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積分政策延后一年落地
業內普遍認為,雙積分政策延期一年,對傳統車企是一利好政策,讓企業有更充分的時間去準備。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并不成熟情況的背景下,也給國內企業留下了緩沖的機會。
據了解,工信部2016年9月22日發布《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計劃于2018年開始實施。雙積分政策對車企平均油耗積分和新能源汽車積分均做出硬性要求。按照雙積分政策“新能源汽車正積分可以自由交易,但不得結轉”的規定,不能達標的合資和外資品牌,如果想要獲得新能源積分,只能向有盈余的本土車企進行購買。
北京商報記者和多位業內人士確認,現在將中國新能源汽車積分政策延后至2019年開始實施,平均油耗積分按計劃于2018年實施。
新能源汽車積分方面的具體比例是,2018-2020年,車企銷售車輛中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分別為8%、10%和12%。新能源汽車積分的具體計算方法是,每輛純電動汽車依據續駛里程不同可積2-5分,每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積2分。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國家新能源汽車積分政策,新能源銷量越多,獲得的積分也就越多,意味著企業要生產出一定數量的新能源汽車。純電動汽車純電續駛里程越長能耗越低,獲得積分就越多。
“市場還存在企業不成熟情況,市場還沒有完全面向新能源開放,延期一年也給國內企業制度一個緩沖的機會。”汽車評論員凌然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積分政策將延后一年至2019年開始實施是管理部門政策實施更加靈活的表現。
在全國乘用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雙積分政策延期至2019年是因為企業沒有準備充分,2018年是鼓勵新能源汽車的一年,2019年開始對新能源汽車進行強制政策要求。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僅有比亞迪汽車、北京汽車、吉利汽車、上汽乘用車、眾泰汽車、江淮汽車和奇瑞汽車共7家車企滿足積分要求,全部為自主品牌車企。
相比自主品牌,合資品牌由于此前在新能源領域布局較少,面臨的壓力更大。在雙積分政策第二輪征求意見稿發布后,美、歐、日、韓的四大汽車行業協會曾向我國相關部門致信,希望能夠延遲發布新辦法或放寬要求。
對此,凌然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積分政策將延后一年開始實施是管理部門政策落地實施更加靈活的表現,市場還存在企業不成熟情況、市場還沒有完全面向新能源開放,延期一年也給國內企業制度一個緩沖的機會。
盡管汽車產業近幾年發展速度很快,但無論是合資品牌還是自主品牌,想要在明年達到雙積分管理辦法中的要求,難度很大。由于大多數企業還沒有做好應對雙積分政策的準備,因此大家普遍希望政策延后一年,給企業留些準備時間。
一家已獲得新能源汽車積分的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新能源汽車積分政策延后對于新能源車企的發展大有裨益。對已經獲得新能源汽車積分的企業沒有過多影響。分析人士認為,新能源積分壓力最大的企業排名為上汽大眾、一汽大眾、上汽通用、東風日產、長城汽車等。當前除了北京現代和上汽通用擁有新能源車型之外,其他合資品牌最快也要到明年才會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銷量越高的企業,積分壓力相對越大。
面對雙積分制度,傳統車企有兩條路可走,自主研發新能源產品和重心逐漸轉向新能源市場,或者選擇合適的合資伙伴,通過合資后新能源汽車積分的合理分配。崔東樹表示,對于企業來說,不應該把著力點放在政策是否微調或者延期,而是努力達標,否則會被行業新能源化所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