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綠證數據想到的事兒
根據國家能源局權威發布,2024年12月,綠色證書單月交易量歷史性突破一億大關,具體達1.14億個,這一里程碑事件標志著綠色證書市場的蓬勃興起。當月,伴隨綠色電力交易的綠色證書數量亦達到2155萬個。回顧整個2024年,全國綠色證書交易總量實現了顯著增長,總計達到了4.46億個,其中伴隨綠色電力交易的綠色證書數量為1.69億個。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國累計交易綠色證書數量已經累積到了5.53億個,其中伴隨綠色電力交易的綠色證書數量為2.38億個。尤為值得關注的是,伴隨綠色電力交易的證書占比高達43.04%,這一數據深刻揭示了綠色證書與綠色電力交易之間的密切關聯。
(來源:微信公眾號“電之視角”)
在2024年12月,國家能源局頒發了高達1.99億個綠色證書,這一數字相較于上一年度增長了驚人的2.12倍。這些證書覆蓋了多達5.8萬個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1.29%。其中,可交易的綠色證書數量達到了1.46億個,占到了總量的73.29%。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國家能源局的數據,2024年11月份,各類可再生能源對應的綠色證書數量達到了12.05億個,其中可再生能源電量所對應的綠色證書數量為1.59億個,占當月總量的13.20%。這一數據進一步凸顯了綠色證書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廣泛應用。這些數據揭示出,綠色證書的核發工作已邁入一個以當期可再生能源電量為主導的全新紀元,不僅彰顯了綠色能源的蓬勃發展趨勢,也凸顯了綠色證書在促進可再生能源市場繁榮中的關鍵作用。
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數據,2024年全年累計核發綠證47.34億份,其中可交易的綠證數量達到31.58億份。截至2024年12月,全國累計核發的綠色證書數量已經達到了49.55億個,其中可交易的綠色證書數量為33.79億個。這一系列數字標志著自2022年6月以來,已建檔立卡的集中式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歷史電量的綠色證書核發工作已基本完成。這一成就不僅體現了國家對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重視,也標志著綠色證書制度在推動綠色能源發展方面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
表一 核發綠證和交易綠證的數據對比
在看到好的一面的時候,也要看到隱憂。
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數據,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國累計核發綠證47.56億個,其中累計交易綠證達到4.39億個,表明盡管可再生能源在市場交易中的累計交易占比已達到約9.23%,但仍有超過90%的可再生能源尚未充分利用市場化交易機制。例如,根據參考資料2,截至2020年底,我國生物質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占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的3.2%,總發電量占比上升至6.0%,這無不昭示著,可再生能源在市場交易中的巨大潛力尚待進一步挖掘與釋放。那么,對于這些尚未實現交易的可再生能源來說,如何才能讓它們的綠色價值得到充分的體現和實現呢?
數據的背后,還有哪些疑問呢?
一、 數據合理性分析
年底交易量激增:2024年12月綠證單月交易量(1.14億)占全年總量(4.46億)的25.56%,是否存在政策窗口期(如年底考核)或市場預期變化(如企業集中完成減排目標)導致交易量集中釋放?
二、綠證與綠色電力交易的關聯性
43.04%的伴隨交易占比:近半數綠證與電力交易綁定,然而,仍有57%的綠證在市場中孤軍奮戰,獨立流通。這種模式是否反映了綠證市場的雙重屬性(環境權益與電力交易)?如何平衡兩者的協同發展?
獨立綠證市場的流動性:未伴隨電力交易的綠證是否面臨流動性不足或價格波動風險?是否需要引入更多金融工具(如期貨、期權)提升市場活躍度?
三、可再生能源市場化交易的短板
盡管綠證交易量顯著增長,但根據最新數據,可再生能源市場仍有85.85%的潛力未被開發。例如,2024年前10個月,美國可再生能源占電力總供應的24.2%,而中國在2024年11月綠證交易量為5426萬個,顯示出市場對綠證的需求正在升溫。這可能與缺乏強制配額、價格機制不合理或市場主體參與意愿不足有關。
生物質發電面臨嚴峻挑戰:其裝機容量占比僅為3.2%,發電量占比也僅為6.0%。這一困境是否源于原料供應的不穩定性、技術成本的高昂,或是政策扶持力度的欠缺?而綠證機制,又能否成為激勵其突破瓶頸、蓬勃發展的關鍵鑰匙?
四、 政策與機制優化方向
綠證核發與追溯機制: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核發和交易規則》,綠證核發將基于電網企業、電力交易機構提供的數據進行,確保了綠證核發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這是否意味著未來綠證核發將完全基于當期發電量?同時,規則中如何確保避免歷史項目的重復計算或權益沖突?
五、市場透明度與公眾參與
數據公開與可追溯性是市場健康運行的基石:綠證交易的相關數據,如價格、買賣方信息等,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公開與透明?而我們又該如何進一步加大力度,提升市場的透明度,從而吸引更多的中小企業和個人投資者踴躍參與?
消費者認知與需求:普通用戶對綠證的認知度較低,如何通過宣傳或激勵機制(如碳積分兌換)提升公眾購買意愿?
六、長期趨勢與挑戰
綠證與碳市場的聯動:未來綠證是否可能納入全國碳市場,形成協同減排機制?如何避免雙重計算或政策重疊?
綠證市場的快速發展體現了我國能源轉型的決心,但數據背后暴露的結構性矛盾(如交易集中化、區域失衡、政策工具單一)仍需深入探討。未來需通過政策精準發力、市場機制創新和技術賦能,推動綠證從“量的增長”轉向“質的提升”,真正成為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責任編輯:雨田
-
云南電力市場之用戶側結算
2025-01-20云南電力市場 -
云南電力市場之發電企業結算
2025-01-20發電企業結算 -
350410戶!云南電力市場注冊電力用戶數量突破35萬戶
2025-01-20云南電力市場注冊
-
由綠證數據想到的事兒
2025-02-05綠證數據 -
南方電網2025年工作這樣做
2025-01-20南方電網 -
2025年全國能源工作要點速覽
2024-12-17能源工作要點
-
電力現貨市場下交易業績好壞如何公允評價?
2024-10-15電力現貨市場 -
蒙西電力市場用戶側月度組合交易策略
2024-09-03蒙西電力市場 -
貴州電力交易中心2024年2月市場化交易加權均價
-
四川電力交易中心被監管約談
2024-12-24四川電力交易中心 -
關于售電公司功能與定位的思考(一)
2024-08-26售電公司 -
電力中長期合約的物理執行本質是政府干預
2024-08-01電力中長期合約
-
云南電力市場之用戶側結算
2025-01-20云南電力市場 -
云南電力市場之發電企業結算
2025-01-20發電企業結算 -
350410戶!云南電力市場注冊電力用戶數量突破35萬戶
2025-01-20云南電力市場注冊
-
建設全國首個區域電力市場 打造電力體制改革標桿
2024-08-02區域電力市場
-
隔墻難售電,表前無專線
2024-10-18隔墻難售電 -
五大關鍵要素 聚合視角下虛擬電廠商業模式的再探索
2024-03-05虛擬電廠商業模式 -
國家能源局回復:深化電價市場化改革 滿足居民用電需求
2023-11-16電價市場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