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能發電何去何從?
潮汐能發展成為了近段時間以來全國人大代表、溫州市市長陳金彪心中牽掛的一件大事。 今年年初,溫州市拋出了一項宏偉規劃——在甌江、飛云江的淺海及灘涂區域建設溫州市海洋能綜合開發利用項目,
潮汐能發展成為了近段時間以來全國人大代表、溫州市市長陳金彪心中牽掛的一件大事。
今年年初,溫州市拋出了一項宏偉規劃——在甌江、飛云江的淺海及灘涂區域建設溫州市海洋能綜合開發利用項目,而溫州潮汐能電站則是其主體內容之一。根據規劃,溫州潮汐能電站裝機容量擬定為40萬千瓦,總投資335億元,規模世界第一。

而今,甌飛圍墾區其他功能項目已經破土動工,溫州潮汐能電站也進入了預可研階段。一位接近溫州市政府層面的人士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市領導正在與國家發改委以及國家能源局溝通,“積極謀劃這個問題”。
據記者多方了解,除了溫州之外,浙江三門、福建八尺門以及廈門馬鑾灣都有籌建潮汐電站的計劃。其中,浙江三門潮汐電站建設相關材料已報送至國家能源局,福建八尺門潮汐電站以及廈門馬鑾灣潮汐發電項目尚處于預可研階段。
潮汐能電站建設的“小高潮”給我國潮汐能開發利用帶來一絲曙光。然而,業內人士坦言,雖然潮汐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但其在中國的發展前景并不如想象中明朗。就潮汐能項目規劃設計而言,目前也只有華東勘探設計研究院(以下簡稱“華東院”)和中國海洋大學兩家主要研究主體。
“潮汐能發展遠景很好,但就國情而言,2020年之前我國潮汐能發展速度不會太快。”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如是表示。
難以完成的目標?
潮汐是指海水在月球和太陽引潮力作用下所產生的周期性運動。潮汐發電的原理,就是利用潮汐形成的落差來推動水輪機,再由水輪機帶動電動機發電。
公開資料顯示,我國潮汐能資源蘊藏量約為1.1億kw,可開發總裝機容量為2179萬kw,年發電量可達624億kwh,容量在500kw以上的站點共191處,可開發總裝機容量為2158萬kw,主要集中在福建、浙江、江蘇等省的沿海地區。
根據《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國將“發揮潮汐能技術和產業較為成熟的優勢,在具備條件地區,建設1-2個萬千瓦級潮汐能電站和若干潮流能并網示范電站,形成與海洋及沿岸生態保護和綜合利用相協調的利用體系。到2015年,建成總容量5萬千瓦的各類海洋能電站,為更大規模的發展奠定基礎。”
如今,“十二五”已過一半,然而規劃中提到的萬千瓦級潮汐能電站建設目前仍未能實現。據本報記者了解,2009年浙江三門啟動的2萬千瓦潮汐電站工程至今仍未獲得國家能源局建設路條,而福建八尺門潮汐電站、廈門馬鑾灣潮汐發電項目以及溫州潮汐能電站都處于預可研階段,材料還未上報至國家能源局。
新的項目不能上馬,而已建的潮汐能電站總體運營情況也不容樂觀。
據了解,上世紀50年代后期,我國在東南沿海興建了40余座小型潮汐發電站或動力站。由于沒有科學研究及正規的勘測設計,不少站址選擇不當,加之設備簡陋、海水腐蝕等問題,多數電站在運行一段時間后就停辦或廢棄。
“上世紀70年代末,國家又建設了一批較大的潮汐電站,包括江廈、幸福洋、白沙口、海山等潮汐電站,總裝機約近6000kw。但現在真正發電運行的僅剩江廈與海山2座潮汐電站。”華東院副總工陳國海告訴本報記者。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更是告訴本報記者,海山電站目前也已處于半運營狀態,“除江廈潮汐電站外,其他的電站或是發展房地產,或是發展養殖業,已經紛紛轉行不干了。”
綜合種種情況,陳國海直言不諱地表示,“‘十二五’潮汐能發展目標完成的難度很大。”
高昂的成本
歷經二十幾年風雨,而今,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成為了一位孤獨的修行者。
據本報記者了解,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是我國最大的潮汐能發電站,電站總裝機3900千瓦,年平均發電量為720萬千瓦時,在世界上僅次于韓國始華電站、法國朗斯潮汐電站與加拿大安娜波利斯潮汐電站,位列世界第四位。
江廈電站站長顏建華告訴記者,自從設備技術改造與重新核定電價之后,電站經營沒有出現虧損,而是“處于微利狀態”。同時,顏建華也坦言,雖然我國的潮汐電站技術世界領先,但發電成本仍是目前阻礙潮汐能電站發展的最重要因素。
以江廈電站為例,江廈電站樞紐由大壩、發電渠道、廠房、泄水閘、開關站等組成。電站共安裝了三種型號的雙向燈泡貫流式機組,總體資金投入較大。再者,潮汐發電具有波動性和間歇性,其輸出功率變化大,發電機組利用率不高,間接抬高了潮汐發電成本。最后,設備常年浸泡在海水中,防腐蝕、防海生物附著還有設備的折舊都需要資金投入。
“照成本核算下來的電價很高,目前江廈的上網電價是2.58元/度,競爭不過光伏與風電。這也是近年來世界上沒有上馬大型潮汐電站的主要原因。”顏建華說。
據顏建華介紹,江廈的上網電價已變更過多次,“2002年之前,電站的上網電價為4毛多,那時候電站劃歸浙江省電力公司,廠網一家,無所謂虧損。2002年之后,電力迎來市場化改革,江廈劃歸國電龍源,企業自負盈虧后4毛多的電價已無法維持電站正常運營,最終核算后將上網電價定在2.58元。”
而據一位接近國家能源局的人士透露,目前潮汐電站路條難以拿到的原因也是因為電站建設報價過高。此外,由于涉及電價核定問題,申報方還需同時向發改委價格司遞交材料。
“現在電站單位千瓦投資約在4-5萬之間,就電價而言,浙江三門的上網電價上報的是2.3元/度,靜態總投資約6.8億元。”上述人士說,“國家能源局也曾討論過潮汐能電站建設能否以特許權招標的方式進行,但最終這一方式被否決。”
經濟賬何解?
除了發電成本外,潮汐能電站的建設效益也引起了業內人士的深思。
由于潮汐電站位于海灣處,圍墾面積較大,往往與別的項目產生沖突。“比如同樣的地址,除了建潮汐電站這個選擇之外,還可以選擇建港口、碼頭或者是造船廠。從目前的投入與回報來看,建設潮汐電站一般不會是地方政府的首選。”陳國海說。
而據一位參與三門潮汐電站投資的人士透露,由于電站遲遲沒有動工建設,三門縣政府也開始著急,并稱電站選址地“還有其他投資方瞄準”。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潮汐電站除了電站運營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建設效益,比如圍墾、水產養殖和交通旅游等。
據顏建華介紹,除了發電之外,江廈電站建成后為當地圍墾5600畝農田,可耕地4700畝,幾乎相當于當時全縣耕地面積的1%,圍墾土地種植水稻、棉花或建果園種植柑桔的年收入超過1000萬元,其庫區水產養殖年產值更是在1500萬元以上。
有專家更是對江廈電站進行了環境經濟學分析,結果表明:電站邊際私人效益高于邊際私人成本,經濟上是合理的;電站邊際社會效益大大高于邊際社會成本,電站的環境、社會效益是良好的。
“目前江廈潮汐電站也是處于試驗階段,大規模發展的時間還未到來。總體而言,潮汐能發電是可行的、有前景的。”顏建華說,“現在國家對海洋功能利用也比較重視,每年也提供上億元資金支持海洋能的研究發展。”
在陳國海看來,國家對潮汐能開發應給予如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開發同等的優惠條件,即給予電價上網優惠。“目前潮汐能并沒有出臺標桿電價,國家可以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如稅收減免和實行電價補貼等措施,以支持潮汐能進一步發展。”陳國海說。
國外潮汐能開發歷史及現狀
國外利用潮汐發電始于歐洲,20世紀初德國和法國已開始研究潮汐發電。美、英、加拿大、前蘇聯、瑞典、丹麥、挪威、印度等國都陸續研究開發潮汐發電技術,興建各具特色的潮汐電站,并已取得巨大成功。
1912年德國在胡蘇興姆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潮汐電站,從此開始了將潮汐能轉變為電能的歷史。到了20世紀20年代,一批潮汐電站的設計方案陸續提出,如阿倍爾富拉克潮汐電站(法國,1924年)、弗列涅潮汐電站(法國,1925年)、圣-河塞潮汐電站(阿根廷,1928年)、克渥吉潮汐電站(美國,1935年)、布祖姆潮汐電站(德國,1940年)、基斯洛灣潮汐電站(俄羅斯,1939~1940年)等等,但真正付諸實施的并不多。
1967年世界上第一座大型潮汐電站——朗斯潮汐電站在法國投入商業運行,該電站裝機24×1萬kW,電站開發方式為單庫雙向發電,是目前世界第二的潮汐發電工程。1968年前蘇聯建成基斯洛灣潮汐電站,安裝了一臺400kW雙向貫流式水輪發電機組,開發方式為單庫雙向。1984年加拿大建成芬迪灣安納波利斯中間試驗潮汐電站,采用單庫單向開發方式,安裝1臺容量為2萬kW全貫流式水輪發電機組。2011年韓國始華湖潮汐電站建成發電,裝機25.4萬kw,目前世界第一。
世界較大的潮汐電站至今運行正常,證明潮汐發電在技術上是可行的,可是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近20年來幾乎沒有建新的潮汐電站,主要原因是經濟性和潮汐電站對其它海洋功能的影響。法國朗斯潮汐電站總的基建費用為5.7億法郎(約1億美元)
今年年初,溫州市拋出了一項宏偉規劃——在甌江、飛云江的淺海及灘涂區域建設溫州市海洋能綜合開發利用項目,而溫州潮汐能電站則是其主體內容之一。根據規劃,溫州潮汐能電站裝機容量擬定為40萬千瓦,總投資335億元,規模世界第一。

而今,甌飛圍墾區其他功能項目已經破土動工,溫州潮汐能電站也進入了預可研階段。一位接近溫州市政府層面的人士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市領導正在與國家發改委以及國家能源局溝通,“積極謀劃這個問題”。
據記者多方了解,除了溫州之外,浙江三門、福建八尺門以及廈門馬鑾灣都有籌建潮汐電站的計劃。其中,浙江三門潮汐電站建設相關材料已報送至國家能源局,福建八尺門潮汐電站以及廈門馬鑾灣潮汐發電項目尚處于預可研階段。
潮汐能電站建設的“小高潮”給我國潮汐能開發利用帶來一絲曙光。然而,業內人士坦言,雖然潮汐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但其在中國的發展前景并不如想象中明朗。就潮汐能項目規劃設計而言,目前也只有華東勘探設計研究院(以下簡稱“華東院”)和中國海洋大學兩家主要研究主體。
“潮汐能發展遠景很好,但就國情而言,2020年之前我國潮汐能發展速度不會太快。”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如是表示。
難以完成的目標?
潮汐是指海水在月球和太陽引潮力作用下所產生的周期性運動。潮汐發電的原理,就是利用潮汐形成的落差來推動水輪機,再由水輪機帶動電動機發電。
公開資料顯示,我國潮汐能資源蘊藏量約為1.1億kw,可開發總裝機容量為2179萬kw,年發電量可達624億kwh,容量在500kw以上的站點共191處,可開發總裝機容量為2158萬kw,主要集中在福建、浙江、江蘇等省的沿海地區。
根據《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國將“發揮潮汐能技術和產業較為成熟的優勢,在具備條件地區,建設1-2個萬千瓦級潮汐能電站和若干潮流能并網示范電站,形成與海洋及沿岸生態保護和綜合利用相協調的利用體系。到2015年,建成總容量5萬千瓦的各類海洋能電站,為更大規模的發展奠定基礎。”
如今,“十二五”已過一半,然而規劃中提到的萬千瓦級潮汐能電站建設目前仍未能實現。據本報記者了解,2009年浙江三門啟動的2萬千瓦潮汐電站工程至今仍未獲得國家能源局建設路條,而福建八尺門潮汐電站、廈門馬鑾灣潮汐發電項目以及溫州潮汐能電站都處于預可研階段,材料還未上報至國家能源局。
新的項目不能上馬,而已建的潮汐能電站總體運營情況也不容樂觀。
據了解,上世紀50年代后期,我國在東南沿海興建了40余座小型潮汐發電站或動力站。由于沒有科學研究及正規的勘測設計,不少站址選擇不當,加之設備簡陋、海水腐蝕等問題,多數電站在運行一段時間后就停辦或廢棄。
“上世紀70年代末,國家又建設了一批較大的潮汐電站,包括江廈、幸福洋、白沙口、海山等潮汐電站,總裝機約近6000kw。但現在真正發電運行的僅剩江廈與海山2座潮汐電站。”華東院副總工陳國海告訴本報記者。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更是告訴本報記者,海山電站目前也已處于半運營狀態,“除江廈潮汐電站外,其他的電站或是發展房地產,或是發展養殖業,已經紛紛轉行不干了。”
綜合種種情況,陳國海直言不諱地表示,“‘十二五’潮汐能發展目標完成的難度很大。”
高昂的成本
歷經二十幾年風雨,而今,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成為了一位孤獨的修行者。
據本報記者了解,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是我國最大的潮汐能發電站,電站總裝機3900千瓦,年平均發電量為720萬千瓦時,在世界上僅次于韓國始華電站、法國朗斯潮汐電站與加拿大安娜波利斯潮汐電站,位列世界第四位。
江廈電站站長顏建華告訴記者,自從設備技術改造與重新核定電價之后,電站經營沒有出現虧損,而是“處于微利狀態”。同時,顏建華也坦言,雖然我國的潮汐電站技術世界領先,但發電成本仍是目前阻礙潮汐能電站發展的最重要因素。
以江廈電站為例,江廈電站樞紐由大壩、發電渠道、廠房、泄水閘、開關站等組成。電站共安裝了三種型號的雙向燈泡貫流式機組,總體資金投入較大。再者,潮汐發電具有波動性和間歇性,其輸出功率變化大,發電機組利用率不高,間接抬高了潮汐發電成本。最后,設備常年浸泡在海水中,防腐蝕、防海生物附著還有設備的折舊都需要資金投入。
“照成本核算下來的電價很高,目前江廈的上網電價是2.58元/度,競爭不過光伏與風電。這也是近年來世界上沒有上馬大型潮汐電站的主要原因。”顏建華說。
據顏建華介紹,江廈的上網電價已變更過多次,“2002年之前,電站的上網電價為4毛多,那時候電站劃歸浙江省電力公司,廠網一家,無所謂虧損。2002年之后,電力迎來市場化改革,江廈劃歸國電龍源,企業自負盈虧后4毛多的電價已無法維持電站正常運營,最終核算后將上網電價定在2.58元。”
而據一位接近國家能源局的人士透露,目前潮汐電站路條難以拿到的原因也是因為電站建設報價過高。此外,由于涉及電價核定問題,申報方還需同時向發改委價格司遞交材料。
“現在電站單位千瓦投資約在4-5萬之間,就電價而言,浙江三門的上網電價上報的是2.3元/度,靜態總投資約6.8億元。”上述人士說,“國家能源局也曾討論過潮汐能電站建設能否以特許權招標的方式進行,但最終這一方式被否決。”
經濟賬何解?
除了發電成本外,潮汐能電站的建設效益也引起了業內人士的深思。
由于潮汐電站位于海灣處,圍墾面積較大,往往與別的項目產生沖突。“比如同樣的地址,除了建潮汐電站這個選擇之外,還可以選擇建港口、碼頭或者是造船廠。從目前的投入與回報來看,建設潮汐電站一般不會是地方政府的首選。”陳國海說。
而據一位參與三門潮汐電站投資的人士透露,由于電站遲遲沒有動工建設,三門縣政府也開始著急,并稱電站選址地“還有其他投資方瞄準”。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潮汐電站除了電站運營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建設效益,比如圍墾、水產養殖和交通旅游等。
據顏建華介紹,除了發電之外,江廈電站建成后為當地圍墾5600畝農田,可耕地4700畝,幾乎相當于當時全縣耕地面積的1%,圍墾土地種植水稻、棉花或建果園種植柑桔的年收入超過1000萬元,其庫區水產養殖年產值更是在1500萬元以上。
有專家更是對江廈電站進行了環境經濟學分析,結果表明:電站邊際私人效益高于邊際私人成本,經濟上是合理的;電站邊際社會效益大大高于邊際社會成本,電站的環境、社會效益是良好的。
“目前江廈潮汐電站也是處于試驗階段,大規模發展的時間還未到來。總體而言,潮汐能發電是可行的、有前景的。”顏建華說,“現在國家對海洋功能利用也比較重視,每年也提供上億元資金支持海洋能的研究發展。”
在陳國海看來,國家對潮汐能開發應給予如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開發同等的優惠條件,即給予電價上網優惠。“目前潮汐能并沒有出臺標桿電價,國家可以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如稅收減免和實行電價補貼等措施,以支持潮汐能進一步發展。”陳國海說。
國外潮汐能開發歷史及現狀
國外利用潮汐發電始于歐洲,20世紀初德國和法國已開始研究潮汐發電。美、英、加拿大、前蘇聯、瑞典、丹麥、挪威、印度等國都陸續研究開發潮汐發電技術,興建各具特色的潮汐電站,并已取得巨大成功。
1912年德國在胡蘇興姆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潮汐電站,從此開始了將潮汐能轉變為電能的歷史。到了20世紀20年代,一批潮汐電站的設計方案陸續提出,如阿倍爾富拉克潮汐電站(法國,1924年)、弗列涅潮汐電站(法國,1925年)、圣-河塞潮汐電站(阿根廷,1928年)、克渥吉潮汐電站(美國,1935年)、布祖姆潮汐電站(德國,1940年)、基斯洛灣潮汐電站(俄羅斯,1939~1940年)等等,但真正付諸實施的并不多。
1967年世界上第一座大型潮汐電站——朗斯潮汐電站在法國投入商業運行,該電站裝機24×1萬kW,電站開發方式為單庫雙向發電,是目前世界第二的潮汐發電工程。1968年前蘇聯建成基斯洛灣潮汐電站,安裝了一臺400kW雙向貫流式水輪發電機組,開發方式為單庫雙向。1984年加拿大建成芬迪灣安納波利斯中間試驗潮汐電站,采用單庫單向開發方式,安裝1臺容量為2萬kW全貫流式水輪發電機組。2011年韓國始華湖潮汐電站建成發電,裝機25.4萬kw,目前世界第一。
世界較大的潮汐電站至今運行正常,證明潮汐發電在技術上是可行的,可是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近20年來幾乎沒有建新的潮汐電站,主要原因是經濟性和潮汐電站對其它海洋功能的影響。法國朗斯潮汐電站總的基建費用為5.7億法郎(約1億美元)

責任編輯:何健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浙江“兜底”售電為何有人點贊有人不爽?
2021-12-20售電
-
分錢、分糧、分地盤…大秦電網招募售電合伙人
2021-01-28大秦售電,招募,貴州區域,合伙人,限50個,名額,月入上萬,不是夢 -
10月份用電量延續較快增長態勢 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2020-11-17全社會用電量,國家電網,產業用電量 -
能源市場“負價格”事件分析及啟示
2020-11-03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改
-
國家發改委給14家單位回函了!完善落實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的八條建議
2021-03-10國家發改委,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八條建議 -
2020年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河南、云南、山西、浙江、江蘇五省區改革推動成效顯著
2020-11-16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 -
貴州電網關于支持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的建議
2020-11-10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2021-10-15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目錄電價,電力,營銷系統,影響,電改 -
電改里程碑文件——真的放開兩頭
2021-10-15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電改新思維十七】目錄電價“天花板”被捅破,對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有何影響?
2021-05-20電改,電價,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大秦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