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業急劇轉型電動汽車,遠超出預期
據《福布斯》網站報道,上周,三個非常重要的事件,標志著汽車產業在急劇向電動汽車轉型,而且速度遠快于許多專家的預期。
上周五,特斯拉向美國客戶交付了首批備受期待的平價全電動汽車Model 3。同一天,在德國,2017年勒芒24小時耐力賽冠軍得主保時捷宣布,它決定不再參加參賽車輛使用化石燃料的世界汽車耐力錦標賽——其中包括勒芒24小時耐力賽,而參加由全電動汽車參賽的E級方程式(國際汽聯電動方程式比賽)系列賽事。
隨著新款大眾型車型終于出現在展覽室,特斯拉將以3.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3.6萬元)的起步價銷售行駛里程為220英里(354公里)的Model 3車型。行駛里程為310英里(499公里)的車型價格則將上漲至44000美元(約合人民幣29.6萬元)。要最終實現向大眾提供價位合理的電動汽車的目標,特斯拉面臨的唯一問題是,實現2018年年底生產40萬輛汽車的計劃。
讓未來的以汽油為燃料的車輛競賽前景雪上加霜的是,梅賽德斯-奔馳上周一證實將加入E級方程式賽事,而退出德國房車錦標賽。當然了,梅賽德斯-奔馳將保留成功的F1車隊。
去年末,奧迪退出世界耐力錦標賽,專注于E級方程式。
捷豹以1980年代在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中的傳奇性表現聞名,而且最近其F-Pace車型在今年的世界汽車大獎(World Car Awards)中獲得兩個獎項,它已經宣布,計劃只參加E級方程式賽事。
《福布斯》表示,預計近期內將有更多汽車廠商不再參加傳統汽車比賽賽事,已經參加E級方程式的汽車廠商包括雷諾、奧迪、寶馬、雪鐵龍、文圖瑞汽車、法拉第未來、蔚來和捷豹。
有消息稱,本田將于2017年年底解除與麥克拉倫車隊的發動機供應協議,退出與Sauber F1車隊2018年供應發動機的談判。說句不中聽的話,本田與麥克拉倫車隊合作重新涉足一級方程式賽事是災難性的,盡可能快地退出一級方程式符合其利益,應當將技術和賽車經費投入到E級方程式。
對于電動汽車來說,今年是具有分水嶺意義的一年,日產計劃今年第四季度在全球范圍內推出全新Leaf電動汽車。2010年問世的第一代Leaf,是全球首款面向大眾的電動汽車,也是目前銷量最大的全電動汽車。沃爾沃7月初宣布,2019年之后,它將只銷售電動汽車或混合動力汽車,寶時捷表示,到2023年,電動汽車將占到其年產量的半壁江山。
中國有10多家廠商(生產以汽油為燃料的汽車廠商更多),生產32個電動汽車車型,比亞迪、法拉第未來、蔚來等國際知名的公司在大力推動電動汽車的開發,滿足國內、國際市場高速增長的電動汽車需求。未來數年電動汽車需求將快速增長。
但是,雖然中國和特斯拉在電動汽車生產方面不斷取得進展,E級方程式陣容不斷壯大,所有廠商都擔憂的一個問題是對電池,以及生產電池所需原材料日趨增長的需求。
《福布斯》稱,電池生產的原材料——例如鋰、鈷、鎳、石墨等——的供應能否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還有待觀察。美國地質勘探局表示,目前鋰的供應是充足的,但鈷的供應卻是另外一回事。由于全球鈷供應量的三分之二來自剛果民主共和國,這種關鍵原材料的采購可能存在問題。
鑒于中國電動汽車需求強勁增長,特斯拉Model 3預訂量約為50萬輛,因此電池產量將決定電動汽車產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