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陳清泰:汽車車載電池將成為移動的微儲能電站
當前,可再生能源加能源互聯網,與汽車互動,正在推動一場能源革命和汽車革命。它將以人們想象不到的程度造福人類。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 陳清泰隨著可再生能源技術的進步和應用的擴大,發電成本在迅速下降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 陳清泰
隨著可再生能源技術的進步和應用的擴大,發電成本在迅速下降。2015年起,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首次超過常規能源發電裝機的總量,這表明全球電力系統的建設正在發生結構性轉變。在德國等國家,可再生能源已經逐漸成為主流能源,并成為國家能源轉型、低碳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梢灶A計,2020年到2025年期間,電動汽車的性價比,尤其是里程成本比,將超過燃油車,光伏發電的成本優勢將超過煤電。
但是,電動汽車的綠色減排效果,依托的是可再生能源。當間歇式能源超過電力總量一定比例的時候,必須把傳統電網升級為智能電網,并在其中有相當的存儲能力。例如2016年的棄風、棄光、棄水電量總量達到1500億度,如果能將其充分利用,可以滿足一億輛電動汽車一年的需求。
汽車車載電池在智能電網中是一個個移動的微電源,也是一個個移動的微儲能電站。大多數電動汽車特別是私家車停駛的時間在95%以上。這個時候車載電池可以接入交互式電網,當電價降低的時候,它儲電;當電價高企的時候,它回饋,從中可以獲得電價差的收益。
電動汽車因其數量龐大,總體有強大的平衡間歇式能源儲電的能力,這個能力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車載電池。我們可以設想,如果到2030年,中國保有8000萬輛電動車,平均每車搭載50度電,總的電池容量就達到40億度。如果平均有四分之一的電動汽車接入智能電網,就有10億度電的容量參與平衡間歇式能源。第二個是由退役的電池組成儲能電站。如果車載電池使用10年,儲電能力降到80%的時候退役,可以儲能兩億多千瓦。2015年,全球的抽水電站總裝機只有1.54億千瓦。在新能源與電動汽車協同發展方面,國內外已經做了較多的研究和示范。荷蘭政府在2009年啟動了一個為期3年的示范項目,旨在探索電動汽車的儲能回饋功能與大規模風電的互動效應,以此來評估可再生能源發電與汽車儲能的系統關聯性。
美國特拉華大學有一項研究,研究的結果是假如美國交通部門中有四分之一的車輛為電汽動汽車,則電動汽車充放電總功率將超過美國全國發電裝機容量,完全有能力接入電網,為電力系統提供服務。
在研究未來充電基礎設施的時候,必須把可再生能源的發展與電動汽車的發展一并考慮,不能顧此失彼。
節選自作者在第二屆中國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創新高峰論壇上的發言
原標題:汽車車載電池將成為移動的微儲能電站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