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新能源車市:新玩家入局 三千款淘汰
七月過半,不少車企紛紛發布了自己的上半年銷售數據。受購置稅減半政策取消及春節假期影響,今年上半年的乘用車市場上半年銷量13年來首次出現下滑。與此相比,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增速卻成為一抹亮色。根據中國汽車
細分市場:微型車增速最快
1~6月,小型車的累計銷量同比下降48.0%,微型車和中型車累計銷量上升明顯,其中微型車累計銷量同比增加211.2%,中型車累計銷量同比增加108.4%。微型新能源車正以它的價格便宜、靈活方便等特點成為消費者喜歡的“買菜車”和“代步車”。
具體車型來看,上半年國內電動汽車銷量排名中,知豆D2排在第一,累計銷量為18693輛。排名第二的是北汽EC系列,累計銷量為17939輛。這兩款車型投入市場的時間不算久,但自上市以來取得的成績都十分亮眼。比亞迪e5排在第三,累計銷量為10285輛。上半年,比亞迪向市場投入唐100、秦100、宋DM、宋EV等多款車型,同時也推出秦EV和e5的改款升級版,比亞迪旗下多款車型入圍排行榜,比亞迪以34634輛的銷量排名第一,同時比亞迪也是6月的銷量冠軍。

數據來源:乘聯會
外企入局 低質車型遭“清洗”
日前,工信部公布第297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其中3025款新能源汽車因不符合《公告》管理規定,自《公告》發布之日起暫停生產、銷售,共涉及國內243家新能源車企。
有分析指出,工信部暫停與《公告》不符的車型可謂是一次大清洗。這意味著技術門檻進入嚴管期,如果企業開發的車型不滿足安全認證、技術標準與市場需求,被暫停生產銷售是必然的。
與此同時,跨國汽車企業卻開始全面發力中國市場。特斯拉和上海市政府簽訂在華建廠協議、戴姆勒戰略投資北汽集團旗下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大眾與江淮組建新能源合資企業之后,有望帶動更多全新新能源合資企業的出現。還有多家外國品牌加快了在中國引入新能源車型的速度。
今年以來,在政府的大力整頓下,中國新能源汽車補貼亂象得到了很大改善。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民眾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程度也在進一步提升。而產業中的技術難題、成本問題、基礎設施不足等痛點,將隨著更多“玩家”的入局,由政企協同來逐漸攻克。
對于2017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中汽協會副秘書長許艷華談道,影響2017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市場情況有很多因素影響,比如補貼、準入等政策調整,而且既有中央政策也有地方政策,政策的調整會有一定滯后效應。隨著政策和市場的穩定,全年完成70萬輛銷量的保底目標,基本上問題不大,若銷量能夠出現大爆發,將能夠完成預計的80萬輛目標。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