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號文:巨變前夜
中央政府的角色早已順勢變化。地方政府與被改革對象數次僵持不下,中央部委或者相關司局扮演的角色則是居中裁決。地方發展改革委、能源局負責人絡繹不絕地到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有關司局匯報工作。企業亦常常來去反映問題,包括電網企業,同樣如此。
中央主管部門居中裁決最致命的例子是售電公司開票為題。
電力改革啟動不久后,重慶市關于“電網負責結算”是否等同于“電網負責開票”的問題,相關方發生了爭議。雙方爭執不下,重慶市發改委提請國家發改委協調仲裁。
2016年5月10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題為“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重慶市售電側改革試點工作有關問題的復函”的文件,對于電費結算方式的答復是:
“請重慶市與電網企業進一步溝通協商,在確保交易電費資金安全的前提下,針對不同類型的售電公司,采取分類處理的方式妥善解決電費結算和發票開具問題。即電網企業的售電公司,可向其供電的用戶收費并開具電費發票;擁有配電網運營權的售電公司,可向其供電的用戶收費并開具電費發票;獨立售電公司,保持電網企業向用戶收費并開具發票的方式不變。”
售電公司開票的問題一錘定音,售電側改革接著推進。有趣的是,如今的獨立售電公司轉變了立場:“現在讓給我開票,我都不要了,電費回收風險太高了。”
無論持何種立場,都應看到。過去數十年間,地方的訴求改寫了電力行業原本固化的格局。對比上一輪改革其執行主體實為中央層面的電監會,在打破省間壁壘的訴求下,建立區域電力市場成為最
主要的任務,地方政府的部分權力也成為被改革的對象。中央的
主管部門同時與地方政府、電網企業和發電企業角力,多數時候力不從心。因此,即便改革試點的選定是由電監會領導層親自選定,副部級官員親自推動,司局級官員執行,依然難逃停滯的結果。
電力行業的央地關系在過去數十年間多次調整,數次改革的成效
亦有直接反映。第三輪電改也不例外。京津冀區域市場的起伏與跌宕是本輪改革的一個生動案例。
本輪電改醞釀期間,要不要建立區域市場已是最大的爭論。最后
見諸于公眾的方案對其的描述文字,對區域市場留了一個口子。這一口子可視為沒有共識的共識。
對于區域市場,華北能監局提出的建議是在華北區域中的京津唐
電網范圍建設統一的現貨市場。現貨市場十分符合國家能源局對真正的電力市場的理解和期待。
國家能源局堅持選定京津冀作為其主導的區域電力市場建設試
點,但地方參與意向不高,重要市場主體抵觸。中央層面的設計與來自其他部委的支持屈指可數。
唯一的利好因素是大的政治環境。京津冀地區一體化是國家戰略。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匯報時強調,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是個重大的國家戰略。已經出臺的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包括了公共服務一體化、交通一體化、產業一體化等。
在這一國家政策之下,國家能源局認為可通過建設統的電力市場,實現京津冀電力一體化發展,帶動區域基礎設施一體化發展。
此外京津冀市場與大家所普遍定義的省級市場和區域市場都不一致,更像是跨省組成的但關系如省級市場緊密的獨特地域。有人說它更像一個省級市場,也有人說它符合區域市場的特征。國家能源局希望以京津冀模式實際上避開由來已久的區域市場和省級市場的爭論。
京津冀交易機構是建設京津冀市場的核心,這也成為中央主管部于本輪改革親自督戰的首個區域交易機構。
擬定的這份方案有諸多突破之處。建議的分配比例為:京津冀三省(市)政府推薦的企業各持京津冀電力交易機構股份的10%,電網企業合計持股占比25%,其他發電企業合計持股占比25%(納入三家以上企業),用戶與售電企業合計持股占比15%(納入三家以上企業),第三方機構5%。
電網企業對成立京津冀電力交易機構持有異議。其認為再組建一家京津冀電力交易機構,一是造成了重復建設已經組建的北京交易中心和有關省交易機構完全可以支撐京津冀地區中長期電力交易的開展。目前,京津冀已有的發電企業和準入電力用戶均已在兩級交易機構完成注冊,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已經組織了多次跨省區交易。二是可操作性差。京津冀交易機構與中國行政管理體制(國家、省兩級政府)、電網生產組織方式(國家、省兩級電網)不銜接,多一層區域交易機構,將造成交易組織與安全校核調度執行關口計量、交易結算等都無法銜接,難以操作落實,也給電網安全帶來了潛在的風險和市場交易秩序的混亂,無法保證有效運行。三是資源配置潛力有限。京津冀電網內部發電結構同質化和成本趨同特征明顯,本省的資源配置嚴重依賴區外電,從區外受電比例在50%左右,資源配置潛力有限,通過北京電力交易中心組織更大范圍的省間電力交易,能夠更有利于實現可靠供電、清潔能源消納霧霾治理等預期目標。四是投入大,見效慢,將大大阻礙京津冀地區市場交易的進程。
相關電網企業認為,北京交易中心和有關省電力交易中心目前已經完全具備開展京津冀地區各類電力交易的條件,并且具有見效快、不額外增加成本、資源配置范圍廣、服務市場主體功能強等優勢。
這一意見通過多個渠道報送至多個相關部委的主要負責人。2016年10月份開始,北京交易中心主導了京津冀電力交易,或將直接取代京津冀區域電力市場。
此后出臺的河北省和天津市電力體制改革試點方案提出,由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加掛京津冀電力交易中心牌子。
關于此事,地方政府與電網企業達成了一致意見,而試點方案的公開亦表明相關部委默認這一安排。
至此,備受各方掣肘的區域電力市場試點近乎啟動無望。
與區域層面的束縛和掣肘不同,省級政府主導的電力市場建設卻屢屢突破。劉剛說:“還是放手讓各地去干而不是捆著它的手腳發揮備地的積極性,調動各地的創造性,鼓勵多模式探索哪里有好的模式,其他地方就可以復制。”
除西藏以外,所有省份都開展了電力體制改革試點其中,21個省(區、市)開展了電力體制改革綜合試點9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展了售電側改革試點,3個省(區)開展了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納試點.
最活躍的售電側改革試點省份是廣東。

責任編輯:蔣桂云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浙江“兜底”售電為何有人點贊有人不爽?
2021-12-20售電
-
分錢、分糧、分地盤…大秦電網招募售電合伙人
2021-01-28大秦售電,招募,貴州區域,合伙人,限50個,名額,月入上萬,不是夢 -
10月份用電量延續較快增長態勢 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2020-11-17全社會用電量,國家電網,產業用電量 -
能源市場“負價格”事件分析及啟示
2020-11-03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改
-
國家發改委給14家單位回函了!完善落實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的八條建議
2021-03-10國家發改委,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八條建議 -
2020年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河南、云南、山西、浙江、江蘇五省區改革推動成效顯著
2020-11-16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 -
貴州電網關于支持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的建議
2020-11-10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2021-10-15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目錄電價,電力,營銷系統,影響,電改 -
電改里程碑文件——真的放開兩頭
2021-10-15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電改新思維十七】目錄電價“天花板”被捅破,對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有何影響?
2021-05-20電改,電價,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大秦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