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能源汽車產業駛入發展快車道
電動相伴出行,綠牌輝映藍天。1月5日,蓉城電動汽車月系列活動啟動,在2018年的第一個月,成都組織市民試乘試駕新能源汽車,動員電...
讓新能源汽車開進千家萬戶,是一個事關產業發展和民生改善的系統工程。過去一年,成都全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全鏈條聚合,加快構建產業生態圈,制定和完善從生產制造到推廣應用的政策扶持體系,新能源汽車產業在成都駛入發展快車道。
目前,成都擁有新能源汽車企業36戶,其中整車生產企業10戶,產品涵蓋新能源乘用車(轎車、SUV、MPV)和新能源商用車(客車、載重貨車、特種作業車),整車制造體系初步形成,新能源汽車產能規模達到30.15萬輛。
據成都市經信委統計,2017年1-11月,成都新能源汽車下線6075輛,產值16.5億元,預計2017年全年達到9000輛。隨著消費市場不斷成熟、重大項目不斷投產達產,今后幾年成都新能源汽車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
抓新能源汽車產業培育 現有項目建成后產能將突破百萬輛
2017年11月,沃爾沃旗下高性能電動車子品牌Polestar在天府新區新興產業園動工,今年竣工后,該項目將投產一款命名為Polestar 1的雙門四座插電混合動力版轎跑車型。繼沃爾沃S60L成功出口美國后,此次面向全球出口的“成都造”車型再次升級,聚焦的是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汽車發展是世界汽車工業發展的焦點,國家將其列入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四川省在2014年便將其鎖定為五大高端成長型產業之一。在此大環境中,Polestar在成都打開夢想,而率先開工的吉利BMA乘用車項目則已把沖壓廠房建出雛形。
龍泉山西側,總投資105億元的BMA乘用車項目,年產能30萬輛,著力打造擁有自主核心技術的“低能耗、新能源、互聯網”乘用車產品,是引領四川省汽車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重點工程。根據建設進度,該工程預計2019年竣工。
新能源汽車向成都聚集,不是偶然。夯實國家中心城市的產業根基,以及作為“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的需要,成都需要在發展和應用新能源汽車方面作出表率。
去年以來,從國家中心城市產業發展大會到新經濟發展大會,從市委十三屆二次全會到市委經濟工作會,在歷次重大決策部署中,新能源汽車始終都是成都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一環。尤其是成都實施“東進”戰略,跨過龍泉山開辟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二主戰場”,在抉擇“東進”區域的產業布局時,同樣把新能源汽車放在優先位置。
在投資成都的潮流中,造車企業加快布局的勢頭由此顯現。
在簡陽,年產40萬輛新能源純電動乘用車及4GWh鋰離子動力電池的五龍新能源純電動乘用車項目落戶;在簡州新城,引進了年產10萬輛經濟型電動車和緊湊型純電動車的帝亞一維新能源汽車項目;在邛崍,跨國企業融捷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斥資60億元興建新能源汽車電池產業園……一系列重大項目加緊布局成都,為成都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汽車產業的主戰場――成都經開區,也把發展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作為促進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提出了到2021年新能源整車產能達50萬輛、產量達40萬輛的目標,中德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基地建設要初步形成“高精尖”汽車新技術產業集群。
來自成都市經信委的數據顯示,成都現有億元以上重大新能源整車項目8個,總投資559億元,投資建成后產能將突破百萬輛,將為未來汽車產業發展貢獻重要增長點。
抓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 不斷完善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在成都,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越來越多。
自2017年11月20日起,成都啟用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以綠色為主色調的號牌,蘊含著向綠而行的具體“福利”――停車收費減免、不限行不限號。
截至2017年12月25日,成都全市公交車、公務車、城市環衛車、物流車、私人用車等領域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3.5萬輛,其中2017年新增1.6萬輛,超額完成全年推廣1萬輛目標。
以推廣應用帶動市場培育,這是打開新能源汽車市場空間的關鍵所在。
成都先后兩次獲批國家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城市,為了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成都專門成立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推進小組,各職能部門、區(市)縣迅速行動起來,在較短時間內,調整充實形成專班,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2017年7月,成都出臺《關于印發成都市新能源汽車三年推廣應用實施方案(2017-2019年)和充電基礎設施三年建設實施方案(2017-2019年)的通知》《關于印發成都市支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若干政策的通知》等文件,從“對購置新車給予補貼”“加大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優化新能源汽車使用環境”等方面促進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
據介紹,公共交通、物流、機關單位、私家車,是成都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的“四大領域”。備受關注的新能源公交車示范項目進展順利,公交集團BOT項目49個場站充電站全面啟動,已建和即將建成25個,銀隆新能源公交車已在二環K2路線開展測試運行。
而隨著電動分時租賃、網約車、物流車以租代售及快速換電等多種新商業模式不斷涌現,新能源汽車市場化應用有了新的著力點。
對于消費者而言,將新能源汽車真正變為私家車,解決充電問題是關鍵。根據成都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三年建設實施方案,成都將新建居民小區配建停車位預留充電基礎設施安裝條件達到100%、建成比例不低于10%的要求納入建設條件、土地出讓條件。同時,鼓勵已建小區電力增容,產權分界點以外的電網增容工程,由小區所在供電企業負責免費建設,產權分界點以內的,由小區所在區(市)縣政府負責出資建設。
按照規劃,到2020年前,成都將在繞城高速、二繞、成德綿、成德南、成南、成安渝、成渝、成自瀘、成雅、成溫邛高速擬建40座充電站。另外,從2017年至2019年,擬在城區公共設施、交通樞紐、旅游景區等建設公共充(換)電站394座,公共充電樁建設1.08萬個。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