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能源汽車峰會在廣州召開 共話未來產業格局
7月27日,第三屆中國(廣州)新能源汽車產業峰會在廣州保利國際展覽中心隆重召開,本屆峰會以“智造 質造 自造”為主題,主要圍繞新能源汽車與智能汽車相關產業的政策法規標準、產業變革趨勢、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問題進行探討和交流。
在線同時聽會最高峰達42025人,現場參會人員529人。其中70%來自于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另外30%來自于IT、投融和其他的相關領域,包括政府部門和行業組織代表以及專家學者。
本屆峰會在國務院國資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及廣州市人民政府等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與指導下,由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組織,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央企業電動車產業聯盟主辦,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承辦。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規劃發展局副局長童應安,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楊學桐、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丁宏祥,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高裕躍,分別作了致辭。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秦漢軍出席并為開幕式剪彩。
會議由中國認監委汽車專家組成員、全國汽標委員(智能網聯分標委、汽車電子分標委)、威凱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汽車事業部總經理鄧俊泳先生主持。9位來自知名企業負責人、技術專家和政府部門代表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環境、發展趨勢、政策導向、關鍵技術、商業運營模式等內容進行深入的研討和交流。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進入后補貼時代,行業競爭加劇,新能源汽車產業有哪些新的變化?面臨著哪些難點與挑戰?又有哪些新的技術進展?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及相關配套產業鏈當中,中國自主制造品牌、智能網聯技術應用、質量過硬的優質產品,這些將成為今后一段時期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熱點關注問題。本屆會議中,業內專家熱議新能源汽車產業未來,分享了各自的獨特觀點,讓我們一起回顧那些閃亮的思想火花。
智能網聯汽車的未來十年,中國何以對答
智能網聯汽車的“下一個十年”會怎樣?“中國是參與者,也想成引領者,中國能成為引領者嗎?如何才能成為引領者,需要從業者以實際行動作出回答。”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楊學桐副會長在演講中闡述到,從市場發展來看,連續快速增長映證了智能網聯汽車快速發展的大趨勢。未來隨著國內外高科技研發在算法芯片及傳感器等核心領域的突破,智能網聯汽車將迎來加速發展期,汽車有望成為下一個智能終端。
楊學桐在演講中分析了當前中國智能網聯汽車面臨的幾個核心問題,即:汽車加快向智能化、網聯化方向發展,全球已進入智能網聯汽車實用化競爭階段;我國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的環境正在形成,但面臨頂層設計不足、核心技術缺失等問題;發展智能網聯汽車,除了協同創新之外,還應標準先行。
丁宏祥:粵港澳大灣區有望成為智能新能源汽車的先行者
“智能網聯汽車與智慧城市的結合,將更好地推進新能源智能汽車的發展!”本屆峰會的主辦單位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丁宏祥在演講中分享:“廣州正在打造智能新能源汽車的產業生態,那么廣州、深圳、粵港澳大灣區,有望成為智能新能源汽車的先行者。”
廣州市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城市,具備了很強的產業基礎,新能源汽車產能不斷擴大,核心零部件能力不斷增強,自主研發實力不斷提升,公共檢測平臺不斷完善,提前布局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特別是持續的加強政策的支持,不斷的加強示范推廣的力度,持續的完善相關的配套建設,正在形成良好的新能源汽車的產業生態,也必將推動廣州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丁宏祥表示,作為廣州市的戰略合作伙伴,國機集團非常重視和廣州市就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良好合作,也非常愿意貢獻國機集團在汽車產業鏈和汽車服務鏈方面的一些綜合優勢,通過挖掘新的機會、重構新的模式,協同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實現多方共贏。
未來市場將最終塑造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格局的檢驗標準和決定性的力量,相信只要中國企業能在核心技術中有所突破,在全球資源整合上有所作為,在商業模式的創新上實現贏利,加上政策的支持和市場規模的優勢,中國市場一定會在全球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走在前列,廣州也一定能走在全國的前列,成為未來出行產業的創新者和引領者。
祁宏鐘:純電專屬平臺續駛里程將>500km
關于自主產業化發展,廣汽集團汽車研究院首席技術總監祁宏鐘在演講中談到,在2020年之后,由于補貼政策退坡,政策拉動力會大幅下降,在這個轉化過程中,新能源市場出現波動是正常的,新能源汽車產品滿足市場需求的能力才是真正的核心競爭力。純電動車具有響應快、控制精度高等特點,是智能駕駛最佳載體,進入部分自動駕駛和有條件自動駕駛階段之后,純電動汽車作為搭載平臺優勢將凸顯出來,和智能網聯技術的結合將快速推動自動駕駛時代快速到來。廣汽成立了海外研發中心(硅谷研發中心、洛杉磯前瞻設計中心;底特律研發中心籌建中),整合海外資源,在新能源“電動化、智能化、情感化、輕量化“四化上重點突破。
關于新能源汽車規劃方面祁宏鐘介紹,廣汽正在打造EV/FCV、PHEV/HEV兩大新能源動力系統平臺,預計到2025年全系車型實現“電動化”。當前廣汽集中優勢資源推進新能源車型開發,掌握純電動、插電式、混動產品開發技術,截至目前累計已有5款新能源產品陸續上市,分別為:GA5PHEV:取得產品公告及列入《推薦車型目錄》;GA5 REV:銷售數量超5,000輛;GA3S PHEV:電池電量12kWh,純電續駛里程>60km,自主開發機電耦合系統;GS4 PHEV:電池電量12kWh,純電續駛里程58km,總續駛里程>600km; GE3 EV:電池電量47kWh,純電續駛里程>310km。
在研車型也在穩步推進:廣汽將打造2個純電專屬平臺(A0/A、B/C),續駛里程>500km,將采用全新新能源系統、鋼鋁混合車身、底盤架構和智能網聯系統。同時,采用自主研發機電耦合系統的多款HEV/PHEV混合動力車型也在研發當中。
李曉紅:專注聚焦細分領先,發力智能移動空間新領域
恒天集團副總經理李曉紅在演講中談到,今后恒天集團的戰略思路為:以純電動整車系統集成能力為核心,建立領先的電驅動系統平臺和核心零部件能力;通過先進的能量管理技術和智能網聯數據管理技術,形成整車性能領先的核心競爭力,打造恒天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優勢。
為此,恒天集團正在構建四層次研發體系,第一層:面向整車企業的現場技術服務和適應性開發南京研究院+中恒動力研究院;第二層:以研究院為主體的整車開發、整車系統集成以及關鍵零部件研發和制造:北京新能源汽車研究院;第三層:與國內外優秀研究機構和設計團隊協同合作:智電研究院;第四層:與全球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作REDS項目的研發。
宋寧華:48V微混系統采用超級納米磷酸鐵鋰專利技術全球領先
萬向一二三戰略副總宋寧華博士在演講中談到,萬向一二三股份公司是一家世界領先的鋰離子動力電池和儲能系統供應商,2013年萬向集團收購美國A123, 至今保持全球布局,員工2000 余人,注冊專利500余件。制造基地分布中國、美國和東歐,目前杭州產能8GWh,2023年達80GWh。擁有100 余名科學家和工程專家以及占地 9,000 平方米的“世界級實驗室”,與美國阿貢實驗室保持長期合作。
“萬向一二三的48V微混系統作為全球領先技術產品,采用超級納米磷酸鐵鋰(Ultra-Phosphate)專利技術,電池功率性能卓越(功率密度達5900W/kg),循環壽命長并且安全性高,采取被動冷卻的熱管理設計,電池尺寸更小,更易于整車集成。”宋寧華博士介紹。第一代 48V 混動系統提供基礎的能量回收, 以實現油耗和CO2 排放的降低;第二代48V混動系統可以支持更高的附加載荷和部分時間的純電驅動, 連接起電池的助力功能和純電驅動功能,主要用于油耗降低和減少排放,節油率12%-15%,皮帶啟動發電機(BSG) 可提供最高 15kW 功率,進行制動能量回收, 具有高安全、高功率密度、循環壽命長等特點。
萬向集團2億美元投入高比能電芯加速研發計劃,國內建設5大研發實驗基地,開發10款高比能電芯,新增200余名研發人員,申請150項專利,未來幾年的目標,2020年高比能電芯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22年固體電池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徐平紅:孚能下一代混合動力電池表現將更優秀更安全
孚能科技集團研發總監徐平紅博士談到:“借此機會介紹孚能下一代混合動力電池進展的工作,目前孚能下一代能量密度提高到285瓦時每公斤這樣一個水平,且這一款電池已經通過了國標要求的所有

責任編輯:售電衡衡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浙江“兜底”售電為何有人點贊有人不爽?
2021-12-20售電
-
分錢、分糧、分地盤…大秦電網招募售電合伙人
2021-01-28大秦售電,招募,貴州區域,合伙人,限50個,名額,月入上萬,不是夢 -
10月份用電量延續較快增長態勢 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2020-11-17全社會用電量,國家電網,產業用電量 -
能源市場“負價格”事件分析及啟示
2020-11-03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改
-
國家發改委給14家單位回函了!完善落實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的八條建議
2021-03-10國家發改委,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八條建議 -
2020年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河南、云南、山西、浙江、江蘇五省區改革推動成效顯著
2020-11-16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 -
貴州電網關于支持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的建議
2020-11-10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2021-10-15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目錄電價,電力,營銷系統,影響,電改 -
電改里程碑文件——真的放開兩頭
2021-10-15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電改新思維十七】目錄電價“天花板”被捅破,對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有何影響?
2021-05-20電改,電價,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大秦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