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流程的改變對審計風險的影響
一、IT環境下的現代風險導向審計 審計風險是風險的一種,滿足一般意義上風險的含義,同時也具有自身的特點。審計風險總是隨著審計環境的變化而不斷演變的。傳統的風險導向審計是根據對審計風險的評估,來確定
三、業務流程的改變對審計風險的影響
在討論業務流程重組對審計風險的影響時,本文從審計主體和審計客體兩個角度來分析。
(一)需要考慮被審計單位信息系統使用的成熟程度
—個企業流程設計是否合理,意味著該企業發生錯誤與舞弊的可能性大小。合理的業務流程不僅能夠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還可以防止、發現和糾正錯誤和舞弊。但是,企業信息化實際上也是一個不斷摸索的過程,并沒有一個通用的模板直接利用。而摸索的過程實際就是不斷出現錯誤和漏洞并發現錯誤、彌補漏洞的過程。審計師在審計的過程中需要考慮被審計單位信息系統使用的成熟程度,分析信息系統中可能出現的錯誤和漏洞對財務報表的影響,這無疑加大了審計難度。
(二)在線實時功能需配備在線實時監控
業務連續性管理是一個廣泛的、涵蓋了信息技術服務的業務風險領域,它的管理目標也包括對那些非信息技術因素引起的意外和實效的管理。企業在上各種管理信息系統的時候,如果不能照顧到這些,就會面臨巨大的風險。以ERP系統為例,REP系統一方面使企業員工以更大的靈活性去處理問題,提高效率,但另一方面如果對這種靈活性缺乏有效的控制,用戶無論在企業的哪個角落都能獲得訪問系統權并且控制或改變重要的業務參數。ERP的高度集成性和分布式的系統技術結構同樣會給企業帶來風險。比如,在銷售模塊中的采購訂單的下達將同時會有相應的確認信息在成本管理模塊和現金管理模塊中產生。這種在線適時功能使得在某一數據輸入點數據輸入錯誤或模塊發生問題時,這個影響便會立即擴散到系統的其他功能應用上。對于ERP這樣的實時業務系統,需要相應的在線實時監控以確保嚴重問題發生或對其他業務產生影響前能夠得到及時處理。
(三)審計師的知識無法做到大而全,增加審計風險
對于大型的ERP系統,幾乎沒有人能夠對整個系統的功能和每個模塊的特點有全面的認識和理解。比如。那些熟悉財務管理模塊的人員,可能無法做到對其他模塊的深入認識,這就可能使審計人員無法察覺可能存在風險的領域。如果審計師不能真正全面了解被審計單位的業務流程,很有可能就會對審計的線索摸不清,對被審計單位容易出現重大錯報漏報的環節不清楚。不能制定恰當的審計計劃、執行恰當的審計程序,這就增加了審計風險。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