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限行政策在市場引發連鎖反應 催熱新能源汽車市場
核心提示河南各地密集限行。限行政策實施亦在市場上引發連鎖反應:汽車銷售旺季提前到來,特別是新能源汽車走俏;分時租賃、滴滴拼車、出租車等出行方式供不應求;地鐵、公交車等公共交通火爆……隨著限行成為
河南各地密集實行限行
12月4日,南陽交警部門發布消息稱,經南陽市環境污染攻堅戰領導小組研究,決定自2017年12月6日起至15日在中心城區實施機動車限行交通管理措施。這意味著,河南18個省轄市全部實行限行。河南機動車“限行”呈密集之勢,同時,河南10個省直管縣(市)也發布了限行通告,加入“限行大軍”。
記者梳理發現,各地根據當地情況,在限行時間上有所不同,絕大部分限行時間劃定在12月份以內。相比之下,限行的總時長是比較短的。其中,漯河市限行時間相對較短,為2017年12月2日~11日;滑縣為2017年12月4日~2018年3月31日,限行時間相對較久。
在限行方式上,各地機動車限行尾號不一,有單雙號限行,也有每日限行兩個尾號。鄭州、開封、新鄉、三門峽、周口、漯河、焦作、安陽、濟源、信陽、許昌、駐馬店以及長垣縣等地執行的是單雙號限行政策,即車牌尾號單號單日(1、3、5、7、9)行駛,雙號雙日(0、2、4、6、8)行駛。而洛陽、濮陽、平頂山及滑縣等地是每天對車牌尾號0~9其中兩個數字的機動車進行限行。
外地牌照車輛受限不?漯河、鶴壁、周口、三門峽、新鄉、濟源、駐馬店、平頂山等市均規定,外地號牌小型客車在限行區域不受限。而鄭州、開封、洛陽、焦作、安陽、濮陽、許昌、信陽、商丘等市的規定顯示,外地號牌車輛在限行時間內駛入限行區域,也按通告規定執行。這意味著,如果要開車在省內不同市地間來往,一是需要根據各地當天限行的尾號來進行出行安排,二是要看當地是否對外地號牌車輛限行。
為保障生產、生活,各地規定軍車(含武警車輛)、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學校校車等車輛不在限行范圍。此外,大部分城市規定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也不受限。其中,鄭州市對于新能源汽車受限政策規定較為詳細,規定新能源汽車必須是已懸掛新能源專用牌照的車等,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為漸變綠色,由左至右第二位字母為“D”的微型、輕型純電動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為黃綠雙拼色,最后一位字母為“D”的中型、重型純電動汽車,不在限行車輛范圍內。
據省公安廳交警總隊數據顯示,目前,河南省機動車保有量為2418萬輛。全省約1億人,相當于約4人擁有1輛車,機動車還在以每年179萬輛的速度增加。
河南省環境監測中心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王玲玲表示,環境變好需要一個過程,大氣也要經歷污染物積累、到達峰值再擴散的過程。“雖然限行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肯定會對空氣質量的改善起到關鍵作用。”王玲玲說。
限行引發市場連鎖反應
限行首日,在鄭州市惠濟區的鄭州車管所北服務站,車輛從站內排到了站外。“今天起了大早來換牌,可是沒想到來的時候前面已經排了很多輛車了。”鄭州市民趙先生告訴記者,“家里有兩輛車,都是單數尾數,為適應限行規定,今天特地來將其中一輛車的車牌換成雙數尾數。”
記者走訪了解,限行后為了出行方便前來“換牌、上新牌”的市民不在少數。“我購買的是新能源電動車,但之前上的是機動車牌照,今天來換新能源車的專用牌照,還好新能源車上牌車管所有專門通道,效率高一些。”鄭州市的新能源車主李女士告訴記者。
隨著限行成為市民生活的一個新常態,除了部分市民以自駕模式的“換牌、上新牌”來適應政策,限行更多改變的是市民的出行方式和習慣。
“暫時丟掉方向盤,其實可供我們選擇的還有很多,比如地鐵、公交車、出租車、自行車、步行等,并且各有各的樂趣。騎自行車別有一番樂趣;步行上下班權當鍛煉身體;擠公交車節省了油費。”在市民李先生看來,限行帶來很多好處。
記者發現,除了接送孩子、上下班、看病辦事等剛性需求出行,市民的非剛性需求出行在減少。即使接送孩子這樣的剛性需求,也有不少家長開始選擇乘地鐵、公交車、拼車等其他交通方式。
限行首日,坐地鐵上下班的鄭州市民樊思彤明顯感覺人多了。“以前乘坐一號線從燕莊站上車一般能上第一趟車,今天竟然等了三趟都沒擠上去。”樊思彤說。
據鄭州市軌道公司運營分公司調度票務中心統計,12月4日7:00~9:00鄭州地鐵線網進站客流為126611人次,較上周工作日同時段平均進站客流103011人次增加22.9%,其中一號線增長23.6%,二號線增長23.3%,城郊線增長14.9%。
出租車、滴滴出行、公交車等交通方式也異常火爆。滴滴司機韓先生告訴記者,滴滴平臺已經根據限行政策進行調整,不會給尾號限行的滴滴車主派單,但是當天不限號的滴滴車主訂單量大增,很多還是乘客加價叫車的訂單,并且滴滴平臺還陸續推出高峰沖單獎等活動來刺激車主多接單。
此外,記者了解到,針對機動車限行我省多市地采取了一些應對措施,比如安陽、焦作、新鄉等地公交免費,漯河市新投入200輛電動公交車、新開通3個公交線路等。
新能源汽車獲青睞
“查詢、預訂、取車、還車以及支付等環節都通過手機完成,電動汽車分時租賃不僅十分方便,也成為朋友圈里環保出行的新時尚。”鄭州市民劉新亞告訴記者,“車身小,好停車!每月1100元還帶保險,不用燒油,比租傳統汽車便宜多了,更重要的是不用擔心限行。”
據電動車分時租賃公司海馬龐大的市場部主管李春喜介紹,自從限行政策頒布以來,前來詢問、租車的客戶明顯增多,人們對綠色出行的方式越來越認可,公司正計劃加大鄭州區域的新能源車投放量。
除了租賃,新能源汽車的銷售近幾天也十分火爆。記者走訪鄭州市多家汽車4S店發現,原本在元旦前后的汽車銷售旺季今年提前到來,各品牌的汽車4S店內擠滿了前來購買的消費者。而除了燃油轎車的選購外,不少市民將目光轉向了新能源汽車。
位于航海路三大街的海馬電動汽車4S店內,鄭州市民趙女士剛剛購入一輛新能源汽車,經過國家補貼、地方補貼和廠家補貼后,繳納了9萬多元將電動汽車開走。“汽車是家庭出行的剛性需求,感覺限行、限購以后可能常態化,晚買不如早買,所以趁現在趕緊購買一輛。”趙女士說。
海馬電動汽車銷售部主管梁志強告訴記者,從12月2日晚上限行通知下來后,就有不少人打電話詢問新能源汽車,這幾天來海馬電動車4S店看車的市民更是絡繹不絕。“以前很多人對于新能源車都是在觀望,現在更多的人將觀望變成了實際的購買行為。”梁志強說。
一直以來,消費者對購買新能源汽車有顧慮,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充電不方便,著力布局充電基礎設施也是政府發力綠色出行的另一抓手。據河南汽車行業協會會長蔣貢敏介紹,我省已制定了《河南省“十三五”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根據《規劃》,到2020年,全省將建成各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1000座,分散式充電樁超過10萬個,滿足超過35萬輛電動汽車(標準車)充電需求,建成省域內國家和省級高速公路全覆蓋的城際快充網絡。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充電設施的逐漸完善、限行政策的引導以及市民對綠色出行的適應,新能源汽車市場將迎來“井噴”。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