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制訂停止銷售傳統汽車時間表 新能源汽車大勢所趨
從近代工業看,人類獲得動力經歷了蒸汽機時代、內燃機時代,每個時代都催生了一次工業革命。如今,又一個全新的動力時代到來了,以純電動汽車為代表的新能源動力之花在各地全面綻放。在江蘇地區,新能源車企業有
在江蘇地區,新能源車企業有數十家。經過培育打造,江蘇現有省級新能源汽車特色產業基地4家、新能源汽車產業相關省級科技產業園7家,國家火炬計劃特色產業基地6家。其中,鹽城新能源汽車特色產業基地入駐63家企業,列入工信部公告目錄的有31款車型,形成了涵蓋乘用車、商用車、專用車的全門類、多品種的新能源汽車產品開發體系。
政策力挺 新能源汽車進入快速發展通道
11月21日,公安部正式宣布,為新能源電動汽車推出專屬牌照,即刻起全國實行“綠色車牌”。綠色車牌享有其它車牌沒有的“特權”。比如,凡懸掛綠色車牌,不受尾號限行;大量停車場免費兩小時;而送貨的快遞車,只要是綠牌,隨你送。
9月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宣布,已經啟動了相關研究,制訂停止生產銷售傳統能源汽車的時間表。
此前,江蘇省發布了《“十三五”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方案要求,在“十三五”期間,全省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標準車超過25萬輛,到2020年形成以私人消費者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為主的推廣應用格局。同時,到2020年力爭建成充電樁20萬個,滿足20萬輛新能源汽車充電的需求。此外,至2020年,江蘇形成208座充電站(1664樁)的全省高速公路城際充電網絡,平均服務間距不超過50公里,實現高速公路充電設施全覆蓋。
一直被車企視作達摩克利斯之劍的《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油消耗量與新能源積分并行管理辦法》(以下簡稱雙積分政策),終于敲定了時間,將于2018年4月1日起實施。
按照雙積分政策的要求,2019年、2020年,車企的平均油耗目標分別為5.5升和5升。 隨著油耗達標值逐步提高,平均油耗達標率將會逐漸下降,平均油耗負積分則會快速增加。如車企積分達不到相應要求,在其負積分抵償歸零前,對其燃料消耗量達不到車型燃料消耗量目標值的新產品,不予列入《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或者不予核發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于是,未來很多企業還需要通過使用或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積分,用以將平均油耗負積分抵償歸零。顯然,這項政策倒逼車企生產新能源汽車。
從消費者的角度看,上海、杭州、北京等城市,出臺了新能源汽車的利好政策。比如說,在上海,購買新能源汽車可以不用花八九萬元的牌照費;在杭州,新能源汽車可以不用搖號,直接上牌,還有免購置稅等一系列優惠條件。這些政策,不斷刺激著消費者優先購買新能源汽車。
汽車工業彎道超車
不過,新能源汽車消費卻存在冷熱不均。上海新能源汽車的消費需求旺于其它城市,顯然,消費者是沖著不用牌照費而去。跟上海緊挨著的蘇州,普通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數量雖然比之前有所提升,但這個量顯然跟廠家的期望相去甚遠。
新能源汽車,由于不直接存在排放問題,因此被認為是環保車型。當然,從使用成本上看,新能源汽車的成本要遠遠低于傳統燃油車。同時,在能量的轉化上,傳統燃油車的熱效率幾乎都在40%以下,而新能源汽車的轉化率則遠遠高于傳統燃油車。
除了這些因素外,其背后因素更耐人尋味。以往,無論是蒸汽機時代還是內燃機時代,中國對于動力的研究均落后于發達國家。雖然之前通過“市場換技術”,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得到快速提升,但在發動機、變速箱等核心領域,依然跟國外存在不小差距,甚至高度依賴國外。
新能源汽車方面,尤其是純電動汽車,中國跟國外的差距顯然要小一些,甚至有的品牌在電池電機的研發上,能跟國外汽車廠家齊頭并進。
中國汽車工業要想短時間內趕超發達國家,新能源車的希望顯然更大。
車企應對 更新換代 車企調整戰略加快步伐
在政策背景下,車企紛紛尋找轉型之路,加速研發新能源車型迎合市場。其中,北京現代在合資品牌中的步伐相對快一些,純電動車新伊蘭特EV車也已上市,第九代索納塔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即將上市。東風悅達起亞則布局了純電動車華騏300E、K5混動兩款車型,同時,該公司還規劃到2020年將推出5款新能源車,包括1款D2級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2款小型SUV電動車、1款C2級電動轎車、1款C2級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別克則規劃在2018至2019年,將有一至兩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上市,2019年還將推出首款純電動車。
自主品牌方面,比亞迪和北汽新能源繼續各自的純電動汽車之路。長安汽車發布了“香格里拉”計劃:到2020年,完成三大新能源專用平臺的打造;到2025年,長安汽車將全面停止銷售傳統意義的燃油車,實現全譜系產品的電氣化。
同時,福特和大眾,也紛紛在中國尋找新的合作伙伴,大眾牽手江淮上馬新能源車項目;福特和眾泰聯姻,建設純電動乘用車生產基地。
搶占市場 新興造車公司用互聯網思維顛覆行業
正當傳統車企努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時,有一批新興造車公司也進入行業。這些公司跟傳統車企不一樣,雖然沒有太多造車經驗,卻聘用了一批在傳統汽車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工程師,重新定義汽車,以期樹立行業標桿。這樣的企業,在江蘇有不少,包括拜騰汽車、敏安汽車、蔚藍等。
其中,拜騰汽車2016年3月份成立,準備在2018年CES國際消費電子展上進行產品的全球首秀,首款純電動汽車將在2019年量產。更為重要的是,這些車企跟傳統車企還不一樣,他們更多是采用互聯網的思維去造車,把汽車變為出行智能終端。同時,在車輛的內飾方面,也跟傳統車完全不一樣。拜騰汽車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畢福康表示,“車上提供全新的用戶界面和用戶體驗,包括共享體驗屏等,好比從諾基亞轉換成了智能手機。”
需求在變 新能源汽車銷量上升但問題還需優化
純電動汽車雖然得到快速發展,但續航里程和充電時間兩大問題還沒得到完全優化。目前,大部分純電動汽車的實際行駛里程在200公里左右,作為上下班代步工具夠用,但長途行駛還存在問題;同樣,充電時間比較長也制約了發展,雖然也有快速充電模式,但從實際使用看,快速充電對電壓等各方面都有較高要求。
不過,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路上行駛的新能源汽車漸漸多了起來。在南京比亞迪雨田4S店,前來了解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變多了。從銷量上看,今年的銷量比去年增長大約90%以上。更為關鍵的是,從該店的銷售員反饋情況看,以往購車者中不少屬于嘗鮮型消費,如今購車者更為理性,覺得自己真正需要新能源車才會購買。
中汽協的一個數據,或許更能說明問題:今年1-11月,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為60.9萬輛,同比增長51.4%。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為50.4萬輛,同比增長59.4%;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為10.5萬輛,同比增長21.8%。
原標題:新能源汽車 一個新崛起的時代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