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標準六年后姍姍來遲 我們究竟錯過了什么?
動力電池標準化及回收利用三項標準近日發布,三項標準分別對應了動力電池的不同使用階段,覆蓋了從設計到回收利用的全過程。三項標準正式實施后將促進我國電動汽車標準化邁上新臺階,但標準化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電池標準化與行業發展的必要性
新能源汽車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為更好地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國家制定了各種扶持和激勵政策,并輔以一系列技術標準對產業及產品進行規范化,提高企業生產準入和產品性能質量要求,確保新能源全產業鏈良性發展。
一、市場體量宏觀
10億規模汽車保有量
截至2017年7月底,我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04億輛。若按美國千人保有量800計算,我國汽車保有量會達到10億輛以上。
1億以上新能源汽車保有量
截止2017年7月底,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50萬輛,占全球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50%以上,位列全球第一。
2016年10月26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正式發布,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主要是以中型及以下車型規模化發展純電動乘用車為主,實現純電動技術在家庭用車、公務用車、租賃服務以及短途商用車領域的推廣應用,同時建設覆蓋全國的充電設施,來支撐電動汽車的大規模發展。
總體技術圖表明:至2030年,保有量大于8000萬輛。

按照2017年7月發布的“雙積分”政策(2018年開始實施),2018~2020年度,乘用車企業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8%、10%、12%,結合汽車保有量整體整體規模,未來新能源汽車數量將至少在1億輛以上。
二、電池標準化對于行業發展必要性
● 動力電池標準化便于規模化,降低設計開發、產線投入以及制造成本消耗,實現綜合成本降低,才能實現新能源汽車普及推廣(此處先不聊充電系統配套設施是否配套完善或者技術成熟度,按照筆者的計算,目前購置純電動汽車對于消費者而言是不合算的)。
目前市場主流的250Km左右續航里程的純電動汽車,扣除國地補以及購置稅后落地價幾乎均15萬以上,10萬左右則無太多選擇純電動乘用車型可供選擇。為何?那是因為電池成而不能一直居高不下,目前電池PACK直接采購成本近乎1700元/KWh(以三元鋰電池為例),續航250Km的電池配電約35度(按照百公里耗電14KWh),電池成本則59500元;而電池PACK成本占純電動汽車比例50%以上,因而必須要降低電池PACK直采、使用維護等綜合成本。
● 動力電池標準化及可追溯性能有效推進整車廠&回收企業&電池廠商聯合打造回收體系勢在必行,新能源汽車才能實現良性循環發展!
隨著新能源汽車整體走勢,動力電池出貨量也呈現大幅拉升趨勢。結合汽車報廢年限、動力電池壽命等因素,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預測,到2020年我國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累計報廢量將達到20萬噸,到2025年或可達到35萬噸的規模。
廢棄的電池處理不當勢必會對環境造成新的污染,從而抹殺了新能源汽車的環保初衷?目前國內眾多的電池廠商、整車廠、回收企業均在嘗試布局動力電池梯次利用與循環回收再利用,比如邦普集團、CATL、超威集團、比亞迪、格林美等。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