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集團層面公司制改革倒計時 不到50家上交答卷
按照國資委的預期,今年年底前將力爭全面完成央企公司制改革。這其中,既包括央企各級子企業公司制改制,更包括集團層面公司制改革。對于集團層面公司制改革,國資委研究中心專家許保利直言:如果集團公司層面改
按照國資委的預期,今年年底前將力爭全面完成央企公司制改革。這其中,既包括央企各級子企業公司制改制,更包括集團層面公司制改革。
對于集團層面公司制改革,國資委研究中心專家許保利直言:“如果集團公司層面改革不到位,與出資人關系無調整,那么下一步的公司制改革意義會受限”。
7月5日,經濟觀察報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已經完成集團層面改革的央企,大體數量上不超過50家。國資委研究中心處長王絳認為,由于清產核資、債權債務等方面的掣肘,集團層面公司制改革并不容易。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王炳華對于集團層面改革的難度有著深切體會。7月6日,在該集團2016年度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現場,他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集團層面做這件事比子企業做這件事難度更大,應該說非常大??尚械牟僮髀窂綉?ldquo;從下往上”。
他所說的“從下”開始的路徑,已經體現在國資委6月初公布的信息中,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各級子企業公司制改制面達到92%,中國國電、中國一重等7家中央企業二級及以下子企業全面完成改制。
有了子企業改制的基礎,王炳華認為,現在已經到了推動集團層面改革的最好時機。
而且,為了支持央企集團層面公司制改革的順利推動,經濟觀察報了解到,目前,監管層在資產評估和清理過程中,正相應提供一部分優惠的稅收政策給企業,用來鼓勵其加快整體公司制改革的進程。
在頂層設計上,6月26日,中央深改領導小組也審議通過《中央企業公司制改制工作實施方案》,為央企公司制改制奠定政策基礎。
由此,王炳華認為,“現在正是推動集團層面公司制改革的最好時機”。這項本該在上個世紀《公司法》出臺之際便有望完成的改革,歷經多年,終于可期。
集團改革待突破
截至目前,完成集團層面公司制改革的企業數量并不龐大。經濟觀察報獲悉,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發端開始,當時一些進行公司制改革的企業是“直接翻牌”。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袁東明曾撰文認為,“真正從全民所有制企業改制過來的占比并不大;尚未改制的企業中很多是國資委監管的一級企業集團”。
1993年,《公司法》出臺,成為繼20世紀8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簡稱《企業法》)規范國企管理體制和經營行為的又一個重要的法律依據,也是國企公司制改革的操作基礎。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周放生解釋道,所謂公司制改革,就是把原來按《企業法》注冊的國有企業,改為按照《公司法》公司制注冊的國有企業。
在這之后,新設的部分中央企業及子企業,是目前被納入公司制企業中的一部分,至于《公司法》出臺之前的一些全民所有制企業,一開始的公司制改制并沒有那么容易。
正如袁東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已是公司制的企業中,絕大部分都是《公司法》正式實施后新設的,真正從全民所有制企業改制過來的占比并不大”。
例如國資委6月初對外公布的已經全面完成公司制改革的企業中廣核,便是1994年成立的。
在上世紀90年代,之所以沒有一鼓作氣做完公司制改革,國資委研究中心處長王絳認為原因復雜,主要是因為出資人不到位,而且那時候產權不明晰,難度相對較大。王絳進一步表示,如今再推公司制改革,同樣面臨一定的困難,其中包括清產核資、債權債務以及稅收方面的一系列問題。
對此,袁東明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尚未改制的企業很多是國資委監管的一級企業集團,或被兼并重組后的二級、三級企業,資產規模大、業務范圍寬、地域分布廣,清產核資、資產評估的工作量會非常大。而且,由于這些尚未改制的企業都是老國企,歷史遺留下來的土地、債權債務、人員安置等糾紛或問題非常多,要在短時間內有效解決好非常不容易。
許保利補充道,《公司法》出臺之后沒多久,便歷經國企三年脫困,加上正式成立國資委后,國資委監管重點一定程度向經濟考核等指標上傾斜,因此公司制改革進度有所放緩。他認為,目前,集團公司的改革是核心問題,而不是只改二、三級企業,與之相關的另一關鍵問題是“建立有限責任”。即原來中央企業是按照企業法注冊的,國家對企業負無限責任。在進行公司制改制后,對企業負責的方式變成了以出資額為限。
為了解決好上述種種問題,監管層正在為央企鋪路。
經濟觀察報從國電投獲悉,該集團在改革過程中得到的最大實惠有兩點,一是資產評估、資產清理過程中,監管層將給國電投提供一部分優惠的稅收政策,具體來看是“增值部分不收稅”,也就是“資產從賬面上過來,再從賬面上過去,國家不收稅”。
王炳華直言:“稅收政策的利好是我們最大的動力之一,所以我們要抓緊時間按照國家的要求完成集團層面公司制改革,實話說這項優惠政策對我們而言有吸引力,所以我們要盡快去完成,越快越好”。
另外一點,從《公司法》的角度來看,有些利好政策是專門針對按照《公司法》注冊的企業,而按照《企業法》注冊的企業則是沒有的,所以“如果我們盡快完成集團層面公司制改革,對于企業自身的提質增效也會有好處”,王炳華進一步向經濟觀察報透露,國家電投有望在國資委統一要求的改革時間節點前完成這一改革任務,甚至有希望在十九大召開之前完成。
不過王炳華還表示,每一家央企集團進行公司制改革的情況有所不同,國電投集團層面整體改革的難度的確存在,但并非不能克服,而且判斷是否順利開展公司制改革的標準,不能單純從國家統一要求,以及《公司法》工商登記變更等條件上去看,例如還可以從企業內部這幾年內部運作上看,國電投其實已經在用公司制的路徑操作了,包括董事會規范運作、監事會規范運作、執行層規范運作等等,均為公司化運作,未來等集團層面公司制改革完成,國電投從法律到實踐層面的公司制運作,將更合法合規。
子企業先行
在王炳華看來,如果率先完成旗下子企業公司制改制,再推動集團層面公司制改革,會是比較好的時機。
這一輪的國企國資改革中,各大央企的確實踐了上述操作路徑。國資委6月初統計數據顯示,公司制改革正在加快推進。截至2016年底,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各級子企業公司制改制面達到92%,其中,東方 電氣集團、中廣核、上海貝爾3家企業全面完成了公司制改革,中國國電、中國一重、中國鐵建、建筑設計集團、中國航信、武漢郵科院、華僑城集團7家中央企業二級及以下子企業全面完成改制。
省級國資委監管企業改制面超過90%,其中遼寧、吉林、江蘇、福建等19個地方國資委所監管一級企業全部完成公司制改制。按照《政府工作報告》中“今年要基本完成公司制改革”的要求,為加快推進此項工作,國資委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起草了《中央企業公司制改制工作實施方案》,今年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集團層面要全部完成公司制改制。
其實,早在2010年,國資委統計的產權登記數據就曾顯示出央企子企業公司制改制的成效。根據當年統計數據顯示,央企及其子企業中,公司制企業占全部登記企業的69.43%,其中當時的125戶央企中公司制企業為32戶,占25.06%,較2005年中央企業中公司制企業比重增加15.85個百分點。
而且2010年,中央企業的一級、二級、三級及以下子企業中公司制企業所占比重分別為56.03%、70.74%和76.82%,分別較2005年同級次企業中公司制企業所占比重增加5.66、8.01和3.75個百分點。
無論是上世紀90年代,還是如今新一輪國企國資改革,子企業層面的公司制改革進度均快于集團層面公司制改革進度。許保利直言,在關注改制面擴充的同時,更要關注改制的效果。
6月26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六次會議強調,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國有企業公司制改制工作,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要以推進董事會建設為重點,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實現權利和責任對等。要對改制全流程加強監管,嚴格履行決策審批程序,嚴防國有資產流失。要處理好企業改革發展穩定關系,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要把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確保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在企業改制中得到充分體現和切實加強。
在周放生看來,此次會議提及董事會建設為重點,意思是央企公司制改革不能僅僅做形態的變化,還要做進一步深化的改革,而且公司制改革是董事會改革的前提,從邏輯上來說,公司制改革、改制完了之后再推進股權多元化改革、董事會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將更能體現市場化的效果。
鋪路
除了董事會建設,央企子企業乃至集團層面的公司制改革,還將為接下來的其他國資國企改革細項鋪路。這些改革細項,包括股權多元化改革,包括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包括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等。
在王絳眼中,公司制改革好似這一輪國企改革的一個突破口,只有率先完成了公司制改革,才能更好地進行董事會改革,甚至股份制改革以及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李錦也認為,中央企業改制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基礎性改革。
在上世紀90年代,監管層曾提出對國有大中型企業,尤其是特大型企業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并將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內涵概括為“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
基于這一點,李錦認為,這一次的央企公司制改革,有利于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以產權為主,而不是行政關系為主,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
而且,經過公司制改革的企業,股權關系將更加明確,政府以出資人身份監管企業,有利于落實以“管資本”為主的國資監管改革。
李錦還表示,公司制改革還可以優化股權結構,推進股權多元化改革,解決“一股獨大”問題。當然也有利于為保護中小投資人或中小股東合法權益提供制度性保障,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進創造條件。有利于把企業推向市場,提升企業集團整體的市場化經營水平,激發集團整體的活力,把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
至于產權改革,袁東明曾撰文表示,推進國企管理體制市場化關鍵在于產權制度改革,重點是推進各級國資委所監管的一級企業(集團公司)的股權多元化改革。目前中央和地方層面還都有很多一級企業仍未完成公司制改革,要盡快完成一級企業的公司制改革,并逐步改革成為股權多元化公司。通過股權多元化改革,形成相互制衡的股權結構和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并依照《公司法》規范和落實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的責權,出資人機構則通過董事會參與企業治理,最終實現國有企業治理機制的商業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張文魁認為,對于國企來說,多數大型國企是集團型國企,央企幾乎全部是集團型企業。這些集團型國企,以前的改革,特別是產權改革,基本上是碎片化的,即保留母公司的國有制不受觸碰,維持國有獨資,而子公司等下級法人實行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產權改革。未來應該加大集團層面公司制改革力度,積極引入各類投資者實現股權多元化,創造條件實現集團公司整體上市。

責任編輯:電小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浙江“兜底”售電為何有人點贊有人不爽?
2021-12-20售電
-
分錢、分糧、分地盤…大秦電網招募售電合伙人
2021-01-28大秦售電,招募,貴州區域,合伙人,限50個,名額,月入上萬,不是夢 -
10月份用電量延續較快增長態勢 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2020-11-17全社會用電量,國家電網,產業用電量 -
能源市場“負價格”事件分析及啟示
2020-11-03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改
-
國家發改委給14家單位回函了!完善落實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的八條建議
2021-03-10國家發改委,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八條建議 -
2020年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河南、云南、山西、浙江、江蘇五省區改革推動成效顯著
2020-11-16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 -
貴州電網關于支持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的建議
2020-11-10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2021-10-15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目錄電價,電力,營銷系統,影響,電改 -
電改里程碑文件——真的放開兩頭
2021-10-15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電改新思維十七】目錄電價“天花板”被捅破,對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有何影響?
2021-05-20電改,電價,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大秦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