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成首個出租車全電動化城市
從2016年初起,太原市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將全市8292輛出租車全部更換為電動車,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第一個出租車全部電動化的城市。8月29日下午,太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清潔空氣創新中心和山西環境規劃院共同發布
8月29日下午,太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清潔空氣創新中心和山西環境規劃院共同發布了《太原電動出租車推廣案例分析及對其他城市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
《建議》對太原市電動出租車推廣的環境效益進行分析:若不考慮電網端的排放,經初步測算,太原市出租車電動化后,本地每年PM2.5將減排7噸、氮氧化物807噸、一氧化碳3886噸、碳氫850噸。
8月29日,在環保部宣教中心與清潔空氣創新中心聯合舉辦的第四屆“創藍”清潔空氣媒體研討班上,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副主任趙勇強表示,未來的減碳工作,在汽車轉型方面有電動汽車和氫能源動力汽車兩種方式,現在看來電動汽車技術路線已經凸顯其優勢,電動化是減少石油和天然氣消費的終極解決方案。
同時《建議》提出,要設定動態的電動車效能標準,加速發展可再生能源、推進電力清潔化,有助于電動車進一步減排,確保環保效益最大化。
使用電動出租車PM2.5每年或將減排7噸
環保部發布的《中國機動車環境管理年報(2017)》指出,2016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到2.95億輛,排放污染物初步核算為4472.5萬噸,其中一氧化碳3419.3萬噸,碳氫化合物422萬噸,氮氧化物577.8萬噸,顆粒物53.4萬噸。
大氣顆粒物源解析表明,化石能源車輛尾氣排放在大氣污染物中占相當大比重,且污染源分散,治理難度大。太原市大氣污染源解析結果表明,太原市PM2.5污染中機動車尾氣占比達16%。
《建議》提到,如果僅從電動車使用過程的排放來考慮,經初步測算,太原市8292輛出租車全部更換為電動車后,本地每年PM2.5將減排7噸、氮氧化物807噸、一氧化碳3886噸、碳氫850噸,此外PM10、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也將有顯著減少。
“電動車可以減少人口密集區機動車污染物的排放。”清潔空氣聯盟秘書處高級項目經理李連飛說。
《建議》指出,由于不同區域的擴散條件不一樣,電動車的使用可以將容易聚集污染、形成灰霾的城市區域排放的污染物由人口稠密區轉移到容易擴散的發電站一側,由于是集中排放,更便于控制和治理。
電動車生產與報廢要防止有害物質泄漏擴散
清潔空氣聯盟秘書處主任解洪興介紹,通過初步分析評估,電動車是否環保,取決于兩個指標,其一是能效水平,即電動車每行駛100公里的耗電量。
“電動車的能效不同,帶來的環境效益差別也很大。”解洪興說,經初步測算,以太原市電動出租車為例,依照2015年華北電網結構,如果百公里耗電在23度以下,那么電動車不僅可以減少氮氧化物和顆粒物的排放,還能實現溫室氣體的協同減排。
“因此政府需設定動態電動車效能標準,提出百公里電耗目標,并跟補貼政策掛鉤。”解洪興說。
解洪興提到,判斷電動車是否環保的另一個指標,是整個電網結構,即化石燃料所占比重,尤其是煤炭的比重。
《建議》也指出,電動車依賴于電力供應,若將發電側的排放考慮在內,電力的清潔程度決定了電動車對節能減排的貢獻大小。
據初步測算,若考慮到發電側的排放,當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在電網中的使用占比達到17%時,太原市電動出租車項目的NOX、PM2.5、PM10、CO、HC和CO2e均可實現減排。
但《建議》同時提出,山西省目前電力供應的可再生能源等清潔能源電力比重仍然很低,因此加速發展可再生能源、推進電力清潔化,有助于電動車項目的進一步減排,減少電動車在推廣中的阻力,實現正向的相互促進作用。
此外,針對電動車的生產與報廢,尤其是電池的生產與報廢可能會帶來較大的污染風險,《意見》指出,可以針對電池的生產、退役以及報廢的管理與處置等環節做出明確的規定,通過綠色認證等模式,規范企業自身的管理承諾,并在政府采購等環節提出明確的準入機制。同時,回收和資源化利用的過程應嚴格遵循相關標準并得到有效監督,防止有害物質的泄露和擴散。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