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售電市場十大熱門事件
時光荏苒間2019年匆匆而過,而歲月的車輪從未停歇,嶄新的2020年已經到來。回首剛剛走過的2019年,售電行業經歷了很多,身在其中的我們或許還未意識到,這些事件已成為歷史的節點。現在跟隨北極星售電網小編一起來盤點下2019度售電市場最受關注的十大熱門事件。
01
全面放開經營性電力用戶發用電計劃
2019年6月22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于全面放開經營性電力用戶發用電計劃有關要求的通知》。文件稱,全面放開經營性電力用戶發用電計劃,支持中小用戶參與市場化交易。這是在繼2018年放開在煤炭、鋼鐵、有色、建材4個重點行業進入電力市場后的又一里程碑。該文件一經發布就引起了較高的關注,普遍認為這是我國電力市場化建設邁出的一大步。
經營性電力用戶的范疇是除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公共服務及管理組織、農林牧漁等行業電力用戶以及電力生產所必需的廠用電和線損之外,其他大工業和一般工商業電力用戶。截至目前,已經有云南、湖南、河北南網、陜西、冀北、重慶、新疆、湖北、遼寧和吉林、寧夏、貴州11省區市宣布全面放開經營性電力用戶發用電計劃。
此外,在《四川2020年省內電力市場化交易總體方案》(修訂建議稿)中也提到,放開部分經營性用戶進入市場,農業、居民生活及黨政機關、學校、醫院、公共交通、金融、通信、郵政、供水、供氣等重要公用事業、公益性服務用戶暫不進入市場。
點評:
全面放開經營性電力用戶發用電計劃,意味著更為廣闊的市場化交易空間被打開,更多的中小型用戶將進入市場,2020年將會有更多的省份宣布全面放開,售電公司新的市場機會已經到來。
02
燃煤發電上網電價正式改為基準價+浮動機制,煤電聯動機制正式取消
10月21日,發改委發布《關于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形成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從2020年1月1日起,取消煤電價格聯動機制,將現行燃煤發電標桿上網電價機制,改為“基準價+上下浮動”的市場化價格機制。意見的出臺標志電價改革在堅持市場化方向上邁出新的關鍵步伐。此次改革為近50%的燃煤發電上網電量進入市場創造了條件,將大幅提升電力市場化交易程度。此次改革將對電力體制改革、電力市場發展、行業上下游協調發展和降低用戶用電成本等多個領域產生廣泛積極的影響。
截至12月31日,已有重慶、廣西、天津、上海、河南、河北、山東7個地區發布了改革方案,其中重慶、上海、河南改革方案與發改委指導方案一致。
點評:
我國實施了15年之久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退出歷史舞臺。“基準價+上下浮動”價格機制使煤電市場主體具備了自主定價的空間,電力交易的市場化程度也將進一步擴大。
03
八個電力現貨試點全部結算試運行
6月26日,隨著內蒙古電力多邊交易現貨市場模擬試運行啟動儀式的舉行,第一批8個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全部進入試運行階段,我國電力市場建設取得又一重要突破。截至目前,全國8個電力現貨市場試點省份全部開展了結算試運行。
2017年8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選擇南方(以廣東起步)、蒙西、浙江、山西、山東、福建、四川、甘肅等8個地區作為第一批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
廣東的現貨市場發展較快,從集中交易到日前市場及實時市場,交易品種日趨豐富。蒙西在9月21-27日進行為期一周的結算試運行,市場主體只有發電企業單邊參與。浙江的結算試運行于9月20-26日進行,發電企業單邊參與。浙江的結算試運行于9月20-26日進行,發電企業單邊參與。山西在9月18-24日開展為期7天的連續結算試運行,包括發電企業、售電公司和電力用戶在內的市場主體共443家。山東9月20-26日組織開展連續調電試運行,期間同步開展不少于2天的連續結算試運行,力爭7天連續結算試運行。參與主體包括發電企業、售電公司和電力用戶,新能源未不參與。福建9月21-27日啟動連續7天的調電結算試運行,有14家火電企業單邊參與。9月26-30日,四川開展現貨市場連續調電試運行和結算試運行,發電企業、售電公司、大用戶均可參與。甘肅省內電力現貨市場已經試運行10個月時間,9月底完成連續7天結算試運行。試運行期間現貨市場運行平穩,市場結果合理,電網運行安全。
點評:
隨著現貨市場的如期而至,電力交易的價格機制和交易時間都將發生較大變化,簡單的價差模式將變為更加復雜的量價模式,這對于發售側主體都將是巨大的考驗。
04
增量配電一波三折:第五批試點申報啟動24個試點取消
2019年,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經歷了一波三折,先是第四批84家試點于6月21日公布于眾,增量配電試點擴圍至420家。9月29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取消24個增量配電試點項目資格,試點減少至380家。10月28日,第五批增量配電試點開始報送,意味著增量配電試點將進一步擴圍。
在政策層面上,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先后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增量配電業務改革的通知》、《電網公平開放監管辦法(征求意見稿)》等文件,從配電價格、盈利模式、電網接入等方面給予增量配電試點的建設發展以大力支持。
點評:
國家一直在不遺余力的推動增量配電改革,鼓勵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到增量配電試點改革中來。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增量配電試點改革亦是如此。隨著第五批增量配電試點的申報,可以看出國家推進增量配電試點改革的決心和信心。
05
一般工商業電價分兩批次再降10%
2019年國家發改委先后組織實施了兩批降電價措施,實現一般工商業平均電價在去年基礎上再降低10%,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運用降低增值稅稅率和電價中附加的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征收標準的政策空間,加強電網企業成本監管,擴大電力市場化交易規模等。據統計,2019年,我國累計降低企業用電成本846億元,其中降低一般工商業企業用電成本為810億元,全面完成了任務要求。
點評:
從2018年開始,我國連續兩年宣布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10%,下調范圍基本實現全國覆蓋,其中2018年的降價金額約為821億元以上,2019年降低企業用電成本846億元,終端用能企業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政策紅利。
06
國網公司系統集體企業退出售電業務!
8月27日,一則《國網產業部關于公司系統集體企業退出售電業務的通知》開始在網絡流傳。文件顯示,國家電網公司要求各省級電力公司系統集體企業應聚焦四類核心業務,堅決退出售電業務。
通知中要求,國網公司系統集體企業不得取得售電資質、開展售電業務、參與售電業務投資。各單位全面排查集體企業參與售電業務情況,對已取得售電資質的集體企業,2019年底前完成資質注銷;對已開展售電業務的集體企業,應加強與客戶溝通,2019年底前終止相關業務;對已參與的的售電業務投資項目,與合作方做好協商,通過清算關閉,對外轉讓,減資退出等方式。
點評:
目前,國網各省公司下屬的集體企業正在陸續退出售電業務中,已經有山東、四川的國網系統集體企業出現大批量退市的現象。這也是國網公司清理處置“僵尸”、虧損、“三無”企業和產能過剩企業等非核心業務,實現核心業務集中的一個措施。
07
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破冰
5月22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發布2019年第一批風電、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項目,同時公布了2019年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名單,26個試點區域集中在湖北、河南、山西、黑龍江、天津、江蘇、寧夏、河北、陜西和安徽等10省份,總量限額為165萬千瓦,其中新建147萬千瓦。
2019年12月9日,江蘇率先發布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的文件,由于這是國內首個省級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的規范性文件,被業內稱之為隔墻售電即將“破冰”的開端。
點評:
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為可再生能源發電的發展提供了一條康莊大道,不必過分依賴于補貼,完全可以通過市場化獲得收益。而對于售電公司來說,這也是開辟新戰場的好時機。然而,“隔墻售電”看上去很美好,在實際操作中卻布滿坎坷。江蘇隔墻售電的率先開始,或將為其他試點省份帶來先行先試的經驗。
08
浙江售電市場正式開閘四大行業率先放開
期盼已久的浙江省售電市場,終于在2019年放開交易。先期煤炭、鋼鐵、有色、建材等作為率先放開的四大行業領域,可以參與售電市場交易。
在浙江的交易規則中稱初期只有省內發電企業可準入,待條件成熟之后省外點對網專線輸電方式向浙江省送電的發電企業方可參與交易;電壓等級在10kV及以上的省內電力用戶可以準入,其中10-110kV的電力用戶統由售電企業代理參與電力零售交易。
點評:
截至目前,浙江售電企業77家,發電企業21家,電力用戶42家。隨著交易規模的進一步擴大,未來將有更多的市場主體進入。
09
安徽、江蘇電力交易價差破紀錄
在電力市場化交易中,由于價差一直是波動起伏的,而充滿著刺激性。而2019年安徽、江蘇出現的幾次高價差事件,不斷在刷新著電力交易的價差紀錄。
安徽:安徽省的連續兩次高價差事件出現在2019年2-3月份,2月份安徽省電力集中直接交易,統一出清電價(指發電側)為257.45元/兆瓦時,價差將達到15.715分。而在隨后的3月份,統一出清電價為250.00元/兆瓦時,價差達到16.46分!6月份,統一出清價再度被拉回252.2元/兆瓦時,價差達到16.24分。
江蘇:江蘇的兩次高價差事件分別出現了2019年的開年和年尾,2019年的1月月度集中競價成交價格291元/兆瓦時。按照江蘇的標桿電價相比,價差達到1毛/千瓦時。在2019年12月的月度集中競價交易,價差達-6.1分/千瓦時。
點評:
對于高價差事件的出現,有其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安徽的電價之所以可以下降如此之多,其主要在于電網側對于輸配電價的讓利,讓安徽的用戶側領到了實惠的大紅包。江蘇1月月競市場供大于需,造成了1毛大價差的出現。而12月份由于是2019年的最后一次月度競價,發電側將電量、價格全部釋放進行的“年末大甩賣”。
10
泛在電力物聯網進入全面加速建設階段
2019年初,一個新的名詞迅速變熱——泛在電力物聯網。國網提出,泛在電力物聯網的建設將分兩步走,第一階段到2021年初步建成泛在電力物聯網;第二階段到2024年建成泛在電力物聯網。10月14日國網發布《泛在電力物聯網白皮書2019》。12月2日,國網再次印發《泛在電力物聯網2020年重點建設任務大綱》,明確各單位2020年在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上的工作目標。國家電網下一步重點將開展能源生態、客戶服務、生產運行、經營管理、企業中臺、智慧物聯、基礎支撐、技術研究8個方向40項重點建設任務。有人測算,泛在物聯網投資在2019-2024年規模有望達到10377億元。
對于泛在電力物聯網和售電的關系,主要表現在,國網規劃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的11個重點方向里面包括促進清潔能源消納、打造智慧能源綜合服務平臺等,其中重點通過虛擬電廠和多能互補提高分布式新能源的友好并網水平和電網可調控容量占比,基于電力市場實現集中式新能源省間交易和分布式新能源省內交易,緩解棄風棄光。
點評:
國網借助其強大的配電網壟斷地位,正在進軍綜合能源服務領域,開展用電需求側預測等售電相關業務,而“泛在電力物聯網”的強大網絡,將使電網的大數據、大電網實現互聯。
2019年的售電市場,有驚喜也有失望,有跌宕更有起伏,電力市場更是沿著螺旋式的軌道有力的上升。展望2020年,電力市場化改革的節奏將進一步加快,嶄新的2020年已經走來,更多的市場機會等待著售電人去挑戰。
原標題:年終回眸|2019年度售電市場十大熱門事件

責任編輯:葉雨田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浙江“兜底”售電為何有人點贊有人不爽?
2021-12-20售電
-
分錢、分糧、分地盤…大秦電網招募售電合伙人
2021-01-28大秦售電,招募,貴州區域,合伙人,限50個,名額,月入上萬,不是夢 -
10月份用電量延續較快增長態勢 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2020-11-17全社會用電量,國家電網,產業用電量 -
能源市場“負價格”事件分析及啟示
2020-11-03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改
-
國家發改委給14家單位回函了!完善落實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的八條建議
2021-03-10國家發改委,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八條建議 -
2020年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河南、云南、山西、浙江、江蘇五省區改革推動成效顯著
2020-11-16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 -
貴州電網關于支持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的建議
2020-11-10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2021-10-15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目錄電價,電力,營銷系統,影響,電改 -
電改里程碑文件——真的放開兩頭
2021-10-15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電改新思維十七】目錄電價“天花板”被捅破,對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有何影響?
2021-05-20電改,電價,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大秦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