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儲能“結親” 與清潔能源協同 充電行業創新跨界
充電和儲能兩個專業領域不僅同時辦展,并且交叉融合,11月22~24日舉行的第十屆北京國際充電站(樁)技術設備展覽會和2017北京國際儲能技術與應用展覽會耐人尋味。在信息時代誕生的電動汽車充電行業,一直創新不止
“所以我們嘗試把充電樁和儲能做一個結合,這樣可以實現對充電系統優化,達到更好的經濟性和更好的使用效果。”永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惠坤告訴記者,他們設計的第一代方案中儲能和充電樁是相對獨立的系統,可以解決一部分充電負荷對電網的沖擊問題,但因為電池成本較高,經濟性并不理想。因此,公司正在設計把儲能系統合并到充電樁里面,原來充電樁經過技術改造,本身既是一臺充電樁也是一臺儲能的裂變器,設備配套成本大大下降。儲能電池直接掛在充換電樁的直流母線上面,能量轉換次數由2次降為1次,提升了能量轉換效率。
“未來大家討論比較多的是把汽車變成電網的儲能單元,充電樁改造以后本身就是雙向能量流動的變換器,具備能量雙向流動能力,可以通過充儲樁連接到大電網,接受大電網的調度。充儲樁在不充電的時候承擔儲能裂變器的功能,適當的時候對電池進行充電,或者將電池當中的電能回歸到電網。”楊惠坤介紹說。
左培文指出,電動汽車與智能電網之間的互動是解決行業目前問題的關鍵。電動汽車必須要形成智能的儲能單元,實現和智能電網的互通,以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電動汽車與清潔能源協同
“清潔低碳發展已經成為能源行業轉型發展的方向。為了實現清潔發展的目標和能源系統的優化需要做哪些工作?供給側清潔能源發電、需求側電動汽車充電將會具有巨大的潛力,未來將會實現新能源與電動汽車的協同。”在2017新能源汽車充換電技術高峰論壇上,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副主任趙勇強表示。
趙勇強指出,30年內,50%以上的車輛來自于清潔能源就可以實現,因此需要現在開始協同發展。
如何實現電動汽車與新能源協同發展?趙勇強指出,關鍵是有序充電。汽車要在合適的時間使用風電或光伏發電進行充電,享受更低的價格。“可再生能源大規模并網,如果不限電將對電網系統形成巨大的沖擊,如果實現有序充電,可以大大減少對電網沖擊,同時幫助消納大規模的風電光伏,真正實現系統的協同效應。
趙勇強介紹說,通過新能源與電動汽車協同,可以使棄風棄光的限電量從30%左右降到8%以下。“儲能是近兩年來能源電力系統討論的議題,但是我們認為V2G技術將比單純的新增儲能設施電池更具有性價比。分布式光伏現在已經成為太陽能發電的最主要方向之一,分布式光伏將來更能夠實現廣泛的應用,與電動汽車可以實現空間上的協同。”
據了解,V2G是Vehicle-to-grid的簡稱,它描述了這樣的一個系統:當混合電動車或是純電動車不在運行的時候,可以將電池的能量傳送到電網,反過來,當電動車的電池需要充滿時,電池可以從電網獲取電能。
趙勇強介紹說,新能源和電動汽車將是未來電力系統的供給側和需求側的兩大支柱,未來電動汽車將形成數十億千瓦以上的靈活負荷,加上反向電量將達20億千瓦以上,基本上等同于全國年發電總量,具有巨大的協同潛力。
他指出,充換電價格是實現協同最關鍵的手段。“實現協同一方面靠技術手段,另一方面要靠政策手段,最主要的是通過價格和電力市場。當前電價是政府定價,未來要進行調整,要通過有序的充電、分時電價引導用戶和汽車服務商在合適的時間充電。電力系統方面則需要通過新的輔助服務市場實現優化。”他說。
原標題:行業深度觀察丨新能源汽車充電行業創新跨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