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新能源車發展駛入“快車道”
今年1月,國家對新能源車分別設置中央和地方補貼上限,其中地方財政補貼不得超過中央財政單車補貼額的50%,同時在現行標準基礎上降低20%。受此影響,新能源汽車市場一度出現下滑,深圳市汽車經銷商協會負
發展新能源汽車已經上升至國家戰略。家用新能源汽車市場更是各大廠商的兵家必爭之地。雖然國家對新能源車的補貼幅度有所減少,但全面扶持的整體力度并沒有減少,比如今年9月出臺的雙積分政策規定,將新能源乘用車納入CAFC積分管理,以及明年1月國家實施的購車貸款政策,明確抬高了新能源車的貸款比例等。最近市場的快速回暖表現,清晰表明深圳新能源車受補貼政策的影響已越來越小,逐漸離開補貼呵護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正越來越平穩地駛入 “快車道”。
政策環境——
“限牌”成深圳新能源車發展重要推手
“如今買車上牌都要搖號,聽說競拍價已經快7萬了!”這是記者在某4S店聽到大家議論最多的話。店員告訴記者,現在來店里看車的人都會咨詢純電動車,因為不受限牌影響;有些準備購買第二輛車的家庭,則是直奔新能源車而來。當然,也有一些人會選擇通過更新指標的方式購買燃油車,但絕大多數消費者已經提前瞄準新能源車型,不管國家有沒有補貼。
國產品牌在新能源車發展方面起步較快,近兩年隨著人們逐漸達成共識及市場的蓬勃發展,國產品牌的市場表現越來越好。以比亞迪汽車為例,一個4S店的月銷量最多能賣300臺以上。今年1-10月,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達到82859輛,覆蓋到200多個城市,其中近50%的銷量來自于限購城市,在深圳尤其明顯。據市汽車經銷商協會負責人介紹,今年整體深圳汽車市場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0%以上,隨著補貼政策的影響不斷減弱,新能源車從下半年開始發力,增長幅度同比超過去年同期,預計明年新能源車的增長速度會更快。
市場環境——
新能源汽車市場百花齊放
新能源車的發展勢不可擋。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已走在世界前列,普及率也居各國前列,新能源車更為國產汽車品牌帶來變道超車的機遇。好吃的蛋糕,必引來哄搶。外資品牌看到其中巨大的市場潛力,雖然比國產品牌遲了一步,但如今都在紛紛布局。日前,大眾宣布其在中國的3家合資公司將一起發力新能源汽車,預計2018年上半年生產首款電動車型。縱觀整個汽車市場,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車正呈百花齊放的態勢。
在剛剛結束的2017廣州車展上,不論是國產品牌還是合資品牌,“新能源”都是最亮眼的字眼。寶馬推出全新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大眾純電動e-Golf高調亮相,長安福特的新蒙迪歐插電混動版也粉墨登場,路虎則推出新款插電式混合動力。眾多傳統汽車品牌競相推出不同型號、不同動力輸出方式的新能源車型,為新能源汽車市場源源不斷提供新生力量。
據記者了解,新能源車在廣泛普及的同時還將與互聯網、大數據和AI人工智能進行深度融合,將來不僅在市面隨處可見新能源車,更可看到越來越多搭載智慧生態互聯系統的新能源車。業內人士稱,智慧互聯將為新能源車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外部環境——
企業政府正合力解決行業痛點
充電不方便、充電耗時、續航路程短等問題一直是新能源車發展急需解決的瓶頸。深圳是全國新能源車發展較快的城市,以深圳使用率最高的純電動出租車為例:每次充電需1.5個小時,充一次電能夠行駛200公里左右,這對不出城、不跑長途的司機來說,一部純電動車尚能解決日常代步問題,但若走高速或臨時遇到充電等問題,恐怕還是有諸多不便。但可喜的是,目前深圳市政府與新能源車生產企業正在合力解決這一行業痛點,加快充電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全力擴大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
為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深圳市政府先后發布了《深圳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綜合發展規劃》《深圳市新能源汽車發展工作方案》《深圳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若干政策措施》《深圳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扶持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時,政府已明確規定深圳每家新舊大型商業停車場需布局一定比例的充電樁停車位。廠商代表比亞迪日前也宣布:2018年該公司將推廣新能源車20萬輛,為市場配套建設3萬個充電樁。
最新的統計顯示,深圳新能源汽車年產值已超千億,隨著內外部環境和企業自身技術的不斷發展,家用新能源車的全面普及正離我們越來越近。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