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急先鋒:綜觀廣東2017年售電市場 售電熱情仍在?
廣東省作為全國首個允許售電公司參與競爭交易的省份,在相對完備的市場規則框架及售電公司積極參與下,2016年廣東電力市場規??焖僭鲩L。2017年廣東售電市場發展如何?售電熱情仍在?本期電力急先鋒帶你走進廣東
年度雙邊協商——相對于2016年年底月度競爭讓利-30.0~-40.0厘/千瓦時的價格信號,考慮廣東市場依然供大于求,2017年長協交易中,平均成交價差-64.0厘/千瓦時,反映出年度市場競爭較為充分。從成交結果來看,73%的交易電量集中在-60.0~-79.0厘/千瓦時之間,七成電量價格集中在平均價格附近,市場價格意愿集中。
月度集中競爭——2017年2~3月月度競爭采用邊際價格統一出清、用戶全電量的模式開展交易,交易成交電量分別為12.99億千瓦時、21.6億千瓦時,統一出清價差分別為-145.5厘/千瓦時、-189.45厘/千瓦時。降價幅度較大,主要出于以下三點原因:
一是月度競爭激烈?;诠┐笥谇蟮男蝿?,發電企業通過基數和長協鎖定了大部電量,月度報價基本反映了變動成本。月度供需比在2左右,發電側競爭偏激烈。
二是節能高效大機組占優勢。60萬千瓦及以上煤電機組、部分39萬千瓦及以上燃氣機組(澳洲氣),月度成交電量分別占月度總競價交易成交電量的七成,體現資源優化配置原則。經粗略成本測算,上述機組月度成本基本持平或略有盈余。
三是綜合供需雙方價格。綜合考慮月度和長協的量和價,折合至全市場電量的平均價差分別為-81.9厘/千瓦時、-97.0厘/千瓦時。綜合考慮基數、月度和長協的量和價,折合至全電量的平均價差分別為-29.0厘/千瓦時、-39.0厘/千瓦時。
四是80%以上用戶采取報零價策略。統一出清模式下,允許采用跟隨市場價格的保守策略;需求側售電公司占主導,月度出清價格高,雖降價幅度大,但考核力度相對更大,售電公司下探邊際意愿不強。
五是大用戶的下探邊際意愿較強。少數大用戶自認為能夠把握生產用電規律、預測準確,不會被偏差考核,下探邊際意愿較強。
一是月度競爭激烈?;诠┐笥谇蟮男蝿?,發電企業通過基數和長協鎖定了大部電量,月度報價基本反映了變動成本。月度供需比在2左右,發電側競爭偏激烈。
二是節能高效大機組占優勢。60萬千瓦及以上煤電機組、部分39萬千瓦及以上燃氣機組(澳洲氣),月度成交電量分別占月度總競價交易成交電量的七成,體現資源優化配置原則。經粗略成本測算,上述機組月度成本基本持平或略有盈余。
三是綜合供需雙方價格。綜合考慮月度和長協的量和價,折合至全市場電量的平均價差分別為-81.9厘/千瓦時、-97.0厘/千瓦時。綜合考慮基數、月度和長協的量和價,折合至全電量的平均價差分別為-29.0厘/千瓦時、-39.0厘/千瓦時。
四是80%以上用戶采取報零價策略。統一出清模式下,允許采用跟隨市場價格的保守策略;需求側售電公司占主導,月度出清價格高,雖降價幅度大,但考核力度相對更大,售電公司下探邊際意愿不強。
五是大用戶的下探邊際意愿較強。少數大用戶自認為能夠把握生產用電規律、預測準確,不會被偏差考核,下探邊際意愿較強。
偏差考核總體情況——2月全市場計劃用電量60.6億千瓦時,實際用電量62.1億千瓦時。售電公司、大用戶用電預測準確率最高99.8%,最低25%,平均89.1%。偏差±2%以內,免于考核的18家,占比19%。參與交易的售電公司和大用戶95家,有77家被偏差考核,偏差考核費用合計0.62億元。按成交價并計及偏差考核結算,用電側整體盈利77家,虧損18家。
總市場電量偏差率為2.4%,體現了售電公司有一定的需求側管理和預測能力,偏差率好于預期。其中占比42%的售電公司,偏差在±5%以內,代理電量占比72%,考核費用僅占20%。說明代理電量多的售電公司,整體用電偏差低,體現了售電公司的規模效應。據統計,共14家售電公司采用實時用電負荷監控和能耗管理等手段,代理電量占比71.5%,平均偏差率1.4%,顯著優于平均水平。部分大型售電公司通過與代理用戶簽訂“以電定產”合約,初步實現需求側管理。
總體而言,電量考核為有能力的售電公司發展帶來機遇。不具備技術及管理能力的小型售電公司,市場空間較小。售電公司為企業帶來優質的綜合用能服務,符合國家售電側改革方向。
市場建設成效
初步構建了市場交易工作體系,包括工作機制、市場模式、制度規范,以及技術系統。
在工作機制方面:調度機構銜接層面,與多個省級及以上調度機構建立職責清晰、協同合作、運轉高效的工作機制;交易中心與政府部門銜接層面,建立與相關政府部門定期匯報的聯絡機制;交易中心層面,梳理年度雙邊協商、月度集中競爭等交易品種的業務流程,形成市場策劃、交易組織、交易結算、市場管理等業務規范,建立分工明確、協作規范、運作高效的內部工作機制。
在市場模式構建中:交易品種方面,構建雙邊協商、集中競爭、發電權交易的電能量交易市場,適應改革初期需要,基本形成了競爭充分、多買多賣的市場格局;價格機制方面,年度采用雙邊協商價格,基本反映了發電企業年度的綜合成本;月度采用統一出清價格,基本反映了月度變動成本;交易結算方面,建立統一的結算規范,統籌廣東、廣州、深圳電網并行結算,打通結算數據通道;統籌批發、零售市場同步結算,防范了市場資金風險。
在制度規范方面:貫徹國家層面、省政府層面相關改革配套文件,交易中心擬訂了相應的交易細則、業務指導書、表單等制度文件進行銜接。
在技術系統層面:一是實現交易全過程信息化運作,實現了包含市場管理、交易組織、結算分析、信息發布在內的交易全過程網絡化、信息化運作,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場透明度,提高市場服務水平;二是建立交易系統建設、運行和維護的管理機制,嚴把系統需求分析、開發建設和運行測試的關口,確保系統建設質量,交易系統無差錯;三是保障交易系統信息安全,以加密技術等措施確保敏感信息安全。以系統備用等措施確保系統安全;四是技術平臺友好開放,與調度、營銷、計量等系統互聯互通,系統運行穩定,用戶使用體驗友好、便捷。
落實供給側改革要求,釋放改革紅利。一是響應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推進發電合同電量轉讓市場建設,利用市場機制推動實現共26萬千瓦高能耗機組主動關停,促進了發電側產能優化調整。二是通過市場化交易,有效降低用電成本。優先將產業轉移園區用戶納入市場,有效促進粵東西北地區產業轉型發展。三是多措并舉促進節能減排。實施市場電量上限與煤耗掛鉤、競爭交易能耗低者優先、煤耗由高到低進行合約轉讓等舉措。
構筑多元市場結構,創新行業業態。廣東市場交易運轉流暢,市場形成了發、售、用、電網的多元結構。改變了垂直一體化的購銷模式,形成了多買多賣的格局。絕大多數電力用戶選擇向售電公司購電,提升了專業化水平,平衡了供需雙方市場話語權,提升了市場效率和用戶用能水平。
工作路徑展望
加強交易品種研發和前瞻性研究。一是制定市場發展規劃,明確市場發展路徑;二是積極研發新交易品種,探索輔助服務市場建設;三是做好日前現貨市場、輸配電價實施市場價格機制的研究,明確相關技術路線和建設實施方案。
建設開發、可靠、高效的電力交易系統。一是根據發展路徑、規劃,建設完善交易系統;二是加強信息安全防護體系建設,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建立市場預測工作機制,提升市場預測分析能力。一是加強宏觀經濟形勢、重大政策、氣候等因素對用電需求的影響分析,把握需求總體趨勢;二是開展行業用電需求調查分析,及時掌握需求動態;三是開展年度、月度需求分析研究,提升市場預測準確率;四是建立預測分析工作閉環機制,開展市場電量分析預測功能模塊建設。
加強交易安全風險防控。一是開展交易安全風險辨識和評估,梳理風險點,編制風險庫;二是制定交易風險管控措施,明確到位標準,跟蹤檢查落實;三是重點構建電力交易法律風險防范機制,確保市場依法依規運行。
加強信息披露。進一步加強市場信息披露,修編完善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完善系統平臺相關功能建設。規范、全面地披露市場信息。
開展電力交易市場誠信建設。一是重點建立售電公司信用保證機制,2017年底出臺售電公司信用保證相關制度;二是開展市場主體信用評價,建立市場主體信用評價和懲戒機制。
(本文刊載于《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17年3期,作者楊駿偉系廣東電力交易中心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