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爭奪戰如火如荼 新能源汽車成為“寵兒”?
資本的本性是逐利的,資本流向哪里,哪里就會成長。現在,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也是新能源汽車發展最快速的市場,在此背景下,互聯網巨頭BATJ紛紛將資本投向這一領域。一時間,新能源汽車風
汽車爭奪戰如火如荼 BATJ紛紛入局
據國家統計局和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汽車銷量接近2800萬輛,汽車保有量達到1.8億,預計2020年中國汽車保有量將突破2億輛,僅汽車后服務市場的規模就將近5萬億元。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引來國外車企巨頭的虎視眈眈。
實際上,對汽車市場看好的不只是車企巨頭,國內的互聯網巨頭也紛紛入局,開始對汽車行業進行跨界投資,將汽車行業的競爭推進到新的階段。在互聯網巨頭的帶動之下,汽車市場上的“跨界者”已越來越多,新一輪的“汽車爭奪戰”已經打響。
兩個月之前的10月11日,在阿里云棲大會上,阿里與上汽共同的“寶寶”斑馬汽車宣布,與神龍汽車達成車聯網服務戰略合作。此舉意味著Ali OS在車載操作系統的勢力版圖,往前推進了一大步。
而在此之前的9月18日,騰訊馬化騰造訪廣汽,雙方宣布在智能駕駛、云計算、微信等領域達成戰略合作。幾乎是與此同時,百度的李彥宏和陸奇更是頻繁出差,先后宣布與北汽集團、首汽約車、金龍客車等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進自動駕駛、車聯網等技術的研發。
對汽車市場感興趣的除了BAT三巨頭以外,還有京東。11月30日,京東宣布收購汽車配件銷售平臺淘汽檔口,布局汽車后市場(汽車售出到拆解報廢中間產生的消費和交易)。京東方面稱,將在淘汽檔口原有業務和平臺的基礎上疊加京東新的戰略思路和資源,進行改造和升級,打造國內汽車后市場全產業鏈一體化平臺。
業內人士認為,盡管互聯網巨頭與各大汽車廠商形成聯盟之勢,但各家在汽車領域的研究方向及深度有所不同,其著力點各有側重。有人將BATJ四大巨頭在汽車領域的布局分為四種形式:百度玩“命”,阿里玩“概念”,騰訊玩“票”,京東玩“售后”。根據這四個方向可以劃分出“無人駕駛”、“車聯網”、“汽車投資”、“售后服務”四種布局形式,且各家在四個領域有交叉投入。目前來看,百度在無人駕駛領域領先,阿里在車聯網領域領先,騰訊在汽車投資領域領先,京東在汽車用品銷量方面增長顯著,已經成為汽車行業新的風景線。
新能源汽車成“寵兒” 想要彎道超車?
實際上,說到汽車行業,就不能不提到當今社會的“寵兒”---新能源汽車。
現在出于節能減排的需要,政府對新能源汽車行業極為重視,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各路資本再次聞風而動,開始向新能源汽車奔涌而來。11月27日,國內新造車企業領頭羊之一的威馬汽車,宣布完成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百度和騰訊共同領投,總金額達10億美元。百度投資威馬,不光是資本運作,雙方還將在智能出行領域進行戰略合作,在這一領域發揮各自的特長。
而成立于2014年的蔚來汽車,是由騰訊、易車創始人李斌、汽車之家創始人李想、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及知名投資機構高瓴資本共同發起設立的,也是一家智能電動汽車研發和制造公司。經過3年的運作,蔚來已經成為行業內發展最快的新能源汽車企業。而據近期消息,蔚來的最新一輪融資由騰訊領投,總融資額也超過10億美元。
事實上,看好新能源汽車的不僅是互聯網巨頭,一些后起之秀的企業也在望風而動。11月2日,滴滴董事長兼CEO程維透露,滴滴已經與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GEIDCO)合資成立全球新能源汽車服務公司,在2020年之前,滴滴將率先在平臺推廣超過100萬輛的新能源汽車。
無獨有偶,11月3日,摩拜單車與貴州貴安新區開發投資有限公司、貴州新特電動汽車公司簽署合作協議,表示將攜手推出共享汽車,除此之外三方還將發起共享汽車投資基金,建立共享汽車網約平臺,共同打造綠色智慧共享出行體系。
由此可見,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汽車行業最大的熱點,正在迎來迅速發展期。業內人士分析,我國傳統汽車領域和國外相比還比較落后,但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我國和發達國家是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新能源汽車也是我國汽車產業在國際賽道上實現彎道超車的絕佳機會。
根據中汽研提供的數據,截止到2017年5月,我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已經超過200家,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行業內炙手可熱的焦點,受到業內人士的追捧。
盡管新能源汽車炙手可熱,發展潛力巨大,但是從現實來看,卻處于“雷聲大雨點小”的狀態。據統計,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僅50萬臺,根據我國新能源車發展規劃,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當年銷量要增長到700萬臺,這就意味著在未來的8年內,這個行業起碼還有14倍的成長空間。
業內人士分析,當前影響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因素主要有電池技術面臨瓶頸、配套設施不完善等等。電池技術的局限已經成為制約電動車發展的重要因素,致使行駛里程短、充電時間長、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滯后等等。如果這些問題不解決,新能源汽車將很難得到市場的認可。可見,加強技術攻關,破解新能源汽車所面臨的瓶頸問題,已經成為政府和相關企業的當務之急。
總之,在龐大消費市場的帶動下,新汽車時代正在向我們駛來。可以預料,在資本的推動下,新能源汽車、無人駕駛將是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在不遠的將來,兩者有可能合二為一,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便利。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