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技術的未來:從超級電容到空中無線充電
電,無疑是人類最偉大的發現,如今人類社會已經無法離開電能。而在消費電子領域,任何數碼產品同樣依賴電池,同時人們也希望電池壽命能夠盡可能地長,減少每天充電的次數。從鎳氫電池到鋰電池、鋰聚合物電池,手
環境的力量

獲得電能的方式多種多樣,甚至可以將周圍環境的元素轉化為能量。比如聲音,一種技術可以通過納米發電機將聲音轉化為電能,為手機提供源源不斷的電力;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從空氣中吸收露水、并轉化為電能。這個世界非常奇妙,而隨著科學家們的不斷深入,也許很多我們身邊不起眼的元素,都能夠提供能量。
空中無線充電

Qi等無線充電技術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人們為設備充電的繁瑣操作,不需要再找數據線、連接,還是非常方便的。當然,這種基于線圈的無線充電方式仍需要設備與充電底座接觸,并不算是真正的“無線”。而uBeam等空中無線充電技術的出現,可以通過微波傳輸能量,在一定距離下實現真正的空中無線充電體驗,設備再也不需要接觸充電座,更加方便。
說得稍微科幻一些,未來也許我們可以像使用WiFi、蜂窩網絡那樣,在空氣中傳播電能信號,充電這件事就變得SoEasy了。
生物發電
人類是一種生物,自身便能不斷產生能量,而這些能量其實也有可能轉化為電能。比爾˙蓋茨基金會目前開發出一種技術,可以從人類尿液中提取電能,稱之為“微生物燃料電池”;還有通過集成納米薄膜的硅膠結構,貼合在皮膚上產生摩擦生成電力,非常適合作為可穿戴設備的能量來源。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