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改進行時:交易中心股份制破局機構獨立性成焦點
和國家電網在其他省份成立的電力中心不同,5月11日山西電力交易中心完成工商注冊的4個月之后,9月14日才在太原舉行了揭牌儀式。根據股權結構,山西電力交易中心注冊資本1億元,其中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持股70%,大
和國家電網在其他省份成立的電力中心不同,5月11日山西電力交易中心完成工商注冊的4個月之后,9月14日才在太原舉行了揭牌儀式。
根據股權結構,山西電力交易中心注冊資本1億元,其中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持股70%,大唐集團、國電集團、華能集團、同煤漳澤電力、晉能電力和太鋼集團各持股5%。山西電力交易中心的股權爭議,以發用電企業持股30%塵埃落定。
然而,在山西電力交易中心完成從工商注冊到揭牌期間,曾因為之前電網欲獨資組建交易中心,不符合《山西省電力體制改革綜合試點實施方案》的要求,引中央改革辦督察組赴山西督辦電改,其間各方利益博弈暗潮涌動。
同樣在本月初,重慶電力交易中心也掛牌成立,國網持股70%,發電企業、售電企業、地方能源企業及第三方機構持股30%。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國網公司成立的27家電力交易中心均為國網獨資。顯然,股份制改造破局成為本輪電改的重要“突破點”。
“已經出現股權多元化的電力交易中心,主要是由于地方政府較為強勢,對于推進電改的訴求更迫切。”在一位參與電力改革的專家看來:盡管多數省份對國網獨資電力交易中心一事都是“得過且過”,并沒有提出太多異議,但國家層面對于國網獨資并不認可,預計后期還有部分省份將對電力交易中心進行股份制改造,博弈還在繼續。
電力中心股份制改造破局
《中國經營報》記者從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看到,雖然山西電力交易中心揭牌并宣布多元化的股權結構,但是工商資料還沒有進行更新。截至9月23日,該交易中心還是5月份的相關資料,股權結構仍是國網山西電力公司持股100%。
今年上半年以來,隨著北京和廣州兩大國家級電力交易中心成立之后,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先后成立了30余家省級電力交易中心。
根據3月11日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批復的《山西省電力體制改革綜合試點實施方案》的要求,明確要求“成立由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相對控股、第三方機構及發電企業、售電企業、電力用戶等市場主體參股的有限責任公司”。
但5月份國家電網成立的山西電力交易中心仍是100%控股,直接“打臉”上述方案,也引發了各方的關注。
6月15日,中央改革辦督察組在山西召開電力體制改革座談會,對山西電改存在問題及原因進行分析。國家能源局山西監管辦人士稱,將盡快按照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批復的意見,組建山西電力交易機構。
8月18日,山西省經信委向大唐集團、國電集團、華能集團、同煤集團、晉能集團和太鋼集團發了意見函,征詢這些企業是否愿意參與以及愿出資的額度。并最終定下來這6家企業各持股5%的結構。
而在位于中國西南的重慶,9月1日重慶電力交易中心正式掛牌,這也是一家極為坎坷的電力交易中心。最終,國網重慶電力出資70%,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集團作為第三方機構,代表政府出資11%;重慶市能投集團出資4%,華能國際電力、重慶渝能集團、國家電投集團重慶電力、神華神東電力、兩江長興電力公司分別出資3%。
這其中,兩江長興電力公司是重慶最早成立的三家售電公司之一,曾要求獲得售電結算權,但國網并沒有做出讓步。
重慶和山西這兩家出現變局的電力交易中心,此前都因為股權問題沒有掛牌,而結果最終以國網讓出了30%的股權做了了結。
一位電改專家認為,電力交易中心控股權的爭奪,主要歸結為結算權及現金流的爭奪。2016年的《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國家電網的營業收入全球第二,僅次于沃爾瑪。而電網企業巨額營業收入主要是靠全國上萬億元的電費支撐。而在電改中,如果售電公司掌握了結算權,電網企業則成為售電市場的下游環節。巨大的現金流斷裂,電網企業進行大規模投資、建設的“生命線”恐將收到直接影響。
區域交易中心
同樣的博弈也發生在區域性電力市場。
8月23日,河北省發改委發布《關于河北北部電網電力直接交易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稱,冀北電力交易中心已在7月15日掛牌成立,首批擬參加直接交易的用戶為133家,其中發電企業15家。
而據知情人士稱,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計劃叫停河北北網開展直接交易,原因在于這一做法或阻礙了京津唐統一電力市場的建設。
7月底,國家能源局華北監管局發布《京津唐電網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暫行規則》(以下簡稱《規則》),要求各市場成員按照規則開展京津唐電網直接交易,建立統一的電力交易平臺,確保2016年10月底前具備開展集中競價交易的條件。
“京津唐電力直接交易規則直接印發,并沒有征求國網的意見。”一位電力知情人士稱,這一文件公布后,國網相關負責人“如坐針氈”。因為此前在華北片區,國家電網在4月剛剛成立了天津電力交易中心,7月成立了首都電力交易中心和冀北電力交易中心。如果華北地區的電力格局生變,一些已存在的交易機構只能將出現歸并和調整。
7月19日,國家能源局曾在《關于做好京津冀電力市場建設有關工作的通知》中提到,要結合京津冀地區實際,按照股份制模式,以具備同步開展中長期和現貨交易能力為基本要求,提出京津冀電力交易機構組建方案及章程。組建方案也要明確業務范圍、職責、人員編制和內設部門,清晰界定本電力交易機構與相關電力調度機構等的關系,9月底前將上報國家能源局。
在一位電改專家看來,之所以會出現分歧,主要在于京津冀電力市場提出要開展電力現貨交易,而現貨交易是日前、實時市場,和電網的安全運行緊密相關,所以只能由一個電力交易機構定規則。在此情況下,天津、首都和冀北交易中心都不能做電力現貨交易,只能由京津冀統一市場來進行。
“不同于其他地方國網能獨資或控股70%,京津冀電力交易中心電網占比將降低,可能只有30%。”知情人士告訴記者,作為第一個進行電改區域電力市場,國家層面寄予了更高期望,希望股權結構更加多元化。
市場管理委員亦是核心
盡管在此輪電力交易中心建設中,國網看似做了“讓步”,但是不可忽視電網企業仍然具有較大的話語權。即使是京津冀電力交易機構組建的初步方案中,電網企業也是單一最大股東,任意3個參股單位股權份額合計不超過50%。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此前在“9號文”的多次修訂中,都沒有提及電網企業可以成立售電公司的說法,直到專家提交的最后一版修改稿中也是如此。但是最終公布的配套文件卻出現“翻盤”:電網企業明確成為三類售電公司之一。
這就帶來問題——既然電網可以成立售電公司,如果電網獨資電力交易中心,就會出現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情況。
“比如廣東的電力競價交易,如果售電公司知道底牌,那將會對規則和結果產生巨大影響。”一位售電公司人士認為,在電力交易中,交易中心的獨立性至關重要,電網不獨資、不實現絕對控股是一種較為理想的狀態。
華北電力大學能源與電力研究咨詢中心主任曾鳴認為,多地進行的電力交易中心股權多元化改造,主要是地方擔心獨資不利于交易機構的公平運行。但是,現在交易機構被定義為非盈利單位,股權結構不會對交易中心的公平、公正起到作用,也就是說電網是否獨資或控股交易中心并不是重點。
曾鳴表示,交易中心應該如何監管是最為關鍵的問題,以交易中心結伴而生的市場管理委員會能否起到實際有效的監管作用。
8月25日,廣州成立了首個市場管理委員會,由送電省、受電省、發電企業、電網企業、交易機構、第三方等類別代表組成,初期規模28人。主要負責研究討論交易中心章程、交易和運營規則,推薦高管,并協調電力市場相關事項等。
“管理委員會相當對獨立董事,能夠提名高管的這一權力很大。”一位電改專家表示,管理委員會能夠對交易中心的各種事項進行審議表決,即使電網企業能夠掌握董事會,也不一定能控制住高管人選,這就給市場的運行形成了有效的監管機制。
在山西電力交易中心揭牌后,也正在研究市場管理委員會的組建。而近期,山西舉行了選舉大會,選出11位候選人,將在山西電改領導小組審核同意后正式公布。
國家能源局負責人8月底稱,市場管理委員會是由各市場主體代表組成,能夠反映各方意愿,有利于協調關系和調動積極性,所以不管是否組建相對獨立的電力交易中心,只要開展了電力市場化交易,均應抓緊時間組建市場管理委員會。

責任編輯:大云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浙江“兜底”售電為何有人點贊有人不爽?
2021-12-20售電
-
分錢、分糧、分地盤…大秦電網招募售電合伙人
2021-01-28大秦售電,招募,貴州區域,合伙人,限50個,名額,月入上萬,不是夢 -
10月份用電量延續較快增長態勢 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2020-11-17全社會用電量,國家電網,產業用電量 -
能源市場“負價格”事件分析及啟示
2020-11-03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改
-
國家發改委給14家單位回函了!完善落實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的八條建議
2021-03-10國家發改委,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八條建議 -
2020年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河南、云南、山西、浙江、江蘇五省區改革推動成效顯著
2020-11-16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 -
貴州電網關于支持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的建議
2020-11-10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2021-10-15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目錄電價,電力,營銷系統,影響,電改 -
電改里程碑文件——真的放開兩頭
2021-10-15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電改新思維十七】目錄電價“天花板”被捅破,對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有何影響?
2021-05-20電改,電價,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大秦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