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和大眾新能源乘用車合資項目獲批
距離9月7日江淮汽車發布公告,稱與大眾正式簽署合資合作諒解備忘錄,將在新能源領域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后不足4個月,這一合資項目便火速獲得商務部的批準。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600418,SH)在21日晚間發布的公
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600418,SH)在21日晚間發布的公告里披露了這一事實。根據此前的規劃,雙方將以50:50的對等持股,在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出行方案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

對于中國的新能源車市,外資品牌此前一直在保持猶豫,一方面,充電樁等基礎設施不成熟是他們顧慮的焦點;另一方面,在傳統市場賺得盆滿缽溢的跨國車企們并不愿意為這一項在他們看來前景并不明朗的市場,投入太多的資金和資源。但隨著歐洲“排放門”事件的發酵,讓柴油的能源清潔性遭到懷疑,歐美國家開始對電動車市場重新關注。與此同時,中國政府推出了嚴格的新能源積分政策,要求自2019年開始,新能源汽車的積分比例要達到10%,此后還將進一步增長。
在此背景下,外資車企開始主動抱中國品牌大腿,大眾選擇江淮,福特選擇眾泰,新一輪合資潮涌現。對于目前在傳統汽車市場做得并不好的江淮來說,與大眾合資是其解困的重要方式。今年前11月,江淮乘用車和商用車銷量累計僅為46.99萬輛,同比下滑19.82%。而純電動乘用車共銷售26402輛,同比增長66.35%,成為細分市場最大的亮色。
大眾在此之前發布了激進的新能源汽車規劃。未來到2022年,大眾品牌將投資60億歐元,打造超過20款新能源車型。在中國市場,其規劃車型竟然多達17輛,借助于江淮良好的政府關系、成本控制能力以及對市場的了解,大眾希望后來居上,盡快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據主流。
事實上,這也是包括福特在內的外資品牌的一致想法。隨著外資車企紛紛布局中國市場,自主品牌在這一領域才將真正迎來競爭。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