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6家領軍動力企業管窺華南地區動力電池市場格局
作為改革開放的窗口以及國內鋰電行業的排頭兵,華南地區動力電池企業的發展情況可以視為我國動力電池行業整體情況的一個縮影。 自高工鋰電發起2017供應鏈好產品全國巡回調研活動以來,調研團隊華南、華中、華
作為改革開放的窗口以及國內鋰電行業的“排頭兵”,華南地區動力電池企業的發展情況可以視為我國動力電池行業整體情況的一個縮影。
自高工鋰電發起2017供應鏈好產品全國巡回調研活動以來,調研團隊華南、華中、華東、華北四大地區的60余家動力電池企業,為業內傳遞上述地區電池企業的產能及規劃、市場、技術、供應鏈、發展瓶頸等行業信息,得到了業內的極大關注。
在調研活動結束之后,高工鋰電網相繼對華東、華北地區的動力電池市場格局進行了系數梳理分析,戳此查看《三類企業諸侯爭霸 華東地區動力電池格局解析》、《超60家動力企業走訪后 剖析華北動力電池市場格局》。
而華南地區(廣東、廣西、海南、香港、澳門)作為中國鋰電產業鏈較為完善、優秀企業林立、整體產值較高的一個地區,當地電池企業動力路線的選擇、目標客戶的定位、產能規劃、供應鏈管理等也對中國動力電池產業發展產生極大影響,對華南地區動力電池市場格局的解讀也甚為必要。
客觀來看,珠三角地區作為為了我國當前最重要的鋰電產業聚集地之一,這為吸引更多電池企業落戶以及發展壯大提供諸多有利條件,具體體現為以下幾點:
1、行業發展積累深厚,工業制造能力突出。華南地區是我國鋰離子電池企業的集中地,也是鋰電產業發展最早的地區,擁有國內最多的數碼電池企業。在國家政策扶持和市場需求的帶動下,以及借助珠三角地區的工業制造能力,華南地區的鋰電產業發展迅猛,地區電池企業數量和產能在國內占據半壁江山。
目前,華南地區已經培育了包括比亞迪、ATL、比克電池、沃特瑪、珠海銀隆、鵬輝能源、猛獅科技、天勁股份、億緯鋰能、邁科新能源、創明電池、振華新能源、卓能新能源、德賽電池、欣旺達等大批國內優秀的鋰電池企業,同時還有更多新興電池企業正在誕生。
2、市場反應快速,企業創新能力強。華南地區市場經濟發達,市場需求廣闊,鋰電產業產值增長迅速,電池企業對市場需求的反應快速。與此同時,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之下,華南地區的動力電池企業重視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企業創新能力強。
3、產業鏈配套完善、行業人才集聚。經過多年的發展,華南地區已經形成了一條從上游四大材料-設備-電池-整車制造-充電樁的鋰電產業鏈,在供應鏈管理方面較為完善,能夠快速響應動力電池企業的需求。與此同時,優越的發展環境和發展速度也吸引了大批行業技術人才聚集,為動力電池企業持續發展提供了保障。
除此之外,便利的交通、地方政府政策大力扶持、市場空間廣闊等因素也為華南地區的動力電池企業發展壯大提供了有力的幫助。
當然,與華東、華北地區的動力電池企業一樣,華南地區的動力電池企業在享有多種有利發展條件的同時,也面臨著多重壓力和挑戰。
4、礦產資源匱乏。盡管華南地區擁有振華新材料、深圳天驕、貝特瑞、深圳斯諾、新宙邦、天賜材料、星源材質、金輝高科等在行業內排名前列的四大材料企業,但卻缺乏上游鈷、鋰礦資源,也缺乏生產四大材料的前驅體原材料,這對華南地區動力電池產業而言是個軟肋。
5、人力和能源成本偏高,企業經營壓力大。珠三角地區經濟發達,鋰電企業人力成本相對其他地區偏高。同時華南地區土地資源緊缺,地價昂貴,不利于鋰電企業進一步擴大規模,企業經營成本壓力大。在此壓力之下,包括比亞迪、邁科新能源、億緯鋰能、沃特瑪等越來越多的電池企業都開始在內地建廠擴產產能。
6、龍頭車企偏少,市場競爭壓力大。與華東、華北一大批整車制造企業集聚相比,華南地區汽車市場廣闊,但整車制造企業數量相對較少,龍頭車企更少,代表車企有比亞迪、五洲龍、廣汽集團等。
客觀來看,華南地區的動力電池企業數量眾多,企業整體發展水平和技術實力較強,在中國動力電池市場競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高工鋰電網也對華南地區幾家具有代表性的動力電池企業進行了系統梳理,且看下文:
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領導者
作為業內公認的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和新能源汽車領軍企業,比亞迪在動力電池產能和技術以及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方面都排在行業前列。
在動力電池方面,比亞迪采取走磷酸鐵鋰和三元電池并行的技術路線。其中磷酸鐵鋰電池主要應用在電動大巴、物流車和儲能領域,三元電池主要應用在新能源乘用車領域。公司現有動力電池產能16Gwh,同時正在青海新增10Gwh,到2020年將形成26Gwh的產能。
在能量密度方面,比亞迪磷酸鐵鋰電池的單體能量密度為156wh/kg,而接下來比亞迪計劃將能量密度繼續提升到160wh/kg。三元電池單體比能量已達到了200Wh/kg。比亞迪三元電池的目標是2018年電池比能量達到240Wh/kg,2020年達到300Wh/kg。
當前,比亞迪動力電池主要供集團內部使用,但隨著市場競爭加劇,比亞迪已表示將拆分電池業務,在未來開始面向市場供貨。一旦落實,中國動力電池市場競爭格局將產生極大改變。
在新能源乘用車方面,比亞迪產品涵蓋轎車、SUV、MPV、大巴、出租車、物流車等類型,覆蓋城市公交、出租車、道路客運、城市商品物流、城市建筑物流、環衛車、私家車等7大領域。
2016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9.6萬輛,同比大幅增長69.85%,銷量蟬連全球第一。截至目前,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經突破23.5萬輛。
目前,比亞迪已經打造了一條上游鋰礦資源—鋰電原材料—動力電池—新能源整車—電池回收的全產業鏈閉環,企業競爭實力在持續提升。
比克電池:18650三元電池企業行業標桿
比克電池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集鋰離子電池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產品和服務包括圓柱、方型和聚合物電芯,以及電池封裝、電池解決方案等,主要應用于新能源汽車、數碼產品和后備儲能等領域。
作為業內最早研發三元材料電池的企業,比克電池持續在三元電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能、循環壽命和降成本等方面進行探索突破。
據了解,目前比克電池量產的三元18650電池單體比能量已達220wh/kg,后續將會進一步提高至300Wh/kg。同時,比克也在積極部署21700等其他型號的圓柱電池,結合高鎳與硅碳,該產品能量可達6.0Ah。
在產能方面,比克電池現有深圳、鄭州兩個基地共計2.5Gwh,預計在2017年底總產能達到8Gwh,2020年總產能將達到15GWh。
截至目前,比克電池動力電池系統裝機量已達5萬套。2016年比克電池出貨量2.5Gwh,實現營收35億元。
2017年,比克電池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配套車型數量以及前五月動力電池出貨量都排在行業前列。
沃特瑪:上半年已簽動力電池訂單金額超過100億
作為老牌動力電池企業,沃特瑪動力電池業務在近年來得到快速增長,其動力電池出貨量和市場份額得到持續提升。
沃特瑪堅持磷酸鐵鋰技術路線,產品以32650圓柱形電芯,單體比能量已達145wh/kg,系統能量密度超過115wh/kg。規劃到2019年,電芯能量密度達到160Wh/kg,電池系統能量密度達到130Wh/kg。
同時,沃特瑪也在快充技術方面取得了良好進展。目前沃特瑪電池已經實現單體6C充放電、成組2-3C充放電,容量80%以上單體3C循環,超過3000次。
在產能方面,目前沃特瑪年產能已達12Gwh,同時在寧鄉、滁州、許昌和呼和浩特等地進行擴產,預計到2017年底總產能將達到20GWh。
2017年,沃特瑪動力電池訂單和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配套車型數量位于行業前列。
堅瑞沃能公告顯示,截至目前,全資子公司沃特瑪先后獲得了華泰汽車、世紀中遠、大運汽車、東風、湖北新楚風、申龍客車、中通客車等車企的動力電池采購訂單,合同金額合計超過103.1億元。
在前五批新能源汽車推薦車型目錄中,沃特瑪配套車型數量已經超過百款,多次進入配套排名前三之列。
億緯鋰能:上半年凈利潤預計達1.5億
億緯鋰能創立于2001年,已形成鋰原電池、鋰離子電池、電源系統、電子煙等核心業務。其中,億緯鋰能動力電池產品覆蓋方形磷酸鐵鋰、圓柱三元和軟包疊片三種類型。公司現有惠州、荊門等生產基地,7條高度自動化和信息化的圓柱電池生產線,產能規模達到3.5GWh,動力儲能電池總產能規模達到6.8GWh。預計到2017年年底,億緯鋰能將建成共9GWh的生產能力。
在能量密度提升方面,億緯鋰能開發出的兩款高能量密度方形磷酸鐵鋰電池LF68-68Ah和LF90-90Ah,于1月份通過汽車動力蓄電池產品GB/T-2015強檢測試,并取得國家客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出具的《檢驗報告》,符合中央財政1.2倍補貼標準。
6月7日,億緯鋰能發布2017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344.91萬元-15124.23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0%-70%。
鵬輝能源:加速動力電池業務轉型升級
鵬輝能源成立于2001年,專業生產鋰鐵、鋰錳、鋅空等一次性電池,聚合物鋰離子、磷酸鐵鋰鋰電、三元體系鋰電、鎳氫等可充電電池,產品廣泛應用于智能設備、新能源汽車、汽車啟停設備、無人機、通信基站后備電源、風光儲能及家庭儲能電池系統解決方案。
公司目前動力電池產品以磷酸鐵鋰電池為主,同時完全有三元鋰電池的生產能力、技術能力,產品涉及方形、圓柱、軟包三大類。目前擁有廣州、珠海、駐馬店等生產基地,計劃年底產能將達到7Gwh。
在能量密度方面,年鵬輝將通過新材料導入、技術和制造工藝升級等方式完成對動力電池產品的升級換代。高鎳三元電池將于下半年正式量產,2.8AH18650電池比能量將達到230wh/kg以上。
鵬輝能源的產品應用方向既有乘用車、物流車,也有電動大巴甚至有特種車。公司的動力電池產品已和多家車廠的多種車型配套進入了工信部《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如東風特汽、南京金龍、梅花客車、江南眾泰、珠海銀隆等等。
鵬輝能源(300438)發布2016年年度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鵬輝能源營收12.71億元,同比增收3.93億元,增幅44.68%;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39億元,同比增收5149.33萬元,增幅58.99%。其中,汽車動力電池銷售收入增長226.47%。
銀隆新能源: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黑馬”
2008年珠海銀隆新能源產業園正式動工,標志著銀隆新能源邁出了進軍新能源產業的第一步.
2010年銀隆新能源戰略控股美國奧鈦納米技術有限公司,掌握了全球鈦酸鋰材料最先進生產技術;2012年-2013年,銀隆新能源先后收購珠海廣通汽車、石家莊中博汽車等汽車制造企業,擁有國內整車制造資質,并收購藍海科技掌握電機、電控等核心技術;同時還在工業儲能、家庭儲能以及風光儲能領域進行了布局,并在國內有多個儲能試點項目。
至此,銀隆新能源實現了從電池材料、電池、PACK、電機電控、整車制造、充電設備、智能電網儲能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新能源閉合式循環產業鏈布局。
在電池性能領域,銀隆新能源研制的納米級鈦酸鋰電池具備了達到25000次以上循環使用、零下50度至零上60度耐寬溫正常使用、6分鐘快速充滿電、擠壓針刺不起火不爆炸等特點,成功解決了高安全,長壽命,耐寬溫,快充電,高效率五大世界級問題。同時,公司研發的第四代高能量密度鈦酸鋰電池,相比第三代產品成本下降40%,能量密度增加30%,從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價格偏高和能量密度低等方面的差異。
在商業模式領域,銀隆新能源提出的“零元供車、十年租賃、十年承保、整車替換、四方共贏”的創新商業模式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獲得了極大成功,良好的售后服務為銀隆新能源電動大巴的城市運營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6年,董明珠舉債投資銀隆新能源將其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銀隆新能源的鈦酸鋰技術也再次走到了聚光燈之下吸引了行業內外的目光。
據了解,目前銀隆新能源正籌備上市,已經開始向A股IPO沖刺。一旦成功上市,銀隆新能源在中國新能源領域的競爭實力和市場地位將更上一層樓。
由于篇幅有限,無法將華南地區其余的優秀動力電池企業一一解讀,關于華南地區動力電池市場競爭格局的更多信息,請關注高工鋰電的后續報道。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