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成交價高于部份電廠上網標桿電價 但降幅依然有0.01765元/千瓦時
2月28日,廣西3月月度集中競價無約束成交結果出爐。自2017年9月起,廣西各月月度集中競價的出清價就一路攀升,直至最近一次的3月月度競價,
2月28日,廣西3月月度集中競價無約束成交結果出爐。自2017年9月起,廣西各月月度集中競價的出清價就一路攀升,直至最近一次的3月月度競價,成交價格已經高于部份參與交易電廠的標桿上網電價。

這里可不要理解錯了哦,成交價格高于部份電廠的標桿上網電價,這不代表購電價格高于目錄電價。結合輸配電價和政府性基金及附加計算,廣西3月份的月度競價還有0.01765元/千瓦時的降幅。

另外廣西2017年的年度長協平均降幅為0.0434元/千瓦時,但是2018年的年度長協平均降幅只有0.0212,相當于上一年長協平均降幅的48.8%。結合2018年1-3月的月度競價情況以及以往的成交價格走勢來看,廣西的售電公司和用戶在未來的月度競價交易中都很難有比較好的成交價格。

為什么這么說?晶見在對比廣西和全國各省的電煤指數時,發現廣西的電煤價格指數在全國各省市范圍內是最高的,并且遠超全國電煤指數的平均水平。在這種電煤價格高企的情況下,廣西發電企業的可降價空間還能多大?

而且,晶見還發現,廣西的月度集中競價成交價格趨勢圖跟電煤價格指數趨勢圖是基本吻合的,也就是說影響成交價格的大部分因素還是煤價。發電企業的可承受底線也已經明顯了,售電公司為了能夠穩妥的拿到電量,申報價格也只能往上去報。而煤價走勢將決定著月度競價成交價格。

這樣的情況下,售電公司的壓力無疑是巨大的。根據《廣西2018年電力市場化交易實施細則》中的規定,月度集中競價交易的成交價格不至于出現倒掛,但這只能說明用戶不會虧,而售電公司依然會有批零倒掛的可能。如果連長協的收益都不能覆蓋倒掛,這樣的情況也只能在用戶合同上尋求解決方法了。

責任編輯:李鑫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