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厘清電價結構 有效銜接市場化交易
5月15日,省級電網第三監管周期輸配電價改革方案最終出臺。此輪電價改革除核定輸配電價之外,還進一步厘清了電價結構,整體上明確了工商業...
5月15日,省級電網第三監管周期輸配電價改革方案最終出臺。此輪電價改革除核定輸配電價之外,還進一步厘清了電價結構,整體上明確了工商業用戶用電價格由“上網電價、上網環節線損費用、輸配電價、系統運行費用、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組成,為全面銜接電力市場化交易提供了豐富“接口”:一方面是首次建立“系統運行費用”概念,明確系統運行費用包括輔助服務費、抽水蓄能容量電費等內容;另一方面是首次將上網環節線損費用獨立于輸配電價之外單列,并提出具備條件的地方由用戶直接采購線損電量。
電價結構的進一步厘清,緊扣能源清潔低碳轉型與電力市場化改革需要,不僅體現出此次改革的“問題導向”,也彰顯了我國電價改革者的系統觀念。具體來看:
一是明確了抽蓄容量成本的回收渠道,為落實抽蓄價格機制提供了制度保障。2021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抽水蓄能價格形成機制的意見》(發改價格〔2021〕633號),建立了“容量電費納入輸配電價回收”的機制,本次改革在抽蓄電站全面成本監審的基礎上,明確抽蓄容量電費在輸配電價外“單列”,各省所分攤的容量電費按年度備注在目錄輸配電價表下,真正落實了633號文的價格機制,為穩定抽蓄投資預期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是系統運行費用為用戶承擔的公共成本提供了專門歸集科目,有助于價格機制主動適應改革發展需要。此次改革將輔助服務費用、抽水蓄能容量電費等納入系統運行費用歸集范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方面,目前輔助服務成本以發電側“零和”為主,僅山東、山西等極少數省份向用戶分攤了調頻電力輔助服務費用。此次價格改革將“輔助服務費用”作為系統運行費用組成部分,明確了探索向用戶分攤輔助服務費用的“公共”屬性;另一方面,隨著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背景下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推進,對靈活性調節資源的需求加大,愈發要求價格機制相應創新。在此背景下,單獨設置“系統運行費用”為適應這種變化提供了有力支撐。
三是單列上網環節線損費用,建立起適應市場化波動的電價結構。上網環節線損費用(簡稱“線損折價”)與上網電價相關,線損折價一般按照上網電價×核定線損率÷(1-核定線損率)計算確定。在原購銷價差模式下,線損折價隨輸配電價回收,隨著電力市場化深入推進,風電、光伏、新型儲能等大量進入市場,將線損折價單列能夠有效反映購電價格的波動情況。本次改革還要求,電力市場暫不支持用戶直接采購線損電量的地方,繼續由電網企業代理采購線損電量,代理采購損益按月向全體工商業用戶分攤或分享,進一步提升了機制的適用性。

責任編輯:葉雨田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甘肅省電力零售套餐指南(征集意見稿):4類定價模式、5種零售套餐
-
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的政府性基金及附加
2023-05-06政府性基金及附加 -
2023年3月全國新能源并網消納情況
2023-05-06新能源并網
-
還原電力商品屬性 線損折價與輸配電價分離
-
廣東電力市場交易異常情況處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發布
2023-04-24廣東電力市場 -
解讀《廣東省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完善新型儲能電力市場體系和價格機制
2023-03-21電力市場體系
-
增量配電網能獲取基本電費了
2023-05-16增量配電網 -
山東電力交易中心發布2023年3月月度省間交易輸電價格
2023-04-14省間交易輸電價格 -
增量配電改革217個試點取得電力業務許可證(供電類)