大學教授曾鳴認為,山西這些電企作為供應方,聯手操縱價格,是一種比較典型的合謀操縱方法。電改目的是通過市場競爭產生效益,而不公平競爭、寡頭競爭等會使效益大打折扣。
處罰壟斷為電改清障
在電力市場化改革中,山西當地煤電企業的應對方法是合謀協商直供電交易價格,該行為遭到了國家發改委的處罰。在電改的深入期,發改委的處罰無疑具有重大意義。
曾鳴認為,山西這些發電企業作為供應方,聯手操縱價格,是一種比較典型的合謀操縱方法。電力作為一種特殊商品,市場化進程本身就比較難,如果出現人為操縱的情況,就更容易出現波折。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9號文”)出臺,同年六大配套文件緊隨發出。根據電改“9號文”,此次電改的重點和途徑是:在進一步完善政企分開、廠網分開、主輔分開的基礎上,按照“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體制架構,有序放開輸配以外的競爭性環節電價,有序向社會資本放開配售電業務,有序放開公益性和調節性以外的發用電計劃,推進交易機構相對獨立,規范運行,進一步強化政府監管,進一步強化電力統籌規劃,強化電力安全高效運行和可靠供應。
“9號文”的主要精神就在于“放開兩頭,管住中間”。兩頭的發電企業和用戶可以通過市場競爭的方式來決定電價,而中間的電網既然是自然壟斷行業,就單給電網的輸電定一個價格——這個價格就是按照“準許成本加合理收益”確定的輸配電價。
發電企業屬于放開的兩頭之一。在山西電改壟斷中,山西當地幾乎所有發電企業都被卷入,23家發電企業集團共同協商直供電交易價格,實施了直供電價格協議。
曾鳴認為,此次發改委依法治理山西電力市場,對克服電改阻力開了一個好頭。這些企業被罰會促進電力市場健康發展,有助于讓市場效益發揮出來,更加公平透明。
電企將在兩難中前行
事實上,與去年發電企業盈利狀況相比,今年由于煤炭價格大幅上漲,大部分煤電企業出現了虧損的情況。在電力改革的潮流下,煤電企業的市場化改革任重道遠。
此次涉事主體既有大唐、國電、華能、華電4家央企發電集團山西公司,也有漳澤電力、格盟能源、晉能電力、西山煤電4家省屬發電集團以及15家發電廠。其中漳澤電力和西山煤電都是上市公司。
8月3日下午,記者撥打涉事企業之一的漳澤電力電話,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發改委的處罰通知還未收到。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認為,火電企業合謀定價的主要原因是不想虧錢。目前電力市場存在過剩的現象,甚至交易越多虧損越多,這對火電企業來說是很“疼”的。但也不能因為煤炭漲價,就搞合謀定價。
在該案件中,企業的做法正好跟電改建立競爭市場的方向是相悖的。在競爭市場上,企業的趨利性是其勾結合謀的動力,要么抬高價格,要么壓低價格。山西這些火電企業一直在參與直供,未來直供份額會越來越大,其“勾結”謀利的動力也會越來越大。這種情況下,監管部門如何及時制止和處罰顯得非常關鍵。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浙江“兜底”售電為何有人點贊有人不爽?
2021-12-20售電
-
分錢、分糧、分地盤…大秦電網招募售電合伙人
2021-01-28大秦售電,招募,貴州區域,合伙人,限50個,名額,月入上萬,不是夢 -
10月份用電量延續較快增長態勢 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2020-11-17全社會用電量,國家電網,產業用電量 -
能源市場“負價格”事件分析及啟示
2020-11-03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改
-
國家發改委給14家單位回函了!完善落實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的八條建議
2021-03-10國家發改委,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八條建議 -
2020年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河南、云南、山西、浙江、江蘇五省區改革推動成效顯著
2020-11-16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 -
貴州電網關于支持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的建議
2020-11-10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2021-10-15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目錄電價,電力,營銷系統,影響,電改 -
電改里程碑文件——真的放開兩頭
2021-10-15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電改新思維十七】目錄電價“天花板”被捅破,對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有何影響?
2021-05-20電改,電價,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大秦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